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鸿墨轩3dec 2021-11-29

2021-11-08 08:04·听月工作室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

宋于1126年-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入侵的金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史称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时期的宋称作北宋。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的征服。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北宋草书在前代草书发展的基础上,并没有简单的对唐代草书进行全面继承,也没有盲目地对魏晋草书盲目崇尚。北宋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草书这一书体展示出代表宋代书法的鲜明特征,草书也成为了这些书家书写性情的最好载体。北宋草书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偏重于对草书传统的继承,另一派是创新型书家。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希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书法作品。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米芾自称“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存世界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

主要作品有《研山铭》《蜀素帖》《虹县诗卷》《多景楼诗册》《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吴江舟中诗》《淡墨秋山诗帖》《道林诗帖》《法华台诗帖》《论草书帖》《清和帖》《向乱帖》《值雨帖》《彦和帖》《伯充帖》《闻张都大宣德尺牍》《来戏帖》《珊瑚帖》《盛制帖》《箧中帖》《王略帖》《叔晦帖》《三吴帖》《张季明帖》《拜中岳命作》《留简帖》《公议帖》《韩马帖》《新恩帖》《穰侯出关诗帖》《粮院帖》《元日帖》《焚香帖》《破羌帖跋赞》《提刑殿院帖》《致伯修老兄尺牍》《晋纸帖》《适意帖》《贺铸帖》《丹阳帖》《致伯充尺牍》《惠柑帖》《戏成诗帖》《陈揽帖》《烝徒帖》《中秋诗帖》《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跋苏东坡木石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向太后挽词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等。

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研山铭》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研山铭》手卷,水墨纸本,高36厘米,长138厘米,分三段。第一段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三十九个行书大字:“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因而端庄之中婀娜多姿,较之《多景楼诗》《虹县诗》少些飞白灵动,更具刚劲、奔腾、沉顿雄快,乃米书成熟之作,为米芾书法中之精品。启功先生赋诗赞曰:“羡煞襄阳一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

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到东瀛,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蜀素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虹县诗卷》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虹县诗卷》系米芾撰、书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共37行,每行2、3字不等。米芾传世作品中,大字书法很少,大字也非米芾所长,米芾尝自称其书为“刷字”,这一点在他的大字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该帖轻重缓急,用墨则干湿浓淡,浑然一体,得天成之趣。如起首“虹县旧题云快霁一天清淑”11字,一气呵成,笔虽干而不散。帖后有金大定13年刘仲游跋。今有影印本行世。此卷为米芾途经风光明媚的虹县(今安徽泗县)时,挥毫写就的自作诗。

米芾的大字行书传世极少,而这件又是其最晚年的大字代表作,因而十分珍贵。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多景楼诗册》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多景楼诗册》之一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多景楼诗册》之二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多景楼诗册》之三

米芾《多景楼诗册》是米芾晚期作品,用笔老辣、厚重,间架欹侧中见稳健,极为豪放,笔力雄伟。“刷字”的运笔方式在此册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许多笔画的起笔呈现散开的锋毫。一些竖笔、撇笔因运行急速而留出飞白。整幅作品气势豪迈,跌宕的笔画间蕴涵着巨大的张力。

《多景楼诗册》由11开册页组成,每页纸本纵31.2厘米、横53.1厘米,共写有41行字,每行有的为二三字,有的则只有一字,充分显示了米芾大字行书的磅礴气魄。《多景楼诗册》原为长卷,在宋时已被人装裱成册,明清时期为不少收藏家递藏,是流传有序的书法巨迹。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苕溪诗卷》又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

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吴其贞《书画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吴江舟中诗》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吴江舟中诗》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据鉴藏印记,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纸本 行书 29.1×3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淡墨秋山诗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道林诗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道林诗帖》纸本 行书 30.l×4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鉴藏印记:“采秀堂”(朱文)、“紫芝堂印”(朱文)、“赵礼用观”(朱文)、“吴郡董宜阳印”(白文)、“全卿”(朱文半印)、“真赏”(朱文半印)等。

释文:道林楼阁鸣(此字点去)明丹垩,杉松振老髯。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法华台诗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法华台诗帖》纸本,行书 29.8×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法华台。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论草书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论草书帖》纸本 草书 24.7×3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 《论草书帖》,草书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圣帖》、《论书帖》等,草书。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米芾的草书取法晋人,从这幅草书中,可以品味出其对草书的见识。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在学习古人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他的草书虽不如他的行书那样气势开张,但也不同凡响。

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估。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清和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清和帖》行书 纸本 28.3×38.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清和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纸本,行书八行,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五月。此帖曾经项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清和帖”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写的潇洒超逸,不激不励,用笔比较含蓄,与其它帖比较,温和了许多,但笔划的轻重时有对比,字的造型欹侧变化,又使此帖平添了几分俊迈之气。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一斛,将微意,轻鲜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向乱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向乱帖》又称《寒光帖》淡黄纸本 行草书 27.3×30.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向乱帖》是其四十一岁以前书写的。明董其昌在此帖的跋记中写道:“老米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此帖书法与一般常见的米字略有不同,其行笔时提处细若丝发,圆润遒劲,按处中锋直下,沉着不滞;结字因势生形,行间丝带连绵不断,熟而不俗,险而不怪,欹正相生,出乎自然。

释文: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恶诗奉承。花卉想已盛矣。修中计已到官。黻顿首。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值雨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值雨帖》行书 纸本 25.6×3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

释文:芾顿首。早拜见。值雨。草草。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可换更告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惶)恐顿首。伯充防御台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过数日也。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彦和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彦和帖》行草书 纸本 30.1×42.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

释文: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伯充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伯充帖》(又称《致伯充尺牍》、《伯老台坐帖》、《眼目帖》)行草书。纸本。纵27.8厘米,横39.8厘米。信札一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约书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二十五日。纸上名家藏印累累。

因是信札,米芾写来十分随意,但扎实的功力使这件小札也体现了用笔迅疾、力沉奇倔,欹侧取势而无霸气,转折间多机巧锋芒,笔势放的开,收的住,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李之仪评米芾:“超轶绝尖,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经之外,真一代之奇迹也。”

释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闻张都大宣德尺牍》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闻张都大宣德尺牍》又称《河事帖》行草书 纸本 29.4×33.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举榆柳局在杞者。傥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来戏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翰牍九帖之一《来戏帖》,又称面谕帖;求致翟画王帖书;职思堂帖;浙干帖,纵25.5厘米,横4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蒙面谕浙干,具如后。(下添:恐公忙,托鼎承)长洲县西寺前僧正宝月大师收翟院深山水两帧。第二帧上一秀才跨马,元要五千卖,只着三千。后来宝月五千买了。如肯辍,元直上增数千买取。苏州州衙前西南上丁承务(旁注:是晋公绘像恩泽)家秀才(下双行注:丞相孙),新自京师出来,有草书一纸,黄纸玉轴,间道有数小真字注,不识。草字末有来戏(双行:二字),向要十五千,只着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买取,更增三二千不妨。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珊瑚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珊瑚帖》页,北宋,米芾书,纸本,行书,纵26.6cm,横47.1cm。

释文: 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注释: 张僧繇:南朝画家,以善画佛道人物造像著称,“天王”即此类作品。薛稷:初唐书法家。景温:即谢景温,字师直,米芾同时人,传见《宋史》卷二九五。《问礼图》与珊瑚笔架都是他的藏品,“节相”则是他的官职——“权尚书出知州军事”。 名表:宋代礼部郎中别称“名表郎官”,米芾曾任该职。

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用笔纵逸迅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充分表现了他放达的个性与深湛的功力。信中言及珊瑚笔架即随手插图一幅,可谓神来之笔,此也是米芾唯一的传世画迹。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盛制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盛制帖》,行草书墨迹,纵27。4厘米,横3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约元丰五年(1082年)

释文: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

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

天启亲。说明:此为致蔡肇书札。蔡天启(蔡肇),润州丹扬人,尝先後从王安石,苏轼学。此帖为元丰五年赴金陵幕,会主者谪去,因见王安石之时。此时天启正从荆公读书於锺山也。此处主者乃指刘庠。故知此帖乃米黻书於金陵,而时正为元丰五年。

元丰六年(西元一○八三年),米芾因刘庠之荐引,而往金陵拟谋“从事”之职。,遂告落空。此时正值王安石谪居金陵锺山,米芾以诗文贽见。介甫於人向少称许,然於米氏诗文却颇赏识,并与之共论书法,米芾於观赏王荆公书法後,鉴别出其所受堂代书家杨凝式之影响,王大为叹服,谓“无人知之”。此时米芾年仅三十三,然其惊人之鉴赏能力,业已显现。另米芾死後,其“墓志铭”之作者蔡肇,亦於此时相识,盖蔡乃王之门人,时正在帐下。

补:刘庠,宋颜子,字希道,中进士第。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除监察御史裏行,帝不豫,储嗣未正,庠疏颖王长且贤,宜使日侍禁中。神宗立,迁右司谏,历知开封府,王安石欲见之,竟不往,奏论新法,不附安石。元佑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卒,庠有吏能,淹通历代史,安石称其博。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箧中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箧中帖》行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纵28.4厘米,横39.5厘米。

释文:南宫天机笔妙(鲜于枢书)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 乃长安李氏之物。 王起部、薛道祖一见。编 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 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 酒百馀尊。其他不论。帖 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 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 一言。芾顿首再拜。 景文隰公阁下。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王略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书《王略帖》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叔晦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叔晦帖》,米芾书。纸本,纵24.5厘米,横29.6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释文: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襄阳米芾、元章记。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三吴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三吴帖》,行书。纸本。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纵30.6厘米,横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襄阳米黻上。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瑞节高如松。—岁几繁使。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张季明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张季明帖》,米芾书。纸本,纵26.0厘米,横34.5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约元祐元年(1086年)。

释文:余收张季明帖。云秋气(衍字点去)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其次"贺八帖"。余非合书。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拜中岳命作》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拜中岳命作》,纸本,行书,纵29.3厘米,横10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拜中岳命作。芾二。云水心常结,风尘面久卢。重寻钓鳌客,初入选仙图。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却怀闲禄厚,不敢著潜夫。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留简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留简帖》,纸本,行书,纵31.7厘米,横39.7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芾顿首再拜。前留简而去,不得一见,于今怏怏。辱教知行李已及。偶以林宪巡历,既以回避,遂谒告家居。或渠未至,急走舟次也。粮如命。他干一一示下。对客草草。芾顿首。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公议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公议帖》,又称《长至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瞻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韩马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韩马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3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新恩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新恩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4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恭惟台候起居万福。芾即日蒙恩。大贤还朝,以开太平,喜乃在己。芾薄留泗滨,烝然来思,岂无念哉?谨奉状上贺,不宣。门人米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三月三日上。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穰侯出关诗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诗,麻、楮混料纸,行书,纵29.4厘米,横26.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粮院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粮院帖》,又称《历子帖》,纸本,行书,纵25.6厘米,横3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再启。历子倅车送去,粮院欲推过他人,不任其责。傥粮院知于法无碍,即自勘,使句院自驳,驳处即求直之端也。度此事必辨于上下乃已,幸左右明察,公文非得已也。或携示倅,佳。芾皇恐。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元日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元日帖》,高25.2厘米,宽40.5厘米,约书于宋元符二年(1099年)。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释文: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笑於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焚香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焚香帖》,草书,纵25.2厘米,横25.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释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破羌帖跋赞》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王略帖赞《破羌帖跋赞》,行楷书,纵22.9厘米,横48.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王羲之书八十一字赞。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烟华澹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鸾夸虬举鹄序行,洞天九九通寥阳。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芾藏。癸未岁太常玉堂手装。左司郎中黄诰。隋珠荆玉烂生光,际天蟠地射八荒。嗟我一见犹激昂,而况好古真元章。不买金钗十二行,以彼易此归华阳。天公六丁气焰长,雷电取去宜深藏。职方郎中刘泾。至人代天发幽光,手生苍华秀芜荒。万夫蛇蚓谢轩昂,断是龙被五色章。大珠自点玉著行,印跋翕受交混茫。公其敬识神理长,不畀正眼非归藏。承议郎薛绍彭。宝晋不空来夜光,沧浪一濯聊治荒。至宝无价谁低昂,怀充押尾开元章。楷字不见褚影行,永和岁月今茫茫。传至太平随世长,金题玉躞重珍藏。刘泾。金十五万一色光,平生好奇非破荒。神明顿还貌昂昂,冠佩肃给系宝章。晓趋大庭动行,但笑不与见者忙。北窗卷舒化日长,何必绝人洗而藏。绍彭。晋大司马至洛阳,威略已著摧破羌。声驰江左传国光,右军笔阵争堂堂。妙用作意驱俊,惊鸿乍起游龙翔。仁祖无奕乌衣郎,挂名篇末流遗芳。开元散落王涯藏,联翩飞动茂密行。料简鉴赏盛有唐,传授视此真印章。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提刑殿院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提刑殿院帖》(又称《衰老帖》存疑),行书,纵34.5厘米,横49.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启。衰老人所弃,蒙□节,翌日欲拜谢,虑大君子讶其情文,钦向钦向!晴和,起居何如?想□检已了。来日欲屈华节,同彦勉家庖早饭,不审肯顾否?谨具启,不备。芾顿首再拜。提刑殿院节下。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翰牍九帖之二,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前补书:丞果实,亦力辞,非愿非愿)芾顿首启:画不可知(旁注:不知好久),书则十月丁君过泗,语与赵伯充,云要与人,即是此物。纸紫赤黄色,所注真字,褊草字,上有为人模墨透印损痕。末有二字: “"来戏”,*才字也。告留。念其直就本局虞候拨供给办。或能白吾老友吾舍人,差两介送至此,尤幸尤幸!再此。芾顿首上,伯修老兄司长。……不记得也。存纸尾。来戏,*才字。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晋纸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晋纸帖》,翰牍九帖之三,纸本,行草书,纵23.7厘米。横3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腹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芾顿首。二曾常见之,甚安。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适意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适意帖》,又称《玉格帖》,翰牍九帖之四,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35.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帖》(旁注:右军),获之。梁、唐御府跋记完备。黄秘阁知之,可问也。人生贵适意,吾友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纸,知他真伪,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图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儿吝,万金不肯出。芾顿首。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贺铸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贺铸帖》,翰牍九帖之五,纸本,行草书,纵23.4厘米,横3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释文:芾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授,玉格却付一轴去,足示俗目。贺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纸黑,显伪者。此理如何,一决无惑。芾再拜。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丹阳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丹阳帖》,翰牍九帖之六,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22.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致伯充尺牍》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致伯充尺牍》,翰牍九帖之七,又称《业镜帖》,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21.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敬闻命。此石亦不恶。业镜在台州耳。芾顿首。伯充台坐。彦臣如何?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惠柑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惠柑帖》,翰牍九帖之八,纸本,行草书,纵22.7厘米,横3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释文: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长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试之。余卜面谢,不具。芾顿首。司谏台坐。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戏成诗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戏成诗帖》,翰牍九帖之九,纸本,行草书,纵23.9厘米,横34.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释文:戏成呈司谏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点去)出湔—里,赤目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时效我病欲死,—夜转筋着艾燃。关漼。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陈揽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陈揽帖》(昨日帖),纸本,行书,纵25.9厘米,横2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芾顿首再拜。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烝徒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烝徒帖》,纸本,行书,纵29.9厘米,横31.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中秋诗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纸本,草书,纵25.2厘米,横36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信书亦一难事。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唐中书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辛未岁见于晁美叔斋,云借于公孙。辛巳岁购于公孙巘。黄绢幅至“欣”字合缝,用证摹刻僧字,果徐僧权合缝书也。虽临王书,全是褚法。其状若岧岧奇峰之峻,英英秾秀之华,翩翩自得,如飞举之仙。爽爽孤骞,类逸群之鹤。蕙若振和风之丽,雾露擢队干之鲜。萧萧庆云之映霄,矫矫龙章之动彩。九奏万舞,鹓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宜其拜章帝所,留赏群仙也。至于永和字合其雅韵,九觞字备著其真标,浪字无异于书名,由字益彰其楷则。若夫临仿莫称于薛、魏、赏别不闻于欧、虞。信百代之秀规,一时之清鉴也。壬午八月廿六日,宝晋斋舫手装。襄阳米芾审定真迹秘玩。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跋苏东坡木石图》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跋苏东坡木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次韵。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纸本,24 X 47.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米姓秘玩,天下法书第一。唐太宗既获此书,使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之流,摹赐王公。褚遂良时为起居郎,盖检校而已。此轴在苏氏,命为褚摹。观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落笔直书。余皆双钩,清润有秀气,转摺芒锷备尽,与真无异,非知书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为定。熠熠客星,岂晋所得。卷器泉石,流腴翰墨。戏著谈标,书存马式(戎)。郁郁昭陵,玉椀已出。戎温无类,谁宝真物。水月何殊,志专乃一。绣缫金鐍,瑶机绵绰。猗欤元章,守之勿失。元祐戊辰获此书。崇宁壬午六月,大江济川亭舟对紫金避暑手装。米芾。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向太后挽词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行楷《向太后挽词帖》,纸本,纵30.2厘米,横2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向太后挽词帖》是其五十一岁时所书。其结字介于行楷之间,笔法精炼,正如前人所说:“研笔如铁,而秀媚之气奕奕行间,风华类得大令(王献之)之神,是南宫得意笔。”米芾这样精致的小楷是极为少见的。叶恭绰记《宋米元章〈向太后挽词〉》载:“米元章书法,以小楷为最佳,但现存仅一件,即《向太后挽词》也。其实,亦系行楷。此物,以前未入过元、明、清三朝内府,以挽词犯忌讳也。”此《挽词》“本为端方所藏,后归景朴孙,又归袁珏生。袁去世后,转入鄞人周湘云手。闻与耶律楚材诗卷,均入故宫博物院矣”。

释文:大行皇太后挽词,余庆源真相,求贤佐 裕陵。知几卷箔早,戡变叱龙升。静德群邪震,清心后世矜。大恩知欲报, 圣孝已逾曾。右一。温厚同 光献,刚廉法 宝慈。拥扶乐推 圣,照彻托公欺。南纪归忠魂,东朝足 素规。 仁明存 旧幄,常似 补天时。奉议郎充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管勾文字武骑尉赐绯鱼袋臣米芾上进。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李太师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纸本 纵25.8厘米 横31.3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紫金研帖》赏析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米芾行书作品欣赏《紫金研帖》,淡牙色纸本,纵29厘米,横4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钤有“稽察司印”(半印)、“安岐之印”、“乾隆鉴赏”、”宣统鉴赏”等鉴藏印。见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宋四家墨宝》册,《三希堂法帖》有摹刻,《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汇观》等有著录,是最为著名的米芾传世书法佳品之一。

从此帖中,我们可以看到,米芾所谓的“刷”字,实际上是他令笔毫平铺纸上,以便运笔时能产生“万毫齐力”的效果。所以,可以说米芾的这个“刷”法,是适应行书发展到宋代,走向“尚意”之路以后技法上的新变化。

米芾的《紫金研帖》,是令毫平铺纸上,并产生“万毫齐力”的效果,且使书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美感的书法力作。这种“平铺纸上、万毫齐力”的笔法,犹如中国人吃饭时的“筷子”的用法——就是那么两根细棍,在指头的作用下,可以“夹”、可以“啄”、可以“叨”、可以“挑”,还可以“叉”,总之,它是灵妙多变,为方便人们实用服务的。照之于书法,那“万毫齐力平铺纸上”的笔法,在书法家以气运腕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啄”,如《紫金研帖》中“苏”字的草头两点、“之”字上点的写法;可以“叨”,如帖中的众多横画的起笔;甚至还可以“夹”,这是一种“衄”法,如帖中“其”字的下两点;可以“叉”,如帖中“物”字收笔的两撇。总之,米芾的《紫金研帖》,是为了使书法血浓骨老、筋藏肉盈并且能够姿奇态逸而灵活用笔的产物。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北宋草书的发展是处在由唐向元明清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草书书法发展史上来看,北宋草书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个环节。从整体上是积蓄力量将北宋草书的影响逐渐扩大,宋太宗、王著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黄庭坚代表了北宋草书的巅峰,狂草的创新极大丰富了后世对草书章法以及笔法的认识,后世更将黄庭坚淋漓尽致的草书风格推向极致。

北宋时期中华第一美帖米芾五十二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