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城这2所“双一流”,一个A类,一个B类,但实力相差不大

 轶工坊 2021-11-29

42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39所985大学和3所211高校。这39所985大学分布在全国的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的985高校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的约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代表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但它们之间的实力是不一样的。有人把42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成了五个等级,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第一等级;华东五校为第二等级;其他29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被分为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剩下的6所B类高校被归为第五等级。
大家喜欢给高校分级,自然就喜欢对比高校的实力,特别是那些坐落在同一个城市的985大学。

像前面提到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均坐落在北京,都是办学时间超百年的顶级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均有21个学科获得A+评级;在近些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要么清华列国内高校第一位,要么北京大学列国内高校第一位。要想在它们之间分出高下,真的很难。
还有坐落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它们都是华东五校成员,实力非常接近。在大学排行榜中,有时候复旦大学排国内高校第三;有时候上海交通大学排国内高校第三。不过两校在某些数据上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上海交大专职院士的数量比复旦多;复旦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比上海交通大学多;上海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比复旦多……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2所“双一流”,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85大学双重身份,它们坐落在同一个城市,但一个是A类高校,一个是B类高校,它们就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
不考虑军事类院校,在2000年之前,湖南地区高校的“老大哥”就是湖南大学,这所起源于公元976年、有千年历史的综合性院校,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当中南大学组建成立后,湖南大学“老大哥”的地位就屡遭挑战。有些人认为湖南大学的实力应该退居其次;也有人力挺湖南大学。

虽然与资历深的湖南大学相比,中南大学算是比较年轻的,但中南大学的实力丝毫不弱于湖南大学。那究竟谁的实力更强?笔者整理了相关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中南大学目前拥有1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5个中国工程院院士、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五个学科位居全球前1‰;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拥有12位院士、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学校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等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学科跻身前1‰,
整体上看,中南大学的数据稍强,但中南大学拥有5.9万余名全日制在校学生,而湖南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仅3.7万余人,中南大学显然占据了规模上的优势。如果按照“生均”统计,湖南大学的数据应该跟中南大学不相上下。

另外,在排名上,两校也难分伯仲。泰晤士2022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湖南大学排世界高校第401-500位、中国内陆高校第18-24位,中南大学排世界高校第301-350位、中国内陆高校第13-16位;US News2022世界大学排名,湖南大学排世界高校第195位、中国内陆高校第11位,中南大学排世界高校第236位、中国内陆高校第15位。
当然,两校总体实力差距不大,不影响在个别数据上的较大差距。比如第四次学科评估数据,中南大学有12个A类学科,其中护理学、矿业工程、冶金工程3个学科获得A+评级;湖南大学只有5个A类学科,且没有一个A+学科。
湖南大学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而中南大学的“理工医”性质很突出,该校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以及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倘若对冶金、交通、医科感兴趣,填报中南大学非常合适;倘若很在乎学校的历史底蕴,湖南大学应该更合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