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个中学老师,物理专业毕业,却有二大世界级数学成果

 百家杂评 2021-11-29

1956年,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为了表彰对自然科学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科学家,国家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共有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可以空缺,宁缺毋滥。

自1956年首次颁奖以来,几乎所有一等奖都来自于高校或科研单位,但1989年颁发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却有一位叫陆家羲的中学物理老师——被誉为“中国业余数学王子”。以中学老师的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那么陆家羲到底是什么人,有何惊人的成果呢?

1850年,英国一本叫《女士和先生们的日记》的数学杂志,托马斯·科克曼在上面刊登了一道数学题:一位女老师带15分女生散布,她将女生按3人一组分成5组,问如何安排连续7天的散步方案,可以让任意两个女生曾被分到一组且仅被分到一组?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中学生大概就能解出,问题在于这道题里面延伸出来的数学问题:怎样把n个女学生分成n/3组,使得在每(n-1)/2天内任意两个女生在同一组内只相遇一次,满足这个条件的n的存在性问题。后来,数学家将之称为“科克曼女生问题”,属于“组合数学”领域,百年来一直没人能够解开这一世界级难题,却被陆家羲解开了。

1935年,陆家羲出生于上海,父亲去世后家庭陷入困境,勉强熬到中学毕业后就开始辍学。16岁这一年进入五金行做学徒工,17岁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训练班,半年后以第一名毕业,进入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月薪高达64元。1957,陆家羲看到了孙泽瀛写的《数论方法趣引》,其中“科克曼女生散步问题”让他着迷不已,但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想要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无疑痴人说梦,为此陆家羲希望能够进一步上学深造。哈尔滨电机厂领导没有批准他上学深造的申请,于是他毅然放弃高薪工作,自学考进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陆家羲曾对亲友说过,“物理是我的最爱,数学则是我的娱乐”,他真正喜爱的是物理学,愿意把它作为终生的专业,但搞物理需要的物质条件太多,所以只能搞数学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陆家羲,在大学四年中,不仅物理专业考试优秀,而且在“副业”数学上成就更大,竟然依靠一支笔和几张演算纸,就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科克曼女生问题”。

1961年,陆家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草原钢城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当年年底,陆家羲认为他证明了柯克曼三元系的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写了《寇克曼和斯泰纳系的制作方法》、《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的论文,寄给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可能是陆家羲的论文太先进,中科院数学所过了一年半才回复,建议他修改后另投其他杂志。期间,由于包头钢铁学院下马,陆家羲成了一名中学物理老师。

随后,陆家羲重新修改论文,投给了《数学通报》,但一年之后得到的回复是“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又经过一年多的论文修改,甚至一次跑到北京图书馆核对资料,1965年时陆家羲将修改好的论文投给了《数学学报》,但1966年2月被退回。

1966年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科研院所几乎都陷入了停滞,陆家羲的这篇论文再也没有机会发表了。后来,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看了《数学学报》的复信,这一工作(指科克曼问题)我便断了投稿的念头”。

1979年,陆家羲在1974年和1975年出版的国外组合数学权威刊物《组合论杂志》上,意外发现科克曼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问题,早在1971年和1972年已经被解决了。

这对陆家羲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后来他给友人信中说:“这些时间比我要迟7至10年,而我的稿子还无着落。我的第一个孩子、精神上的孩子,她有18岁了,可是她的命运真不好。我热爱科学,无论什么舆论环境下,什么工作条件下,也未曾动摇过,担心的是,要是有新作品又将怎样呢。”

不过,陆家羲并没有被打倒,随后他开始研究组合数学上的另一座高峰——“斯坦纳系列大集”,这就是他信中讲的新作品。所谓“斯坦纳系列大集”,这是另一个世界级难题,由瑞士数学家斯坦纳在1853年提出来的,100多年来无人解开,当时国外权威专家在《组合论杂志》上说“这个问题离完全解决还很遥远。”但短短大半年之后,陆家羲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写出了“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系列论文,并寄给了《组合论杂志》。

在论文中,陆家羲独创了55个定理和引理,用100个印刷页、10万字的篇幅来证明一个斯坦纳系列大集定理,这让西方组合论专家非常震惊,一个中国的中学物理老师竟然解决了一个世界级难题。加拿大著名数学家门德尔逊评价说:“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建议将陆家羲调到大学岗位,据说后来多伦多大学校长还邀请陆家羲到多伦多大学任职。

1983年,陆家羲成为唯一一个以中学老师身份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学年会”的学者,大会表彰了他的数学贡献,他非常激动的做了报告,并表示其中六个例外值已找到解决途径,正在抓紧时间整理。

为了返校上课,会议结束之后陆家羲一路风尘仆仆,不顾劳累连夜在北京转车回包头,回到家中时兴奋地对妻子张淑琴说“这次可见大世面啦。”晚饭后和家人聊了一会儿就说:“太累了,太累了,早些休息吧。”当夜1点,陆家羲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享年48岁。如果陆家羲没有英年早逝,或许他还会有更大的研究成果。

从专注研究“科克曼女生散步问题”时起,陆家羲就显得“不正常”,盯着一件东西能一定不动看几个小时,大白天走路撞在器械上导致头破血流,以至于周围人都认为他有“精神病”。对身体更大的摧残是他经常熬夜,比如在1979年12月,31天中竟有21天记着:“夜工作”、“夜补课”、“夜写论文”、“夜思考Bays猜想”和“夜打英文稿”等。可以说,陆家羲的成果硬是用命拼出来的,长期的辛苦工作已经让他身体不堪重负,而在大会之后忙于返程,可能让他身体超出了极限负荷。(下图,右边是陆家羲,显得非常苍老)

1984年,内蒙召开了“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经过反复的审核和研讨,最终认定陆家羲在1965年的遗作,已经解开了“科克曼女生散步问题”,比国外早了六年。

同一年,《数学学报》上刊登了陆家羲的“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论文,这是他在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最后一篇论文。

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陆家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成果是《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妻子张淑琴代表他领取。

纵观陆家羲的一生,无疑略带一些悲剧色彩,少年丧父青年丧母,家境贫寒辍学再读,以一名中学教师身份研究出世界级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原本可以在“科克曼女生问题”上闻名世界,却阴差阳错留下遗憾,好在苦心人天不负,最终陆家羲在“斯坦纳系列大集”上有了重大突破,从而闻名于世界,否则这一位数学巨匠就可能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陆家羲的身世让人唏嘘长叹,但往事已矣,与陆家羲一样的普通而天才的人还有很多,如今我们只能思考如何不让这种悲剧重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