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是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状告?

 扬眉剑客 2021-11-29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这首歌叫《定叫山河换新装》,歌里唱出了林县人民开凿“人工天河”红旗渠时的宏大景观,也歌颂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困境,可以说,红旗渠是一个“利在千秋”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

文章图片1

红旗渠

但是,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却遭到了村民们不断的状告!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红旗渠是一个解决百姓吃水问题的大工程,为什么会遭到百姓们的状告呢?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吗?在修渠的过程中还经历过哪些波折呢?

林县十年九旱,修渠引水势在必行!

提到红旗渠的修建始末,就不得不提到林县的生态环境了。

河南省林县(现称林州市)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北临太行山,地势崎岖,断层很多,属于华北地震带。林县境内多山区,石头多土地少,受太行山阻挡,降水稀少,从古至今都非常缺水,十年九旱基本都是很常见的。

文章图片2

林县缺水到什么程度呢?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有个村子里有位姓张的小伙子,黑黑瘦瘦的,大伙都叫他“张黑子”。结果等到他娶媳妇儿的时候,突然变得白净起来。去新媳妇儿家接人,人家姑娘都不敢认他!原来这一天,张黑子特意去洗了个澡,这不就变得白净起来了吗!

大伙知道原委后,哄堂大笑。但是笑过之后,又是无尽的心酸。

林县境内有很多村子极度缺水,村民们用水艰难,所以平时洗漱都很少,只在逢年过节、婚嫁丧娶这样的大日子里才会舍得用水缸里的水洗漱一下。

不是因为老百姓们懒、不讲卫生,实在是水资源极度紧缺,百姓们吃水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挑水,只能勉强不让人渴死,怎么会舍得用这珍贵的水资源去洗漱呢?

像张黑子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还有老百姓为了一点水争执不断,急脾气上来了就大打出手,甚至还因此闹出过人命!

文章图片3

1954年,年仅26岁的杨贵被派遣为林县的县委书记。他知道,林县是一个贫穷的地方,长年的干旱让老百姓们只能勉强生存,县里的财政状况更是入不敷出。

尽管早有准备,但是当杨贵真正看到林县的情况时,还是被狠狠地震惊到了。土地因为长期干旱,皲裂成一块一块的,地里的农作物打着旋(农作物缺水的表现),蔫巴巴的半趴在地上。放眼望去,都是枯黄色,不见半点青葱。

“看来,今年的收成堪忧啊!”杨贵忧心忡忡地跟过来接他的村民说到。

想了一下,杨贵又说:“你带我去看看河流怎么样。”

文章图片4

杨贵(图中)

跟着村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杨贵看到了那条河——如果这也算河的话。河床里基本已经没有水流了,仅有的一点点水也泡在河沙里,浑浊不堪,根本就没法用!

这一下,杨贵对林县的缺水程度有了新的认知,他火急火燎地跑到县里,去翻看最近几年的降水情况。每看一页,他的脸色就难看一分。他清楚地认识到:林县不仅是他来的这一年才干旱的,而是几乎每一年都干旱!

要想让林县的老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百姓们的吃水问题!

杨贵是一个非常有行动力的人,他想到就去做。很快,他成了3个专门的调查小组,去往隔壁的山西调查可以利用的水资源。

调查小组不负所望,很快就发现了一条可以拿来“借水”的河流——浊漳河。这条河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上游的地势比林县还高几十米,从地理位置上看,比其他河流更具优势。

那么要怎么才能顺利地把浊漳河的水引过来呢?杨贵细致地看过地图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凿渠!

文章图片5

杨贵带头修建红旗渠

杨贵的这个决定很快就得到了县里大部分人的支持,当消息传入各个村子里之后,村民们更是举双手赞同。大家都知道,只要能把水引过来,以后就再也不会缺水了!这关系到了子孙后代们的幸福,老百姓们都非常积极!

杨贵在众人的支持下,很快就培养出一批水利建设的技术人员,摩拳擦掌的准备开始这个利在千秋的大工程!

本是造福一方的大工程,却不断遭到村民们的告状

1960年元旦,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但是林县的人民都没有去享受那难得的悠闲时光,天刚蒙蒙亮,全县就有超过三万七千人踏上了前往红旗渠工地的道路,开始了与天争命的征途。

他们要面临的困难有很多。那个年代,物资极其匮乏,没有任何重型机械的帮助,也没有现代精密仪器来精准测量,能依靠的,仅仅只是人力。

文章图片6

在外界,杨贵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只凭借人力开凿水渠,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杨贵没有动摇,他始终坚定着自己的计划。因为此时,三万七千名工人在长达七十多公里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辛苦的劳动,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叫苦叫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但是没过多久,红旗渠项目就遇到了大危机。正在工地忙碌的杨贵收到了一大批村民的告状和投诉。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7

杨贵把告状信拆开一看,就发现很多告状信都来自山西段区域。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杨贵就深入到群众里去走访。

于是,杨贵就听到山西段的村民们跟他反映说:“杨书记,这样不行啊。你们炸山的炮声吓跑了我们的牲口,这损失也太大了!”

“牲口少了几个还好说,就怕你们那石头砸到人啊!”

“杨书记,你们白天黑夜的炸山,那碎石头满天飞呀,把我们的房梁和瓦片都砸坏了!”

“我们这边的水都被污染了,这可怎么办?”

……

看着村民们急切的神情,杨贵反而冷静了下来。他总结了一下村民们来告状的原因,发现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炸山的炮声扰民,毁坏了村民们的财产。

第二:污染了附近村民的水源,导致他们无干净的水可用。

面对这几个问题,杨贵迅速地找到工作人员协商。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法:

第一:不能急功近利,要把人都集中起来工作,安排好作息时间,确保工程不会扰民。

第二:不能破坏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工程队用水必须去别处取。

第三:尽力补偿村民们受到的财产损失,安抚村民们的情绪。

这三个办法实施下去,很快就安抚住了村民们。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很淳朴,见问题解决了,也都没有芥蒂,反而很尽心地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帮助工程队。因此,工程队的工作进展飞速前进。

文章图片8

然而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刚解决好村民们的投诉,工程队就又被投诉了。这一次,递交投诉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工程队的“自家人”:吴祖太!这又是怎么回事?

吴祖太是杨贵专门找来的高材生,是红旗渠测量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尽管吴祖太是个高材生,但是他却并不“娇气”。为了红旗渠项目,吴祖太殚精竭虑,把全部心血都用上了。这一次递交投诉信,实在是因为团队里的配合很不协调,拖慢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文章图片9

吴祖太

这正是红旗渠项目的关键时期,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吴祖太才当机立断地写了投诉信。

杨贵深入调查后发现,由于大家伙儿都看得清楚,红旗渠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大工程,所以很多村民们都自发地跑到工地来帮忙。这样一来,工程队的人就非常多了。

本来嘛,人多力量大,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工程队的施工线拉得太长,有些任务根本安排不过来,这就造成了人员混乱的情况。很多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要么不知道得干嘛,要么就是在做无用功。这么看来,效率低下是肯定的!

这个问题不解决,后期肯定会出大乱子。很快,杨贵就带领着专家团展开了调查研究。经过多方探讨后,终于确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分段开凿水渠,加强管理。

来工地自发帮忙的村民们都是盼望着红旗渠早日修好的,所以只要管理得当,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听从组织安排的。

文章图片10

就这样,在杨贵的带领下,众人有劲往一处使,有点子一起出,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完成了红旗渠长达70多公里的主干道修建。这个浩大的工程每一段都没有出半点差错,每一步都完成得尽善尽美!

林县人民用自己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终于征服了莽莽太行山!

林县儿女多英雄,不畏艰险筑天河

红旗渠之所以被我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林县人民的重大意义,还是因为在修建过程中数万名工人遇到的困难。

要知道,当时正值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的粮食尤其短缺。林县的粮食分配到个人身上,只有不足一市斤,根本就不能填饱肚子。更别提他们还肩负着艰苦的劳动了。

文章图片11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人们吃着喇嗓子的窝窝头,喝能照出人影的野菜汤。甚至就连这个,都不能管饱,吃完了大家就去挖野菜、啃树皮。最饿的时候,甚至有人天天去抢着刷锅,就为了喝一口刷锅水。

吃饭吃不饱,就连正经睡得地方都没有。修渠的工人有几万人呢,虽然沿途的山西村民们在住宿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再怎么样也睡不下几万人。工人们只能睡在碎石堆、山崖洞里。而且由于这些山洞、石缝都很小,只能容一个睡,还不能侧着睡。要是侧着睡一不小心就会从山洞里翻出去,或掉下深不见底的悬崖,或掉进浊漳河里。

文章图片12

面对这样的困境,林县人民并没有被吓到。他们迎难而上,还充分发挥了劳动人民的幽默感,编起了顺口溜:

“蓝天白云做絮被,大地绿草做绒毡,高山为我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

除了工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以外,让杨贵最头疼的还是建筑材料。毕竟,大家能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但是那些钢钎、炸药、水泥可省不出来。因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国家也是什么都缺。任何一项物资,都得有严格的标准。

杨贵经常因为物资问题愁的睡不着觉。为了保证红旗渠工程顺利进行,他还专门成立的劳动管理组,带着全县城3万多人跑到外地去承包工程,赚取一部分修渠经费。

文章图片13

林县地理位置在大山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就是在战乱时期,村民们也是都往山里躲。因此,这里的人民淳朴、老实,对大山外面的世界总有一些天然的畏惧,但是这一次,他们都踊跃报名,跟着杨贵书记一起走出大山,为他们的红旗渠赚取工程款!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英雄的林县儿女们硬是凿穿了太行山,将这条“人工天渠”完全贯通。

文章图片14

红旗渠通水时的盛况

终于在1969年7月,红旗渠顺利竣工!红旗渠通水那一刻,林县人民都流下激动的泪水!这流出来不仅仅是水,更是工人们的血与汗!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完美诠释了林县人民与天争命的壮举!

向英雄的林县人民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