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故事:一代名主为免子孙不再步入兄弟后尘,费尽心机,却成就了一代女皇

 新用户0932pQwC 2021-11-29

隋末,太原北面的突厥可汗,进攻马邑,李渊带兵抵抗突厥,但是战事不容乐观,接连吃了几场败仗。李渊对隋炀帝杨广的性情非常了解,他担心杨广恼怒,不分青红皂白,一道命令就灭了他的家族,所以,整日沉浸在惶恐之中。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当时十八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看父亲天天处于惶恐之中,便说:“没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反了。”听儿子这么说,可把李渊吓坏了他把儿子训斥一顿,又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这话千万不要在外面说,传到皇上耳朵里是要杀头的。

  其实李世民说这句话,并不是心血来潮,他早就有反隋的心思,只是苦于没有足够能说服父亲的理由。如今说服父亲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他怎能轻易错过?他对李渊说,各地造反的人越来越多,皇上派我们去讨伐,谁能保证每次都能打胜仗?打了败仗,皇上就有理由治你的罪。即便每次都打胜仗,皇上疑心过重,若功高盖主,皇上也不会让我们活。既然胜败日子都不会好过,这个皇帝还有保的必要么?

  李世民这些话,触动了李渊的心思。杨广生性疑,难以捉摸,一直是让李渊最头疼的事。他天天提心吊胆,就怕不知啥时杨广心气不顺,就把自己灭门。李渊想了很久,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说的话是对的,与其提心吊胆等着杨广收拾自己,还不如揭杆参加到反叛大军中,拼个活路。

  李世民有位朋友叫刘文静,是晋阳县令,与李密是亲戚。李密参加起义后,刘文静受株连,被革职关在牢里。刘文静很了解李世民的心思,曾劝李世民策反李渊,他还承诺,如果想成大事,他会帮李世民招募二十万兵马。

  李渊决定起义后,李世民立马放出刘文静,让他着手招兵买马。刘文静还给李渊出主意,让他准备厚礼与突厥联手一起反隋。

  李渊起事,李世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出了不少力,但是较之李世民却逊色不少。

  李世民头脑敏锐,机智果敢,是天生的良将之才,在浅水原和柏壁之战都有优秀的表现。柏壁之战,李渊认为“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但是李世民却给李渊截然相反的建议。他说,太原是王业的根基,国家的根本,河东富实,是京城的粮仓,必须拿下来。他主动请缨,最终得胜而归。收复江淮,瓦解江南起义军,李世民都一路凯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唐朝的一统大业中,李世民的功劳不可磨灭。轮作战,李建成和李元吉果敢不如李世民,论谋略,两个人也都在李世民之下。但是在历代皇室立长不立幼的惯例下,作为次子的李世民注定不会成为皇室继承人的第一人选。

  李世民是个有头脑、有谋略、有野心的人,他怎甘心屈就在大哥脚下?李建成发展自己的势力,李世民也不甘落后,也在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兄弟两人的皇位之战,逐渐从暗战发展为名斗,据说这一切李渊都心知肚明,但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并没干涉制止,以至于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上升成你死我活的敌对战

  

有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的兄弟,李建成感受到的压力和威胁可想而知。他一直与兄弟李元吉关系融洽,李元吉也把李建成当成未来坚实的靠山,他们把李世民当做劲敌,欲除之而后快。

  两人密谋以宴请李世民为由,在酒中下毒,毒死李世民。但没想到,李世民手下高人为其灌药,保住了他的一条命。李建成和李元吉眼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利用李世民陪李渊打猎之际,为他准备了一匹烈马,致使李世民被从马背上甩出,又险些丧命。(当然,这些都是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历史记载的,大家都知道,历史,多是颂扬胜利者的平台,与真实事件多有出入,所以,这段历史的真伪,也只能做一个参考。)

  李世民两次差点被太子害死,李渊知道事情经过,也只是对太子李建成训斥了事。孩子多了,爹娘总有个喜欢的,李渊应该是更喜欢大儿子,因为他一直在偏袒太子李建成。让人奇怪的是,既果敢又有谋略的李世民,竟然选择了隐忍。

  难道李世民就真的不想当太子,做皇室继承人?错,他只是觉得最好的时机未到。促使李世民行动的,是一个密报。李世民手下的探子向他密报,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计划,决定在李世民送李元吉出征突厥之时,趁机杀死他。

  探子就相当于现在的谍报人员,间谍都用上了,这就说明,李世民也是一直在注意太子和李元吉的行动的。

  李世民跟手下密谋,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与智囊心腹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当李渊得知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已全被李世民杀死时,他便明白李世民已经掌握了宫中大局,自己只有接受结果的权利,没有反抗的余地。于是,在玄武门发生后的第三天,李渊便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之后,让位于李世民,做了太上皇,成就了贞观盛世的大唐皇帝唐太宗。

  李建成有六个儿子,(长子早亡),李元吉有五个儿子。李世民杀死兄弟以后,为了以绝后患,将自己这十个侄子全部诛杀。他上位后,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以皇家葬礼的规格,重新将他们安葬,并且他还在宜秋门非常悲伤大哭一场。不仅如此,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又给两个兄弟续了烟火。他将自己庶出的儿子李福封为赵王,过继给李建成为子,将自己的儿子带王李明过继给已亡故的兄弟李元吉为子。

  

李家的族谱上,李建成和李元吉又有了子嗣,香火能继续延续,这些都拜唐太宗李世民所赐。

  有人说,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子嗣的,不是李世民,是他的手下。杀的可是皇亲国戚,如果李世民不点头,谁又敢下此毒手?所谓手下所为,也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历来皇帝为了保住王位,都会铲除异己,李世民把草除了,根也灭了,最后却来了过继儿子延续兄弟的香火,也不过是一个多余的掩耳盗铃的把戏。历史都是胜利者粉饰自己的工具,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我们在正史中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做了皇帝之后,李世民对政事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实行了轻徭役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在他的治理下,才有了历史上响当当的贞观之治。

  作为皇帝,李世民不可争议的是位贤君,但纵观他的一生,却算不得一个好人。杀兄灭弟,逼迫父皇下台,这不仅是在远古,即便现在,也是不被人称颂的。有位读者老师曾经说过,好人做不了皇帝。也的确如此,你没有足够强硬的手段,不仅皇位不保,就连小命也会随时被人拿去。既然选择了高处不胜寒,为了保命,也只能铁石心肠暖了自己寒了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