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年大展 | 浙江美术馆 “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12月1日开展

 攒菁堂 2021-11-29
Image

Image 

何 绍 基 特 展

展览日期

2021年12月1日—2022年2月20日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7、8、9号展厅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

协办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西泠印社、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 筹)、长沙市博物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绍兴博物馆、君匋艺术院

支持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温州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中国香港)


Image
何绍基画像
清 纸本 141厘米X7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又作蝯叟。道光十六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充国史馆纂修、总纂、提调等职。因感于知遇,直言无隐,以致权贵侧目,终于咸丰五年因言事罣吏议去职。同治九年以后东游吴越,主持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兼主浙江孝廉堂讲席。同治十二年秋,病故于苏州,享年七十五岁。以编修诰授中宪大夫,后以季弟绍京候选道,貤封资政大夫。

Image

何蝯叟顾祠春禊图(局部)吴俊 清 纸本

何绍基是清代晚期继阮元、包世臣理论鼓吹之后出现的首位重要书家,书法会通颜鲁公、大小欧阳、李北海、苏东坡诸大家,晚年更遍临汉碑,故能自成一体,其书法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

“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以湖南省博物馆何绍基藏品为基础,辅之以浙江美术馆专业策展团队广泛组织的资源,联合举办,系浙江美术馆十余年来“中国传统经典系列”传统书法大型特展品牌项目的延续,也是克服疫情等困难与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交流合作的最新结果。

何绍基书法“初从颜真卿问津”,早年学书取法受父亲影响颇大;亦勤奋刻苦,曾“手钩《忠义堂》全部,又收藏宋搨本《祭伯文》《祭侄文》《大字麻姑坛记》《李玄靖碑》”。初具秀润、畅达、清刚之气。中年学书博取众家,曾获《道因碑》《张迁碑》《礼器碑》等旧拓本,临仿多遍,其书学经历与书学思想在《何绍基日记》中可见。书风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醇厚有味。晚年专攻隶书,自课甚勤,临“张迁”“礼器”等碑,几逾百遍。观其所书,甄陶万象,孕育百灵,草篆分行冶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天分之高,用功之深,天下无偶。同时期的曾国藩就认为何绍基的“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在何绍基丰富的宦游经历中,曾七次到访杭州,与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Image

何绍基父何凌汉曾任浙江辛卯科乡试正考官并提督学政,其师阮元曾任浙江巡抚。阮元非常赏识何绍基,何绍基的书学主张几乎全盘来自阮氏。道光三十年,何绍基衔恤南归,经过杭州,憩暑于净慈寺,和僧六舟达受“晨夕谭艺者五、六十余日”。六舟“日出其积年所蓄金石打本及所藏名书古画,相与欣赏订正,有时辩驳风起,奇论电发,蚊蹲于鼻、汗流被髁而不知也”。他和六舟的金石之交前后维持了二十多年,传为艺坛佳话。

何绍基还和龚自珍、吴云、六舟、赵之谦等人有过密切交往;72岁时,还应杨昌浚之聘,主浙江孝廉堂讲席。

此次展览通过集中展示何绍基书法作品、古籍文献150余件结合“意极平原”“锋藏篆分”“筑学金石”三个单元的叙事,向观众全面介绍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成就,以期弘扬具有当代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浙”“湖湘”二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繁荣。

布 展 现 场

Image

Image

Image

ImageImage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展 览 内 容

Image


Image
楷书 安得壮哉联 清道光十五年(1835)
纸本 337厘米×51.3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楷书 黄庭内景玉经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纸本 20.6厘米×10.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临《道因碑》册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纸本 27.4厘米×5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楷书 读书延年横幅 清道光十四年( 1834) 
纸本 29厘米×131.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楷书 初未有不联 清 
纸本 180.5厘米×30.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论书语轴 清 
纸本 127.5厘米×62厘米 
长沙市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集《争座位帖》字长联 清 
纸本 168.5厘米×45.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画史会要·孙位》语轴 清
纸本 201厘米×44厘米
杭州博物馆藏


Image

僵梅卧柳之庐 清 
纸本 59.3厘米×168.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轴 清

纸本 156.2厘米×81.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小言赋》八屏 清
纸本 236.5厘米×57厘米×8
西泠印社藏



Image


Image

隶书 行路读书龙门联 清 
纸本 174.9厘米×24.8厘米×2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


Image

隶书 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轴 
清 纸本 128厘米×63.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隶书 驾言游好联 清 
纸本 106厘米×28.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临《张迁碑》册页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纸本 27.4厘米×5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临《礼器碑》册页 清同治三年(1864)
纸本 计8开选4开 42.7厘米×29.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篆书 节录梁孝元帝《金楼子》四条屏 清
纸本 172.2厘米×45厘米×4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篆书 蠹斋横幅 清
纸本 61厘米×152.5厘米
绍兴博物馆藏


Image

篆书 金钟翠竹联 清
纸本 133.5厘米×30.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Image

行书 《文心雕龙·宗经》语轴 何凌汉 清
纸本 125厘米×27.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鲁丕《举贤良方正对策》轴 何绍业 清
纸本 127厘米×34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楷书 雨外琴中联 何绍祺 清
纸本 169.5厘米×31.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临《兰亭序》卷 何绍京 清同治八年(1869) 
纸本 26厘米×9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行书 节录《庚子销夏记》轴 何庆涵 清
纸本 137厘米×28.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兰石图 何绍基 清咸丰六年(1851
纸本 32厘米×1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种竹日记》册 清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年(1847—1848 )
纸本 27.5厘米×22.4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何绍基日记 清咸豐戊午己未 咸丰八年(1858)
纸本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中国香港)


Image

诗文草书手稿册  清
纸本 13.8厘米×24.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Image

何绍基墓志拓本  清同治十三年(1874)
青石拓本 44厘米×64.5厘米×3.5厘米 
长沙市博物馆藏 


Image

何绍基 旧藏顾莼画梅  清
纸本 170厘米×65厘米
西泠印社藏


Image

文献资料 浙江图书馆、西泠印社藏

Image


根据防疫相关政策和要求, “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不举办开幕式。学术研讨会、名家讲座、专家导览等将择期举行,敬请期待。


此次展览作为浙江美术馆跨年大展之一,后续还将为观众奉上“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作品展”与各界人士共迎新年。

供稿:黄寿耀、段晓东

编辑:张湃

摄影/视频:徐伟杰、刘坤

责编:展览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