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系列

 叶小婷 2021-11-29

                                               668

今天是星期一,天气晴好。早上有一种冲动,就是特别想锻炼,小跑了十几分钟后感觉微热,于是就慢走着回家。还是室处的空气好,能使人心旷神怡。

晚上与同事散步,发现,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本钱。我校的何老师,一向为人善良,而且又随和,家里媳妇明事理,儿子工作也很出色。马上又要搬新房子了,突然发现脚越来越没有力气,去医院检查,说是肌无力。于是又到南昌市医院去做检查,可医生也无法下结论,只能说如果是这种病也无法治好。在医院里他最无法忍受的是用电击他的下肢各个部位,他说,那种痛是无法承受的。他还说去的时候身体各方面都不错,可回来时却感觉人没有毅力,就有种想放弃的念头。

家人都四处打听,哪里的医生好,最后,他决定用中医来治疗,现在看到他的精气神还不错,上天有好生之德,望好人一生平安!

最新动态  

11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上海6例,云南5例,广东4例,山东3例,山西1例,广西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广东);本土病例21例(内蒙古20例,均在呼伦贝尔市;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内蒙古)。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4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05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015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746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87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24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672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2708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431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2例,其中境外输入18例,本土4例(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蒙古1例,在呼伦贝尔市;黑龙江1例,在齐齐哈尔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例(境外输入2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境外输入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56例(境外输入38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909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427例(出院12133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7例),台湾地区16588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8例)。

最新报道

世卫组织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奥密克戎毒株将引发更严重的疾病,或者比其他源自SARS-CoV-2的变异株传染力更强。世卫说:“初步数据显示,南非的住院率攀升,不过这可能是因总体染疫人数增加,而非奥密克戎毒株特定感染所致。”

世卫的声明还重申,就初步掌握的事证分析,由这个变异株引发的再感染风险可能更高。世卫表示,正与专家合作了解奥密克戎毒株对于目前的防疫措施,包括疫苗注射等造成的影响。

世卫表示:“各大学研究中最初通报的确诊病例,显示年轻患者病情还算轻微,不过探究奥密克戎毒株的严重程度,还需要数日至数周的时间。”

世卫还说,目前持续以PCR筛检确诊病例,并且仍在进行相关研究,以判别奥密克戎毒株是否对于快速抗原检测造成任何影响。

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已在南非等地区流行,近期在中国香港也发现了一例。“这个变异株很新,虽然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它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

钟南山表示,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判断,需要随时注意,但是现在还不会采取比较大的行动。“还有一个需要比较注意的是,对南非有关地方来的人员进行防控。”

图片

教育新闻

“肖诗坚老师和她的团队满怀激情与梦想,逆向而行,从城市走向乡村,在贵州山区实践'乡土人本教育’,探索出一条振兴乡村教育的可行道路。”近日,首届安徒生教师奖颁奖,授奖词对在贵州进行乡村教育探索的肖诗坚及团队给予高度评价。

奖项的创办人董瑞祥告诉记者,自己曾在丹麦读研3年,之后在非洲纳米比亚、联合国等工作过,深感北欧先进教育理念美好的同时,也对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因此决定带领一批教育人到北欧考察和学习,从而为中国教育的美好做一点贡献。疫情发生后,由于出国成为问题,于是决定创办安徒生国际教师奖,以此鼓励在低学龄段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安徒生教师奖虽属于民间奖项,但不多的几名获奖者却都不凡。如北京阳光早教幼儿园创始人、首任园长林佳楣,原北大附中校长、美丽乡村学校联盟创始人康健,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等,他们都是致力于教育探索的教育者,都是在这一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的人。

资料显示,肖诗坚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就职于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后又留学丹麦,经营跨国公司,并在商业上卓有成就。2010年,肖诗坚创立田字格助学公益机构,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助学和支教服务,并于2012年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哈喇河乡的大山中创办了田字格第一所乡村小学。2017年2月,田字格与正安县教育局签署协议,接手兴隆小学,并带领田字格的6名成员移师这所仅剩70多名学生的村小,一头扎进了乡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肖诗坚的目标,是逐步创造出一套“属于农村、属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乡土人本教育,以培养“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乡村子弟。“这个奖代表了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我们是在乡村落地的一种实践。能和乡村教育前沿的前辈们站在一起,我觉得是一种荣幸。”谈及此次获奖,肖诗坚直言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这些年来,兴隆小学这一结合中国乡村需要和乡村儿童特点创建的教育模式,不仅吸引了许多知名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包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内的诸多教育人的到访。乡土人本教育这一乡村教育新模式,也被称为“大山里的未来学校”。

媒体报道中,乡土课是兴隆小学“5+1”课程体系中的“轴心课”之一,师生们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师,充分利用乡村和自然的优势,让身边的五谷蔬菜、节日节气、山川河流、民俗风情等,都成为孩子们的教学资源,以每学期一个主题的形式,融合了语文、科学、美术、音乐、自然及民俗文化等学科内容。具体来说,孩子们会走进茶园农场、百草园劳作,会去县城博物馆研学,去听风听雨、观察动植物,也去采访留守的老人、村委会的干部……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户外教学、表演、分享、混龄……这些通常在城市学校里才能见到的先进教学方式,兴隆小学的孩子们早已熟稔并乐在其中。

除了轴心课外,兴隆小学的“5+1”课程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基础课,晨诵、晨礼、暮省等日修课,公共事务、校园经营、农耕课等共同生活课,以及木工坊、手工坊等自主修习课,旨在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让孩子们得到全面的发展。肖诗坚举例说,如针对“大山·家”这一主题,就可以讨论孩子眼里的大山是什么?山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并由此引出我们的家从哪里来?大山里的家有什么不一样?家庭的成员是谁?家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为什么要爱家人?……以此类推,延伸出家族、村庄、国家等概念,以及我们对此该做什么。

在以分数作为升学主要衡量标准的当下,家长们是否担心丰富的活动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呢?肖诗坚说,由于农村家长把读书视为孩子唯一的出路,因此一开始确实有顾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也逐渐跟着学校成长,特别是发现孩子在学校能快乐成长,不仅学习不错,而且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于是也就放心了。

“其实最关键的,我是想让大家认清基础教育关键的是人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一个人、一个合格的孩子,为他将来走入社会做准备,而不是为了考试。”肖诗坚表示,兴隆小学的模式并不是要在规模上多么壮大,而是成为一个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示范点,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学校可以做成什么样,并作为培训基地培训更多的乡村教师和校长。

图片

旅游策略

孟冬时节,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深山里,已是白雪皑皑。群山环抱中的楚鲁松杰乡,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沿楚松村向前延展,路两边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楼顶随风飘扬。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距拉萨2000多公里,距北京5000多公里。这里平均海拔4100米,雪峰矗立,山高谷深,每年大雪封山半年,是名副其实的“雪域孤岛”。楚鲁松杰,藏语意为“三湖中间的村庄”。

“卡热,藏语意为'坚固堡垒’。旧西藏,卡热的群众居住在悬崖上的洞穴里,为防御土匪,堡里仅有一扇门进出、一条路通达。”索朗多杰说,解放军赶跑土匪后,他们才走出土堡,在对岸的山腰上建起自己的家。随着国家对边境地区的投入不断加大,卡热人又先后3次兴建或改建住房。2018年,巴卡村边境小康示范村项目正式启动,按照人均30平方米的标准,每户群众都分到一套独家院落。行走于卡热组,村旁的帕里河欢腾向前,房前的树叶五彩缤纷,古堡、老房、新房赫然相对,小康新村在夕阳和雪山掩映下熠熠生辉。

深山苦,深山变,不仅仅体现在住房上。68岁的巴卡村群众谢朗多杰仍清晰地记得,1985年,30头牦牛、15匹马驮来建筑材料建起学校,那是当年楚鲁松杰的大事。之后,第一条公路修进了深山,卫生院和小学陆续新建或翻新,边境小康示范村项目有序推进……2012年,楚鲁松杰隆重举行乡党委和政府成立挂牌仪式,坐上“发展快车”。

如今又来到这个边陲之地,新变化正在发生。谈及近两年的变化,楚鲁松杰乡党委书记陈淇如数家珍:高挺电塔将国家大电网的电力送进深山;通信信号进一步增强,上网有了4G信号;自来水通到了家里,群众不用再受背水之苦……

在阿里边境地区,群众曾无时无刻不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牲畜都不想走的路,我们走过;牲畜都不愿干的活,我们干过……”当地群众如是回顾。

当基础设施改善后,会发生怎样神奇的变化?

高原初冬,喜马拉雅山脉的沟壑间又覆盖了一层薄雪。欧珠多吉和巴卡村村民索朗益西发动皮卡车,再次前往型钦牧场执勤点。他们身后,是每家每户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以及萦绕在空中的缕缕炊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