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从来不让学校打扰我的学习”

 新用户2356fYUI 2021-11-29

 “我从来不让学校打扰我的学习”

文/蔡朝阳

孩子爱玩,不爱学习。这是很多家长的一个心头之痛,我遇到很多家长,言谈之下,问题就会集中到这里。尽管表现的形式各有不同,比如不爱写作业,不爱上学等等,总之家长就归结到不爱学习。

以前,我总是很耐心地解释,玩是孩子的天职,游戏即生活的道理。但显然这么讲是不能解决家长的疑惑的。也许当我被这么问及的时候,家长需要的是一个即时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我说的这些话,确实太玄乎了。

这个问题里,其实有两个层面的要点。一个是,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爱玩,这个“玩”,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个则是,我们所谓的“学习”,究竟是指什么。来解释一下。

上一篇推文里我说了一个词,叫做“投其所好”。为什么要支持到孩子的兴趣,讲的是兴趣驱动的道理。孩子爱“玩”,家长把孩子做任何自己有兴趣的事情,都叫做“玩”。其实,玩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但这个“学习”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并不是全然指家长所担心的“学习”。家长所担心的“学习”,大致指的是学校里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两者虽然并不完全重合,但是“玩”这种学习,确实也是可以帮助到学科知识的学习的。我们今天来讲讲这个道理。

投入地玩,就是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兴趣爱好。这其实是最好的“学习”,这就会成为他成长最快的时候,也是进步最大的时候。当然,这也是广义的“学习”,这种学习,从来就是一种自主的行为。这是有很大好处的,也会对你所在意的学校里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很大促进作用。展开来讲,支持孩子去玩,去做自己兴趣驱动的事情,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好处。

第一点,是最直接可见的,就是增长孩子们的百科知识。比如一个孩子喜欢关于恐龙的一切,比如一个孩子喜欢关于奥特曼的一切等等。这个点上,孩子们就会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去获得关于自己兴趣点的知识,这不是自主学习又是什么?以及,在这种自主学习中,相关知识自然而然便丰富起来。比如我们喜欢恐龙,那么关于考古、关于地球的物理,关于古生物等等,都成为这个孩子的知识结构了。

第二点,这个是较之单纯的知识更为重要的部分。知识,即便不是自己的兴趣点,我们其实也能主动或者被动地得到。但只有那些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我们才会调动自己全部的身心精力去关注,尤其是我们的大脑。所以,当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事情,是最投入的时候,也是最专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得到锻炼。大脑这个东西,其发育是需要刺激的,也就是说,在青少年阶段,大脑是处于不断的建构之中的。越刺激,就越发育。就不断变得更聪明。这就是为什么贪玩的孩子为什么都特别聪明的道理。越聪明、越贪玩;越贪玩,越聪明。

第三点,这才是最重要的。当孩子们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时,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套思维逻辑,是会迁移的。这套从兴趣爱好中生发出来的学习方法,是会迁移的。这个道理在于,玩耍是孩子的天职,游戏即是孩子的生活。孩子在玩耍和游戏中,建立了一整套的思维逻辑系统,一整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这套思维逻辑系统才是最重要的。重要在于,一则,可以帮到这个孩子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因为学习方法已经有了,只要换个学习内容即可。二则,能成为这个人成年之后处理事情的路径依赖。比如,我常说,一个童年爱玩的孩子,长大后事业也多会成功。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往往童年时是一个贪玩的主。这个我没有具体数据,只是一个生活观察。但你说有没有道理?

我另外一个文章里说,有成功体验的孩子,才会不断成功,从一个成功走向下一个成功,道理也在这里。他从童年的游戏里获得了思辨力、专注力、生活的能力和处事的能力。他从童年的成功中,获得了自信,和稳定的心态。

所以,为什么要支持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大致的道理如上所述,总之,意义和价值非常巨大。

但家长的焦虑还是在的。因为,阿老师,你说的,我明白了。可是,时间就只有这么一点,孩子要是花了太多时间在爱好兴趣上,但是那个学校里的考试选拔制度还是在的,中考也还在,高考也还在,这些都得花时间刷题,才能提高成绩。我们能怎么办。

其实,我觉得,至少在小学阶段,你还不用这么焦虑。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不需要选拔考试,也能升到初中是不是?以及,真的,你不要把学校里的学科知识的学习,看得那么重。一个是,基础教育阶段那点知识,并不难的,你的孩子自己一定能胜任。另一个是,小学阶段的考试分数,跟一个人长大有没有成就,拿多少薪水,一点关系也没有,又何必焦虑。

尤其是,当我们以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这些他本身不感兴趣的学科知识时,是对孩子的学习力的一种极大挫伤。所以马克吐温才会:我从来不让学校打扰我的学习。

所以,摆正我们的心态之后,再来做一些调整,才是正道。

兴趣太多,不爱学习,怎么办?

一则,要支持到孩子的兴趣。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你的兴趣,家长是支持的。让孩子明白你跟他是一边的,你不是学校教育的帮凶,你是孩子的守护港湾。

二则,让孩子学会时间的自我管理。他明白了时间管理,自然就能把兴趣爱好,和不得不完成的学业,两者协调起来。时间管理,是一个孩子的自我管理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你也需要注意,这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让孩子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不是孩子在玩乐高的时候,你站在身边,时不时提醒,一个小时到了,超过一个半小时了,两个小时了……这样,你的耐心终于耗尽,你直接拿起了乐高,扔出了窗外——于是前功尽弃。

给孩子一个计时的工具,让他自己掌控。沙漏也好、闹钟也好、厨房里烤面包的计时器也好。说好看半小时ipad,这个半小时让他自己掌控。超过了,闹钟会响,他自己就知道了。要是他不守时怎么办?不要急着评判他不遵守诺言,可能你需要把玩ipad的时间调整为40分钟。或者你还可以跟他说,今天的时间管理还可以的,只超过了10分钟,明天你会更好,只超5分钟。但你不要去抢这个ipad。你的孩子的时间自我管理,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

晚上在家,让孩子把时间分段。9点上床睡觉,那么吃完晚饭7点,还有两个小时,怎么安排?让孩子自己做一个大致的时间表。但9点是死线,雷打不动,必须上床,因为睡眠比写作业重要的多得多。那么,这两个小时,让孩子自己安排,怎么样既写完作业,还能自己玩,还能看会儿动画片。这就是时间管理。

总结一下,有兴趣爱好的孩子,都会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加上还有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