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人只靠着一首诗,孤篇压全唐

 寒雪707 2021-11-29

这个人只靠着一首诗,孤篇压全唐

2018-08-02 21:47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读读诗,让心不再浮躁,愿我们在读诗的日子里,都能有一份凉爽的心情。

大家早上好啊,我们都知道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有着璨若星辰的名家大师,即便从《唐诗三百首》中任取一首也能让今天的所谓现代诗人们骄傲不起来。

而有这么一个人呀,仅凭着一首诗便在诗歌文化达到顶峰的大唐占据了一角,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首诗,认识一下这个孤篇压全唐的诗人。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千三百多年前,有个叫张若虚的少年写了篇题为《春江花月夜》的歌行。

当时在唐代,并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也没有一位叫张若虚的大诗人。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又跨越了漫长的宋代、元代,久久缩在被人遗忘的黄卷角落里缄默不闻。终于等到了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并且凭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所以,张若虚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他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令人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张若虚这个人,人们知之甚少,在我翻阅的大多资料中,只有清代编纂的《全唐诗》第117卷中有26个字的介绍:

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而另一处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仅仅只有6个字而已,还是介绍贺知章时附带的,即“若虚,兖州兵曹”。

看来,一是张若虚太低调,再就是盛唐真的是古代文学的巅峰了,人才济济。

张若虚只留给后世两首诗。另一首是《代答闺梦还》,风格接近齐梁体,水平不超过一般初唐诗。也许,他有太多作品毁坏于后世的战火和动乱之中;也许,因为世事坎坷,他也像杨万里那样自焚过诗稿;也许,他将一世的情、一生的念、一辈子的感,都写进了这首《春江花月夜》。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白色的霜与白色的月光交织在一起,所以看不到空中有霜流动;洁白的沙滩被皎洁的月光笼罩,分不清哪里是月,哪里是岸。人生一世,看不清、摸不透的东西,正如这沙与霜与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江边上,是谁第一个看到了月亮?这月亮,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耀江边的人?两个叩问里,有人与宇宙,有时间与空间,有物与我……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的游子在今夜的小舟上漂泊?何处的小楼里有个相思的人痴望着月光?明明小舟漂泊不定,却不问何处,而问谁家;明明小楼就在那明月里,却偏偏要问个在哪。张若虚是真正知道相思之苦的人。

这首《春江花月夜》,在一代代人的诵读里,一直流传。值得一提的是,闻一多赞誉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你还真别说,比起当年张若虚诗歌表达的“此时相望不相闻”,亦或是木心的“从前慢”,现在科技发达了,即使相距遥远也能视频,打电话,“相望不相闻”的该是电话那头的人,而不一定是月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