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响石进了门,穷走福气存,“响石”是什么?有一定道理

 江山携手 2021-11-29

俗语是一种约定俗成、在劳动人民中口口相传的通俗性语言。一般俗语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读起来通俗易懂,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少人知道俗语,现在很多俗语只在一些老人口中流传,这是非常不好的,俗语是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将其保护起来,并且发扬光大。

俗语虽然很少被编进教科书,但却总是让人觉得有魔力一般,给人带来惊喜,有利于让人接受。

“俗”在很多人眼中,是俗气鄙夷的词语,但在其他人看来,它代表着“雅俗共赏”,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更加有用处,每一句俗语,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它蕴含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都有积极意义。


过去的人们都很有智慧,他们将生活经验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以便人们牢牢记住。人常说希望有福气,希望得到好运气。

在农村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响石进了门,穷走福气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响石”又是什么?

世界上是存在“响石”的,在重庆、山西等地都曾有发现,后来专家研究得出,有的石头中含有颗粒,雨水敲打后,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石头中含有液体,雨水敲打后,会发出浑厚的声音。

根据下雨的节奏,这些石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人们称它们是“会唱歌的石头”


不过这句俗语中所说的“响石”却不同,所谓的“响石”就是能够响动的石头,一般来说,石磨、石碾子等都能响动,响石指的就是这些农用工具。那么为什么石磨会跟福气产生关系呢?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子、豆子等农作物加工成粉或浆的一种机械。最初是使用人力或者畜力,到了晋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用水做动力的石磨。

石磨是由两个圆石组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接合处有纹理,粮食从上方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红楼梦》中林黛玉曾出过一个谜语:“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谜底是:小毛驴儿拉磨。可见石磨自古有之,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听起来石磨的操作非常简单,但石磨的制作其实非常难,而且不是所有的石匠都会做,石磨的纹理对石磨来说非常重要,太深太浅都不行,纹理要有一定的弯曲角度,否则面粉就不容易从磨扇掉落下来,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堑石磨是一种技术活,对石匠的经验要求非常高。


这样难制作的石磨,工钱一定是非常高的,一般农户负担不起,所以很多人用不起石磨。

有石磨的农户会将自己家的石磨借给没有石磨的农户,对方会在用完后留下一些面粉或者钱作为报酬。

日积月累,有石磨的人家,赚的钱就会越来越多,积累财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自然有了福气,而没有石磨的人家也会有干活的积极性,也会让生活越来越好,好彩自然来了。

钱财是身外之物,但没有人不爱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福气从不走偏门,什么是偏门?就是指那些旁门左道,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取利益,这样的行为是不被世人包容,不被法律容忍的。


“响石进了门,穷走福气存”,老祖宗想表达的意思显而易见,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农户努力用钱买石磨,并且借给没钱买石磨的农户,这是调动起来的劳动积极性。

这句话是古人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但对现代人却不再适用,现在需要面粉去买就可以了,也不需要石磨。

即使如此,老祖宗留下的话仍是值得思考的,福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脚踏实地的做事总没错。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