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灿玾治疗泄泻经验

 德寿堂图书馆 2021-11-29
张灿玾幼承庭训,立志济人,从事临床、教学及文献研究60余年。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张灿玾治疗泄泻主张首先应审明病因,次辨寒热虚实,分别用药。现将其治疗泄泻经验总结如下。

慢性泄泻当责脾肾

张灿玾指出,慢性泄泻当责脾肾。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散精。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则见大便溏薄,胃口不佳,神疲乏力,嗜睡,口淡,面白无神,舌质淡白,脉细弱。慢性泄泻还与肾有关。由于泄泻日久,累及肾脏,致肾阳虚;亦可由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所致。

张灿玾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屡用屡效。其谓:凡泄泻者,虽由脾虚而致,然其消化之功必有所损,肠胃中常有留滞之物,故可加鸡内金,既有消导之力,又具收涩之用。若有滑泄甚者,可加炒乌梅、煨肉豆蔻、煨草果以固涩,甚则可加罂粟壳以禁固之。脾肾阳虚者可用酌加附子、干姜等温肾阳之药。

医案一

男,老年。患者于2006年9月始患腹泻病,排泻物为黄色稀汤,并夹有不消化物,如黄豆大。症状最严重时,每日八九次,从早晨至中午为排泻高峰期,晚上至半夜时不泻。但患者无腹痛,间或有腹胀感。患病之初,服用过止泻药,但日久未愈。经当地医院检查、化验,又做细菌培养,大便未见异常,故按医嘱服整肠生一类药物,但多日无效。改服中药,先后服汤药数十剂无效。患者停止服药,改为食疗,每天早餐吃羊肉萝卜汤,腹泻好转,但未根除,饮食稍有不慎即复发,每日腹泻四五次,过一二天后好转。

方药: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薏苡仁15g,砂仁6g,莲子肉6g,炒山药10g,桔梗6g,鸡内金15g,炒乌梅6g,煨肉豆蔻6g,煨诃子6g,葛根6g,炙甘草3g。水煎温服。患者服药数剂后即好转,服28剂药后病愈。

按本案患者腹泄,排泄未消化物,是由于脾虚不化所致。后服羊肉萝卜汤,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之功,熟萝卜能下气消谷、温中、补不足、宽胸膈、利大小便,二味合用,能补肾壮阳、暖中祛寒、开胃健脾,故采用食疗法进行治疗,腹泻好转。但病未根除,仍时有复发。因患者久泄,张灿玾处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炒乌梅、煨肉豆蔻、煨诃子、葛根治疗。其中参苓白术散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炒乌梅收敛生津;肉豆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诃子苦涩降敛,固脾止泻;葛根升阳止泻。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止泻之功。

医案二

男,中年。患者素体虚弱,食欲欠佳,时有大便失调。近日便稀溏,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每日数次。患者全身无力,动则气短,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无力。

方药:人参2钱,炒白术3钱,茯苓2钱,炒白扁豆3钱,莲子肉3钱,薏苡仁3钱,炒山药3钱,砂仁2钱,桔梗1钱,炙甘草1钱,生姜3片,大枣3枚(去核)。水煎温服。服药2剂后复诊,未见好转。

张灿玾细察之后,认为是脾、肾阳虚较重,仅借四君子汤等之力,不足以救其阳衰之势,当用辛热之药以扶其阳。

方药:人参2钱,炒白术3钱,茯苓2钱,炒白扁豆3钱,莲子肉3钱,炒山药3钱,薏苡仁3钱,砂仁2钱,桔梗2钱,干姜2钱,制附子2钱,炙甘草1钱。水煎温服。服药2剂后复诊,大便次数减少,胃纳转佳。续服2剂,腹泻止,体力好转,遂停药。

按本案首断脾虚泄泻,处以参苓白术散,但未奏效,张灿玾再三思之,认为患者素体虚弱,且泄泻日久,不仅脾虚,且伤及肾阳。肾阳虚,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虽有补气健脾止泻之药,但不能奏效,当兼温肾阳,故加制附子温暖肾阳、干姜温中祛寒。譬如锅中水寒,于锅底加柴,则锅中自然水暖。有肾中命火之温煦,脾阳自然健运。

暑湿泄泻当祛暑化湿利水

夏秋之际,是泄泻多发季节,患者多外伤暑邪,内伤脾胃,症见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下如水样、恶心呕吐、腹痛、肠鸣并兼有烦热、头重、口渴、舌白腻、脉濡。张灿玾指出其治则为祛暑化湿利水,方选不换金正气散或藿香正气散加减。

男,老年。患者年老体衰,夏秋之际出现恶心泄泻,腹中雷鸣,腹部痞满,乍轻乍重,口渴身倦,舌淡红,苔滑腻,脉浮缓。

方药:苍术3钱,厚朴2钱,陈皮2钱,猪苓2钱,泽泻2钱,佩兰3钱,藿香3钱,白扁豆3钱,神曲3钱,炒麦芽3钱,炒山楂3钱,生甘草1钱。水煎温服。服上方1剂后复诊,病情减轻。续服1剂,病退。再服1剂病愈。

按患者年老体弱,又感夏秋暑湿之邪,侵入肠胃,遂致腹泻。处以不换金正气散加减。不换金正气散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能正不正之气,故名“不换金正气散”。方中藿香、佩兰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苍术除湿运脾,厚朴、陈皮行气消满除胀,猪苓、泽泻、白扁豆清热利水,使水湿从小便而去,加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加强消导之力,共奏祛暑化湿、利水止泻之功。

湿热泄泻当清热利湿止泻

湿热泄泻为肠道受湿热之邪侵袭所致,症见大便泄泻,腹痛腹胀,泻下急迫,里急后重,便黄而黏,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口臭口苦,小便短黄。张灿玾治疗此类泄泻以清热利湿止泻为主,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

男,中年。因饮食不当,突发腹泻,肛门灼热感,伴有口渴,小便黄赤,身热,舌红苔黄,脉沉数。

方药:黄连2钱,黄芩2钱,葛根2钱,白芍3钱,木香1钱,生甘草1钱。水煎温服。服上方1剂即见效,泄泻减轻,2剂病即愈。

按葛根芩连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治疗太阳病表证未解误下,邪陷阳明。今治湿热之邪积于肠胃之泄泻。方中葛根,从里以达于表,从下以腾于上。黄连能清热坚肠,李时珍称“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并举例曰:“古方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干姜、黄连;治肝火,用黄连、吴茱萸……治下血,用黄连、大蒜。”黄芩降火清金。黄芩、黄连配伍,坚毛窍而止汗,坚肠胃以止泻。原方加白芍、木香,其中白芍、甘草相合既能缓急止痛,又能养血敛阴;木香辛苦温,能温中行气止痛,与黄连相伍,寒温协调,黄连得木香寒而不滞,木香得黄连温而不燥,诸药配伍有清热厚肠止泻之功,效果较好。

文源: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网,作者/李玉清,朱毓梅,张鹤鸣。编校/大弟子。

声明:图文仅作知识分享,提供参考,侵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