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KA 4-2.0是CERN十月份发布的年内第二个版本,主要更新了低能氘核反应和剂量当量换算系数;增加了两个跟磁场相关的卡片MGNCREATe和MGNDATA,用卡片就可以设置相对复杂的磁场形式。现在CERN基本上每年发布三个新版本,喜欢尝新的朋友可以根据本手册更新FLUKA。同时,Flair的版本跟新到3.1-15-1,Vasilis教授在DICOM模块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得益于很多用户的积极反馈。详情请见质子中国往期报道《FLUKA实操——DICOM数据导入及Voxel生成》。 Ubuntu最新版本是21.04。但Ubuntu 18.04是稳定版本,加上有前期安装经验,稳妥起见我们安装Ubuntu 18.04,安装Ubuntu的常规操作本文不再赘述。Ubuntu下载地址:https:///。我们在以前装有FLUKA 4.0的机器上进行测试安装。如果是老系统,里面安装了原来版本的FLUKA,我们建议保留原来的版本,因为Flair可以独立的改路径,这方便了我们随时可以选择不同版本进行计算。第3节详细阐述了如何更改路径。找到CERN提供的下载网页:https://fluka.cern/download/latest-fluka-release,这一次我们选择用于Linux的.deb版本,也就是第三个。deb版本的安装相比tgz的版本更加容易安装,对于新手来讲,基本没有难度,入门更容易。 把下载好的FLUKA安装包复制到Ubuntu系统下的新建文件夹home/FLUKA4-2.0。文件夹命名可以随意,但不能有空格。然后在终端上用命令sudo dpkg -i fluka_4-2.0.x86-Linux-gfor7_amd64.deb进行安装。 这个时候打开bin目录查看发现,已经生成了可执行文件fluka等,注意,这种deb格式安装的跟tgz格式安装的目录不同,deb的是在根目录下面/usr/local/fluka/bin。
Flair是FLUKA的GUI。由于其友好的用户界面,推荐大家都安装使用,CERN版本的FLUKA则是强制使用的。目前最新版本是flair3.1-15-1。本文提供最新的repository库安装方法。 相比于之前复杂的安装过程,尤其是依赖包的安装过程,CERN提供了一个打包好的简易安装方式,也就是常用的repository。用这种方法只需要三步就能完成flair和flair-geoviewer及其他依赖包的安装。 (1)安装repository库的key,命令行是: sudo wget -q -O - https:///flair/download/ubuntu/KEY.gpg | sudoapt-key add -(2)安装Ubuntu18.04对应的repository库,命令行是: sudoadd-apt-repository'deb [arch=all,amd64]https:///flair/download/ubuntu/18.04 /'这一步可能需要时间比较长,根据当地的网速而定,可以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3)输入安装命令回车:sudo apt install flair。在终端中可以看到许多依赖包将自动安装。 
可以看到flair成功升级到3.1-15.1版本: 
用命令行打开flair: flair rectarg.inp &。新版Flair打开后弹出证书协议,拉到最底部点击I agree即可。点击菜单上的Updates控件检查版本情况,发现Flair的版本已经是最新的了,但Fluka还是以前的版本。 
这里就需要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手动操作:进入Flair的配置界面Config,将安装路径/usr/local/fluka/bin复制到Fluka Directory中,其他不变。设置好之后点击Ok。这里也可以用来更换不同的版本进行计算,比较灵活。 
再次检查版本情况,就是全新的了: 
再进入运行Run界面,点击Start。发现可以正常运行了。设置5个cycle,需要大约3min。 
运行完成后,再合并fort文件得到.bnn文件就可以画图了。进入Plot界面画二维图,其操作过程跟原来版本一致,得到一个降能器的中子分布。 
- 在flair安装的时候如果遇到could not get lock /var/lib/dpkg 的问题,可以尝试重新启动Linux或者参照https://www.cnblogs.com/yun6853992/p/9343816.html提供的方法尝试解决。
- 测试发现用USRBIN进行重复Score的时候,无法记录数据;如果你的Score比较复杂,请谨慎更新;
- DICOM模块简单测试了一下,目前没有发现太大问题,更新后应该能正常使用。(质子中国 编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