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 | 在泉州初探全球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课后感

 鉴益堂 2021-11-29
图片

中国还没有一部自己写的全球史,在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全球史中,还没有“从中国出发”或者说以中国人的眼睛来看的全球史。“从中国出发”并不意味着我们站在中国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的立场和价值去讨论历史,而是保持着谦卑的态度,站在中国的位置和角度去看历史,解放仅从一个视角看历史的方法,与其他不同视角互相补充,共同构成全景历史。

——葛兆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泉州初探全球史

思益博雅课程2021级第三单元《葛兆光x梁文道x段志强x费晟: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课后感想,11月19-21日 泉州 

在泉州,历史不是一个书本里的概念,而像空气一样,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它无处不在。

在这里,历史是立体的,从任何一个维度进行拆解,都会在不同面向上触摸到划痕:

中国和外国、北方或南方、陆地与海洋、古代vs现代⋯⋯每一个维度都很丰富,而且还自然地融为一体,自洽且在各自的方向继续延展。

图1、2摄于泉州开元寺,图3摄于草庵

探究历史,探讨“全球史”和“世界史”的异同,探讨从中国出发,如何看世界,又如何内观自身,是游学泉州的目的。三天后,有学员感慨道“开了天眼”。虽然,带走的可能更多是疑问。但至少,“全球史”这一思维方式,已在学员心中扎根。

图片

参访的起点,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人以海为田,以舟为犁,对外贸易可上溯千年,从唐代开始讲起。繁华、富庶的背面,是各种文化的共存共荣。名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它也像是一个文化博物馆。仅是宗教遗迹,就有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印度教、摩尼教,几乎应有尽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访结束后,在第十五期SEE善思堂中,葛兆光教授展示了“塞尔登地图”。这幅图与一般地图不同,图的中心是中国南海,环海各国大致准确。此图的作者是谁并不清楚,研究者判断,应是一个在南洋经商的中国人。因为上面对中国的山川河流、主要城市和各省的分界,都和明朝一致。2007年,这张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被发现。据记载,这幅图是1654年由一位英国律师约翰·塞尔登捐献给图书馆。因而被称为“塞尔登地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塞尔登地图局部

图片

葛兆光教授在第十五期SEE善思堂讲座中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而是有实用意义的航海图。图中划有六条航线,大多以泉州为出发点(见下图),通向日本兵库、南洋的菲律宾(吕宋)、印尼(爪哇)和印度洋。据此,葛兆光教授认为,东海、南海并不是鸿沟,“整个海域是一个整体,从北边的库页岛、日本海一直到爪哇,都是连成一片的。15至19世纪,这是一个历史空间”。

图片

简单一个结论,看似轻描淡写,内涵却极为丰富。它涉及数以亿计的人类活动,在四百年中相互影响。这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国别史无法想像的。即使是以全球化观点看,中国参与全球化,恐怕远早于鸦片战争。1840年之前有数百年,中国已深深卷入全球化的漩涡。遗憾的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精英并没有明确感知到这一点。

对这个历史空间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即使如此,一些发现足以颠覆习惯认知。后来中山大学费晟教授讲述,18世纪起,华人商贸影响范围已超过南洋。在整个南太平洋领域,华人显著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

图片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费晟

费晟教授例举了华人贸易中所需要的几种典型商品。海参历来是入华的重要食材,至今仍从大洋洲各岛进口。实际上,中国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海参捕捞圈一直在向外扩大。18世纪后期近海逐渐枯竭,捕捞圈从南洋扩大到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北部的海参于1907年陷入濒危而禁止捕捞。于是,需求由汤加、斐济等西南太平洋岛国附近海域承接。

海参被捕捞后,需要生火加工固化方能被运回中国,各岛上的树木被大量砍伐。而随着森林减少,原住民的生活自然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采集生活逐渐结束。

海豹皮、檀香木也都是中国市场迫切需求的奢侈品,需求范围逐步扩大,几乎与海参捕捞的脚步一模一样。檀香树的砍伐从南洋开始逐渐扩大,直至夏威夷群岛的第三大岛被称为“檀香山”。如今,这个岛也只是“徒有其名”,檀香树早已不见踪影。

长达几世纪的跨洋商业行动,像一块不断膨胀的磁石,吸引了半个地球,历史因此而改变。而海洋历史改变又构成反作用力,回来改变了中国。费晟提到,海豹皮贸易长期被英美商人控制,到19世纪30年代南太平洋的海豹种群大范围商业灭绝,其他海洋生物的商业供给也出现了类似的枯竭,对华贸易的缺口就越来越被新一代商品—鸦片所填补。不久,中国近代史被动地拉开了序幕。

图片

这一条线索,未必是改变历史走向的最主要动力,却长期被忽视。就像对李自成的败因探讨,鼠疫的作用一旦被揭示,历史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就大大拓宽了。作为整体历史空间的“南洋史”一直有偏门之感,其实只要想想这一串名字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观感:孙中山、陈嘉庚、李光耀、伍连德⋯⋯几百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华人走向南洋和南太平洋谋生、定居,其后代最终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他们的命运之线是如何织成的?至今仍需要多种维度进行研究。

图片

02

CHAPTER

如果人不是历史的唯一演员,

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

一旦把历史观察的视角拉开,就会发现人并不是历史唯一的演员。无论是海洋、气候为代表的环境,还是食物为代表的植物、动物,甚或是疾病、技术进步本身,都参与了历史的变迁。与上述“参与演出者”相比,人类甚至在很多时候都算不上历史大戏的主角。在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这一点感触当能引起共鸣。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段志强老师在分享中例举,全球史有20多种观察角度——“站在小麦的立场上,和站在手机的立场上看都不一样。”而梁文道老师曾在今年5月成都课程的分享中就提到过有一种假说——人类的语言产生是因为养狗而来——也就是说,人与宠物之间、人与工具、人与环境之间,都是一种相互驯化,相互碰撞的历史。

图片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段志强老师

段志强以食物的历史为主要视角,展示了历史在人类之外的维度。譬如农业为何而发生?以气候变迁的角度来看,1.2万年前“新仙女木期”全球骤然下降又急速上升,人类能够驯化野生植物而产生了农业。如以酿酒说,则是农业本身的出现就是为了饮酒需要粮食。这一说法还有生物学上依据,因为对于酒喜爱并不是从人类开始——灵长目动物都喜欢,熟透而发酵的果子一直被他们珍爱。那么,酒类的需求的确有可能催生农业。

图片

如果人类不再是历史唯一的主角,甚至从人类以外视角来看,人类可能连主角都不是,那么人类对“历史”究竟有多大改变呢?譬如政治、观念、思想、意义、文化⋯⋯这些人类最珍视的价值,“历史”作用究竟多大呢?

把这个问题放在梁文道老师面前,他可能会首先反问一句:“你先告诉我,你怎么定义这些概念的?”在长达三小时的《全球宗教史》分享中,梁文道谈的重点,却是“宗教”这一概念的变迁史。

图片

知名作家梁文道在课堂中

无论在英语、各种欧洲语言还是汉语中,“宗教”都是一个定型未久的概念。以英语或诸欧洲语言的“宗教”观念,儒学能不能被称之为“宗教”的“儒教”呢?欧洲传教士对此进行争议和辩论,引发欧洲知识分子群起讨论“宗教”是什么?如何定义?这场因中国而起的辩论持续近300年,卷入伏尔泰、孟德斯鸠直到黑格尔几乎所有该时段知识分子。直到19世纪,由于宗教改革,以及包括礼仪之争在内的各种文化碰撞,西欧语言中“宗教”一词才有了今天的意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学们在参访体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开元寺,作为由梁文道老师讲授的《从几个历史切片,认识宗教观念的全球史》课程的预习。

未及,“religion”的译文“宗教”通过日文进入现代汉语,东方文化圈里战火重燃。直到20世纪80年代,为了一句马克思的名言该如何翻译——“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还是'鸦片烟’?”,仅一字之差,中国宗教界还进行过一场激烈的论战。

大概,没有一种宗教,对“宗教”的定义是一样的。如以现代英文的“religion”概念去看伊斯兰教,则伊斯兰教的“宗教”和英文“religion”都有很大差异。西欧意义上的“religion”强调“信什么”的问题;而在一些穆斯林学者眼中,伊斯兰教概念里的“宗教”强调的问题是“依据信仰,如何生活”。可想而知,如以伊斯兰视角反观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到底算不算“宗教”,似乎也颇有可商榷之处。

很有可能,“宗教”这一概念仍在变迁之中,几十年后,谈“宗教”或“religion”,意义和今天又大相径庭。

可想而知,文化、思想、历史、价值⋯⋯这些人类最珍视的概念,都在变迁之中。“全球史”,就是一次对“历史”外延的极大丰富。

图片

梁文道老师雨中漫步于泉州五店市的红砖古厝

图片

03

CHAPTER

全球史不是世界史,

可以从中国出发

最后的总结中,葛兆光教授再次上台,终于对“全球史”的概念破题——“全球史不是世界史。”世界史是以国别为主要研究单位。而全球史的研究对象则大大丰富:物品(贸易往来)、知识(文化交流)、人民(海陆移民)、战争(族群与人口)、宗教(传教与朝圣)、自然(疾病、气候与灾难)⋯⋯

因而,全球史应能超越并涵盖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史。与传统世界史不同,全球史史观更注重联系、交融、互动,而打破传统世界史的割裂、单线、进化史观,尤其是欧洲中心史观。葛教授介绍说,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史在全球史学领域已是热潮。而在中国,至少在翻译引进领域,也是方兴未艾。

葛兆光教授更期待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会建立新的视角。它将会是以中国视角出发,与已有的各类全球史视角,互为补充。他特意强调:“每一个历史学者在宏大而广阔的全球史领域,都要谦卑地面对,要明白自己的知识太少。”这又何尝不是对每个人的忠告?历史是视角的堆积,即使是史实定论,随着新视角的展开还有大量可更新之处。那么,每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中,有多少定见、观念,实为主观的偏见,需要不停甄别和反思呢?

(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一:葛兆光教授在课上;图二:段志强、葛兆光、梁文道、费晟(从左至右)四位老师与同学们互动讨论;图三:课后,“看理想”品牌创始人刘瑞琳女士(右二),SEE学院校董兼副院长王积刚先生(右一)、田文红女士(左一)为四位老师颁发感谢证书。

感谢阿拉善SEE八闽项目中心、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对本次课程的大力支持!

撰文 | 曹仲轩

摄影 | 陈   吉

责编 | 文   砚

执编 | 早   早

图片

2021.12 长沙

政治学通识

思益博雅课程2021级最新预告

从人类文明的共同起源,到21世纪全球化——

人类社会

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政治问题?

人类社会政治演化的

基本路径及其逻辑是什么?

我们的明星老师包刚升教授再度登场了!

包刚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SEE学院“公益一期”第六单元课程授课老师

第十一期SEE善思堂《大选后的美国政治》讲座嘉宾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课程及讲座回顾

在本次《政治学通识》2.0版本的课程中,包刚升教授将怎样不同的方式讲述跨越300万年全球历史图景中众多产生蝴蝶效应的有趣案例呢?在他的思想实验课堂中,将如何帮助我们建立一套重新理解人类文明的思考方法呢?

纵观思益博雅课程2021级从9月第一单元赵林教授的《欧洲文明发展历程》开始,到10月第二单元周濂教授的《哲学通识》,再到刚刚结束的第三单元《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这三门必修课都在为我们一步步获得作为“世界公民”以洞察全球化世界的独到眼光作准备。

这一堂《政治学通识》也不例外,我们将跟随包刚升教授,通过考察人类政治演化的历史及其逻辑,掌握分析人类基本政治问题的一般理论框架,获得理解重大现实政治问题的认知能力。

课程咨询

覃老师 186 8483 4821

图片

思益博雅课程简介

思益博雅课程希望透过常识学习,智性交流,培育温和而坚定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家,一起建设良善社会。课程框架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提升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板块设置,辅以开学、毕业模块及“SEE善思堂”系列讲座,通过两年期的系统学习和思维启发,旨在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决策能力,同时推动教师和学生形成平等交流、互相启发的教学共同体。

图片

课程安排

2021年10月-2022年1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