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安新区打造5分钟生活圈!这才是未来社区该有的样子!

 设计气象台 2021-11-29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而且最近央视的《瞬间中国》也向全国展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而早在2020年,雄安新区出台的《雄安新区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指南(2020年)》中就表明,要构建最贴近人民生活的5分钟社区生活圈。

 文末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资料 

基因街坊:5分钟生活圈

所谓的基因街坊5分钟生活圈,指的是以居民生活为起点,18岁以上的成人步行5分钟能到达的范围,大约在直径600米左右。 

在《雄安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这样规划的:

“15分钟”社区中心,配置公交站、中学、社区服务中心、健身区及养老区等设施,形成15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1公里,覆盖范围约3平方公里;每个社区中心建设1个社区服务综合体。

▲ 社区中心 ©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

“10分钟”邻里中心,配置小学、社区卫生站等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500米,覆盖范围约1平方公里,启动区共16个。 

▲ 邻里中心 ©OMA

“5分钟”街坊中心,包含婴幼儿服务设施、幼儿园、居委会、社区活动站及老人中心等设施。形成5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300米,启动区共35个。

▲ 街坊中心 ©C.F Møller & MT Højgaard

总的来说,就是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市民中心-组团中心-家园中心-便民服务点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

社区生活圈三要素

再回到比较普及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吧。基本上都需要营造以下这三要素:

(1)人的生活,首先是要解决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问题;

(2)社区单元,社区已经不仅是狭义的生活空间,它的功能更加复合,可以是工作的空间、学习的空间、交往的空间;

▲ 街坊中心 ©C.F Møller & MT Højgaard

(3)15分钟的时空尺度,在功能上,要体现步行的便利性,符合低碳、健康、亲和的空间特征。

15分钟生活圈该如何优化?

在规划上,15分钟生活圈在思路上,将有3个转变:

“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从以往的粗放式、标准化、自上而下的配置,往精准化、差异化、自下而上的配置发展。

“产业园区”→“综合新城”:以往强调生产空间,职住分离;到现在强调生活空间,产城融合。

“TOD”→“TND”:以往是以轨道站区为单元,规划差异较大,阶层划分明显,而到了现在,则是以邻里社区为单元,规模一致,慢行为主。

那么该如何优化呢?从空间结构,从公共服务设施,从交通系统上优化:

空间布局上构建慢行系统,让商业,绿地与居住小区布局结合更加紧密。 

公共设施服务:需要从设施的集中建设与分散布局进行考虑。

1)集中建设:以1.5-2.5万人为单位提供综合服务。

2)分散角度:根据实际要求布局早餐店、便利店、共享单车停放点等。

绿色交通系统:需要强化自行车系统,并且优化公交车路线。

除了这三点,要做好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台长给你准备了2019-2021年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性资料,包含多个一线城市的规划,助你快速了解这一类的规划。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资料 

资料总目录

01-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分析

02-南京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分析

03-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分析

04-北京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分析

05-从共享居住到青年生活圈教学(视频)

获取方式

扫码私信回复
QA11

即可获取

· 如何极速截图高清区位分析?
· 如何一键导出地图等高线?
· 如何一键完成作品集排版?
· 如何让彩平一键投影?
· 如何提取百度地图各种肌理?
· 如何AI直接画施工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