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传奇“硬边画家”法赫勒:“颜色就是形式和空间”

 WQ_AI_LYS_999 2021-11-29

  图片


当 “被低估的艺术家”被艺术史重新给予聚光灯,往往会带来争议与赞美并存的激烈论调。2002年去世的德国画家乔治·卡尔·法赫勒(Georg Karl Pfahler)常被“被遗忘”“被低估”等词裹挟,而他的革命性先锋创作并非需要这些标签加持,就已值得当代艺术界的瞩目。法赫勒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硬边画家之⼀,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以其充满动感、⾊彩鲜活的绘画作品⽽闻名,同时被纳入了数家顶尖艺术机构的馆藏。

图片
艺术家乔治·卡尔·法赫勒,1965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展开了法赫勒在亚洲的首场个展。跨过年后的2022年春,画廊还将为其在伦敦空间举办专题展。本次于香港的亮相标志着泛亚洲地区观众对法赫勒深度认识的开端,我们也不难想象,今后会看到更多有关这位艺术家的视觉叙事。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展览现场,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2021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本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在1965年⾄1975年间创作的作品,以简洁的⽅式回溯了法赫勒的创作过程之演变:从1960年代初的“Tex”和“Metro”系列为开端,直到后来的“Ost-West Transit”和“Espan”系列——它们确立了法赫勒在1970年代的创作风貌。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展览现场,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2021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法赫勒于1926年出⽣在德国的埃梅茨海姆(Emetzheim),从小学习绘画,曾在斯图加特艺术学院学习(Kunstakademie Stuttgart)师从维利·鲍迈斯特(Willi Baumeister),并于1954年毕业。他受到欧洲无形象艺术(European Art Informel)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富有⾰新性的抽象几何风格的绘画创作。虽然他的老师对他的创作风格注入了深刻影响,但是他对于不同绘画技法——包括墨彩和拼贴等——的兴趣和实验都造就了他独特的视觉语言,逐渐简化为几何形式。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展览现场,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2021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早在1962年,他的画布上就出现了嵌入鲜亮背景的⽅块形态,也正是如今我们看到的艺术家标志性作品的雏形。这一时期,法赫勒开始受到艺术界的关注,成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赫勒将这些形状炼化为探索色彩关系的极简模型。

1965年,他参加了巴塞尔美术馆举办的重要群展“Signale”。1970年,他与君特·余克(Günther Uecker)、海因茨·⻢克(Heinz Mack)和托⻢斯·伦克 (Thomas Lenk)代表德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他在后来的1981年也与⻢克和伦克共同参与了圣保罗双年展。

图片
1970年,乔治·卡尔·法赫勒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在本次Simon Lee香港空间的展览中,有三幅“Metro”系列中的重要作品。其中,艺术家构建出精致的构图,剔除了画布的直线构成,⽤⾊彩带重新塑造出他独有的蜿蜒的边界——就像《Touro VII》(1966–1968)所展示的那样。“Metro”系列让我们认识到,法赫勒把握绘画媒介以构建画⾯的⽅式,与建筑——⽽不是传统绘画——有更多的共同之处,⽽他也凭藉⾃⼰对颜⾊和形式的虔信来调动空间。法赫勒从他的好友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和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那里获得启发,以纯⾊作为构成要素,将建筑空间投射到他的巨幅画布上,从⽽产⽣了像《Orbit I》(1968)这样的作品,通过线条和⾊彩实现了空间探索。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Touro VII a》,1966-1968,布面综合媒介,140 x 135 x 1.5 cm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Orbit I》,1968,布面丙烯,100 x 100 x 1.5 cm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1970年代末,法赫勒的作品变得愈发富有姿态感——他在⿊⾊或⽩⾊背景中引入⼤片的⾊块,⽽他对于这种风格的探索⼀直影响著他整个1980年代⾄1990年代初的作品。法赫勒在这⼀阶段最主要的作品就是“Espan”系列,它们标志著法赫勒艺术创作的⼀个重要转折点,即——他早期画作中的⾼明亮度被⼀种更为克制的双⾊调结构所取代。在《Espan Nr.19》(1975)及该系列的其他作品中,⼀种仪式感透过画布而展示在观众面前。作品在2×2米模块化的尺幅中,体现出⾼度和稳定性。这些作品并非对动态⾊彩的单纯赞美,它们是⾏动绘画——各种精彩的⾊调相互竞逐,争夺著构图上的主导地位。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Espan Nr. 19》,1975,布面丙烯,170 x 170 x 5 cm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作为德国当代艺术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法赫勒在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却遭受了现实的一盆冷水。随着以乔治·巴塞利兹、西格玛尔·波尔克和格哈德·里希特为中心的新表现主义运动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站稳脚跟,艺术界的注意力转移了——法赫勒不再是艺术市场的宠儿,这也是他在去世之后被重新纳入德国当代艺术主要叙事后,人们总评价其为“被低估的艺术家”的原因。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展览现场,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2021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无法否认的是,法赫勒是最早一批在绘画中纳入抽图案、尖锐边角以及大片色块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在专注于探索颜⾊、形状和空间的关系。他坚定地追求这⼀⽬标,直⾄2002年去世。正是他的坚持让他在事业中后期未能得到更高的认可,也是他的坚持,让他的“硬边绘画”艺术遗产直至如今仍完整而灿烂。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展览现场,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2021
图片:Courtesy of the estate of Georg Karl Pfahler and Simon Lee Gallery. © Georg Karl Pfahler Archive

当新表现主义绘画占据市场,他仍着迷于探索简化形状与色彩的极致体现,其中不免能看到波普艺术和极简艺术的影子。在艺术家去世后近20年的今天,我们无数次验证了他早在1960年代便先一步实验的先锋创作思路。正如艺术家曾在1968年概括的那样:“颜色有它自己的价值,颜色是重量,颜色是品质,颜色具有内在的局限性。通过自身,通过其他颜色,颜色得以创造空间。颜色就是形式和空间。”

图片

乔治·卡尔·法赫勒

展期:2021年11⽉5⽇⾄2022年1⽉8⽇

地点:Simon Lee画廊香港空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