分享

岁岁重阳人增寿 款款秋菊花延年 —— 中国菊花名画欣赏(1)

 zzm1008图书馆 2021-11-29
三阳开泰
10-14

来自话题
#晒晒喜欢的书画作品
7.1万篇

今天是重阳节,特编发《菊花》专辑,以表达对老年朋友的良好祝福!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九”是数字中最大数,“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有长长久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其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及高风亮节、品质高洁而深受人们赞赏。

诗人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狄菊之落英” 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

菊花象征着一种君子的情怀,菊花的幽雅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千百年来名作不绝于今!

宋 佚名《菊花草虫图》绢本设色 43厘米X96厘米

吕纪(1429~1505),字廷振,号乐愚,鄞(今浙江宁波)人。明代宫廷画家。其代表作品有《新春双雉图》《桂花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秋鹭芙蓉图》《五德大吉图》 《狮头鹅图》等。

明 吕纪《桂菊山禽图》绢本设色 192厘米X10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徐霖(1462年-1538年),字子仁,号九峰、髯仙,又称徐山人。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明代戏曲作家。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传世作品有《菊石野兔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初日蟠桃图》(见于《中国历代名画集》)。

明 徐霖(1462~1538)《菊石野兔图》绢本设色 160厘米X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明朝著名画家,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唐寅的绘画作品融宋代院体技巧与元人笔墨韵味为一体,呈现出劲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风骨。

明 唐寅《菊花图》纸本墨笔 画芯138厘米X55.5厘米,外围297厘米X75.1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陈淳(1483年—1544年),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陈淳擅长写意花卉,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在绘画史上,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为小写意花鸟画宗师。存世的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罨画图》等。

明 陈淳《双清秀石图》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画坛影响极大。

明 徐渭(1521~1593)《菊竹图》立轴 纸本墨笔 90.4厘米X44.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蓝瑛(1585-约1666):宇田叔,号蠖叟、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追摹唐宋元诸家,笔墨秀润。作青绿山水尤佳,仿张僧繇没骨法,俊爽明艳。后漫游南北,风格一变,笔墨苍老坚劲,气象峻增,颇负时誉。兼工人物、花鸟、兰竹。传世作品有《红树青山图》、《寒香幽鸟图》、《梅花书屋图》等。

明 蓝瑛《拒霜秋鸟图》立轴绢本水墨画 纵163.9厘米X横62.3厘米 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王中立(公元16-17世纪初),明代画家,字振之、号子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善画花鸟,笔力苍老,钩写兼用,设色绚丽,造型生动,颇有生意。师法陈淳,为吴派画家之一。传世作品有万历三十六年(1608)作《(松树喜鹊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四十四年(1616你)作《菊花图》轴、天启元年(1621)作《双猫菊石图》轴等,均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明 王中立(公元16-17世纪初)《双猫菊石图》立轴 纸本设色 133厘米X3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陈洪绶(1598--1652),字章候,号老莲,别号老迟,浙江诸暨人。是明末清初具有独创风格的人物、山水、花鸟画家。能诗文,善书画,山水、花卉、人物皆佳,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与崔子忠齐名,时有“南陈北崔”之称。后与蓝瑛,丁云鹏,吴彬合称“明末四大怪杰”。 笔法古拙挺秀,造型富于夸张,具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明 陈洪绶《瓶花图》绢本设色 画芯175厘米X98.5厘米 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朱耷(1626—1705),明朝宗室、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谱名朱统(林金),别号雪个、个山、八大民人等。江西南昌人,为清初写意派山水花鸟画大师。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他的画构思丰富奇特,造形别致,不落窠臼。加上他能题诗,书法亦极佳妙,致使每幅作品都是完整的艺术佳品,令人神驰难忘。

明 朱耷《双鹑菊石图》

石涛(1642年-1708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明末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石涛绘画不仅山水成就突出,而且兰竹、花卉不让先贤,自成一格。他笔下的菊花,用笔纵肆,墨汽淋漓,潇洒隽朗,画面一股清气之感袭来,令人钦佩不已!

清 石涛(1630~1724)《竹石菊图》故宫博物院藏

清 石涛《菊花图》

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1],白衣山人等,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中国清代诗画家、官员,能诗,擅画松竹兰菊,尤长写梅。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苍劲有致,为“扬州八怪”之一。为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传世画作为《风竹图》、《游鱼图》等等。

清代《菊石图》李方膺 立轴 纸本墨笔 纵171.5厘米X横44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菊石图》中以浓淡墨彩描绘出石柱的挺拔、坚实;淡墨勾写菊花,以石青略点叶面。笔力疾劲,不拘成法。写出菊花凌霜傲寒的高风亮节。笔法纵逸,简括传神。

清 李方膺(1659~1755)《秋菊图》立轴纸本 92厘米X32厘米

蒋廷锡(1669年-1732年),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蒋廷锡在官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为人博学精敏,尤善诗画。擅长花鸟,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风神生动,得恽寿平韵味。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曾画过《塞外花卉》70种,被视为珍宝收藏於宫廷。今有《牡丹扇面》《岁岁久安图》《桃花鹦鹉图》《竹石图》轴及《花卉图》等传世。

清 蒋廷锡(1669~1732)《菊石图》立轴 124厘米X40厘米

清 蒋廷锡《菊石图》立轴 171厘米X82厘米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苹,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一作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清代画家。其画远师黄筌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工写花卉翎毛、走兽,以精密妍丽见长,也擅长画仕女。曾受聘东渡日本,留三年,创“南苹派”花鸟写生画,深受日本人推崇,被称为“舶来画家第一”。传世之作有《秋花狸奴图》、《盘桃双雉图》、《五伦图》等。

清 沈铨(1682~1762)《锦鸡菊石图》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清代《甘谷菊泉图》郑板桥 立轴 纸本墨笔 纵189.6厘米X横49.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清 郑板桥(1693~1765)《墨菊图》

钱维城(1720—1772)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在乾隆的收藏目录《石渠宝芨》中,收录的钱维城作品有160多幅,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钱维城作品的赏识程度。著名的有《九秋图卷》。

清 钱维城(1720~1772)《盛菊图》镜心 设色纸本 179×83厘米

余省(1692-l767),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殉之子。擅画花鸟、虫、鱼,尤擅画蝴蝶。师从宫廷画家蒋廷锡,亦供奉内廷,故得院体情致,并参合西法,色彩及光暗关系,处理恰当。传世作品有《菊石图》、《花鸟图》等。

清 余省(1736~1795)《菊石图》立轴 绢本设色 136.7厘米X6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虚谷(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被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本新安(今安徽歙县),家于广陵(今江苏扬州)。工山水、花卉、动物、禽鸟,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亦擅写真,工隶书。作画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落笔冷消,别具风格。

清 虚谷(1823~1896)《瓶菊图》纸本设色 126.2厘米X57.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菊图》是虚谷晚年的花卉画代表作,为瓶插秋菊的小品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中国画菊花图,构图匠心独运,巧于设置,高低错落的瓶和壶、“S”形走势的秋菊令画面富有活力,并形成多层次的节律变化,为经典国画菊花作品。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李志敏评价:“赵之谦学北碑自成一体。”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清 赵之谦(1829~1884)《篱菊图》

清 赵之谦《菊石图》

蒲华(1832—1911),原名成,字作英,又字卓英、竹云、竹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嘉兴人。与任颐、吴昌硕、虚谷同为清末海上画派先驱。其绘山水画,早年笔墨浓郁密致,壮年渐趋奔放,墨沈淋漓,擅用湿笔,粗而不犷,独辟蹊径。花卉中画竹最多,笔墨酣畅,神韵高妙,一干通天,叶若风雨。书法早年学、魏碑、古篆,小楷甚工;中晚年多作行草书,超迈古人。其书作笔走龙蛇,势若惊涛。蒲华的书画反映了突破传统的时代精神,富创新。身后逐渐为人器重,获得很高评价。

清 蒲华(1839~1911)《菊石图》

—待续—

说明:图片文字搜集编辑于网络

来自话题
晒晒喜欢的书画作品
发布于 10-14
来自作品集古玩珍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