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阳主阴从”,“阴生于阳”的科学原理:

 图书 馆员 2021-11-30

再论“阳主阴从”,“阴生于阳”的科学原理:

经方临床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据古人观点,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先有一,然后有二;先有“一”之阳,然后才生出“二”之阴来。O则为阴阳未分的无极状态,一则为无极生太极的“太极”状态。为什么说“一”为“太极”状态?因为只要有了“一”,就产生了左右。有了左右,就产生了阴阳“两仪”,有“两仪”就产生了“二”。一二相加,阴阳结合,就产生了三。总之先有了阳数的一,才产生出阴数的二来。十天干,五阴五阳,甲丙戊庚壬为五阳干,位居阳数(奇数)位置之故;乙丁己辛癸为五阴干,位居阴数位置之故。十二地支分阴阳与此同理。
关于“阳”为什么能生“阴”的问题?因为阳指功能,指能量,指变化的能力,指运化吸收的能力。一颗小小的松树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少不了阳光的光合作用。万种植物的生长,都少不了阳光温度的作用。就是孵小鸡,也要有一定温度,才能孵出小鸡来。酿酒的时候,如果温度太低,拌了酒饼的粮食太冷,酿酒的粮食就会坏掉臭掉,酿不出酒来,这就是“阳虚不能生阴”的意思。
人们吃了生冷食物,容易腹痛腹胀,呕吐腹泻,就是生冷食物伤了肠胃里的阳气之故,肠胃里温度太低之故。睡觉时没有盖好被子,肚子受寒了,也要引起腹痛乃至吐泻的。这都是常见的事实,是简单的生活常识。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阳气受伤,阳不生阴。阳气不足,肠胃就失去消化力,就不能把食物转化为人体需要的气血津液,不能化生营养物质。肠胃里的食物,反生腐败垃圾,有害物质,生出细菌病毒,而滋生百病。所以消化力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肠胃里阳气的旺衰。阳旺者,能吃能喝,精力自然充沛;阳虚者,廉于饮食,食则腹满,精神自然困倦。
关于“阳能生阴,阳主阴从”的问题,还可以多举几个例子:
一,机器为物质为阴,功能为阳。没有功能的机器人,不能生出产品来;没有通电的机器人,不会做功。功能,电,热,火,燃烧,都属于“阳气”的范畴。有了阳气为动力,才能源源不断的造出产品来。
二,人的身体为阴,人的能力为阳。一个能力強的人,能创造大量物质财富,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亿万富翁。知识能力为阳,物质财富为阴,不是阳能生阴吗?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阴多阳少,只会坐吃山空,能创造出什么物质财富?
三,人的“生、长、壮、老、死”,就是阳气由弱而长而旺而衰的渐变过程。所以《内经》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杀”者,阳气受损之谓;“阴藏”者,藏于冷库,藏于坟墓之谓。没有阳气,身体冷了,没有生命了,要去火葬场了。
当今有一帮医学骗子,把水跟人体津液混为一谈。汽车添了汽油,能发动飞跑。如果添的不是汽油,而是水,汽车能飞跑吗?或者汽油里加进水,汽车能发动吗?能飞跑吗?
今有医科大学毕业的中医大师李太云者,反对我的“喝水有害论”。网上发文把我打成“中医黑,庸医,骗子”。提出“阳生于阴”的歪理邪说。试问,水能生出火来吗?水只会灭火。汽油能生出火来吗?当然能生火。因为汽油相似人体的津液,也叫真阴。水不能称为津液,而属于阴邪。水跟津液,一邪一正,一敌一我。不能邪正不分,敌我不分。水肿病人,是水气太多,津液太少,而不是缺水。李太云中医大师,居然邪正不分,敌我不分,造出“阳虚体质也可以喝水”的大谬论。估计他如果继续固执己见,今后将继续害人无数。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
宣传中医常识,保护人民健康。
阴虚则易老中医滋阴补肾吃什么好
阴虚,中医名词,同阳虚相对。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阴虚则易老是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多数人进补观念是以温热性的人参、当归、黄耆等药材或十全大补汤、羊肉炉等药膳来补益阳气,中医师指出,中医理论讲究阴阳调和,若阳气过旺易使身体燥热、上火及伤阴,使体内津液不足而烦躁、失眠、疲累,女性更易加速老化,皮肤易干燥、有细纹,男性则可能有性功能障碍。阴虚则易老中医滋阴补身吃什么好中医师表示,“阳”是带动身体机能运作的气,“阴”则是润泽五脏六腑的物质如血液、组织液等,两者应平衡调和,但许多人因压力大、熬夜及饮食失调如常吃高热量食物等导致阴虚,使阳气太亢盛而火气大,可吃山药、牛奶等食材来润燥养阴,另可喝含芡实、生地等药材的滋阴茶饮来调理。古方中医提醒:凡阴虚体质者忌吃或少吃狗肉、羊肉、雀肉、海马、海龙、獐肉、锅耙、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柑、杨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胡椒、砂仁、荜拨、草豆蔻、花椒、肉桂、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香烟、红参、肉苁蓉、锁阳等。方亮医师的跟诊心得汉唐中医论坛(方亮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友)
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极不情愿地登上了从佛洲回多伦多的飞机,飞机在高空翱翔,我的心又回到跟诊在老师身边的日子里,数周以来,亲眼看到经方出神入化的治病威力,看到许多濒临死亡的患者被老师信手捻来的几味药救回来的笑脸,也看到一桩桩一件件因激素,化疗和手术摧残饱受痛苦而冤枉丢了性命的案例。肃然惊起,原来中医可以做到如此,暗自庆幸有机会来到桃花岛学到正统的中医。
说来汗颜,学医从医至今十多年,书是翻了几本,病人也看了不少,其实心知肚明,辨证之法实在不通,临证治病,仅凭浅薄经验,乱枪打鸟是无上法宝,以所知一切有效之法并用,以求有效,一旦得效,则以为得法,雕虫小技视为至宝,现在想来无地自容。
入宝岛,岂能空手而归,就把我一些粗浅的体会说来与大家分享:
一、知常达变 
看老师人纪录影时,经常听到老师说何为正常人,当时觉得这些都是常识,未加重视。到了老师看诊现场才知道正常人定义的重要。西方医学为什么拥有大量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建立了庞大复杂的医学理论,仍然常常会漏诊、误诊,常常不是过度治疗就是更本不知从何入手,究其原因就是被一大堆细枝末节的信息所蒙蔽,因果颠倒,反而忘了什么才是正常人,忽略了人的本能反应,既然不知何为正常,又怎么知道何为不正常,自然动手即错。大道至简,老师本从于内经的论述制定了正常人的标准,很简单:
1、一年四季一日四时额凉手足温(体内能量运行正常,阴阳平衡之象) 2、胃口好,饮食能自制(胃气平),食之有味(脾气充) 3、睡觉容易入眠、能通宵心肝血足),汗出正常(心气衡),睡时体表冬暖夏凉(表阳固密) 4、大便每日晨起一行肠道功能好) 5、小便淡黄一天5-7次、睡时不小便(肾气旺) 6、白天精神好,体力足肺气足) 7、脉一息四、五至和缓有力,春弦夏洪秋浮冬沉,寸脉大于尺脉,男子右脉大于左脉,女子反之(阴平阳秘)。
凡此七条,过与不及皆为病象。天下的疾病古往今来,千变万化,现代医学发展不过短短百余年,所立病名足以万计,能治之病却寥寥无几。反观中医之妙,就在于执简奴繁,关键就是老师所说的读图之法,明白了人的正常之象,异常之处也就了了分明了,犹如高明的修车师傅,只用听就大致知道问题所在。反身再看曾经学过的中医四诊十问,恍然大悟,原来道在其中。
二、精确诊断,明辩阴阳
中医的最高境界唯“阴阳”二字。所有中医诊断法的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分清阴阳。为此,老师搏缆内经仲景之学及后世诸贤之书,总结归纳,以他高深的功力,为后生诸学建立了精确诊病的法门:
1、望法  “上工治病,望而知之”,老师的望诊结合了周易之学,“形神气血,五行定位, 色位生克,时色推移”是望法的核心。
2、问法   “十问”是常法,时医皆知,唯经老师临诊细解,方知其中奥妙,妙不可言。
3、脉法   切脉之法源自上古,流传久远,由简而繁,使后学难得其神,而今人多喜以脉诊炫耀,华众取宠。老师怜悯,化繁为简,脉法关键是:识“四时平人之脉”, 辩过与不及,知浮沉迟数、明中空结代,晓附骨阴实之象。
4、触法   平常中医以此法为末学,弃而不学,间有知者,亦不全面。老师的触诊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1)以手测皮温:皮表寒热变化是体内阴阳变化的重要外征,如额及手背应凉,手掌当热,重按手掌至骨可测骨之寒热等;(2)脊椎骨,背俞,经穴,疾病反应点探察,可迅速定位结实,肿瘤,等疾病;(3)腹诊,集合历代经方复诊之大成,直接指导经方的辨证使用;(4)耳诊:耳穴图是中华瑰宝,融诊治于双耳,诊断之时治疗已经开始了。
5、眼诊法  倪氏眼诊是老师自创的独门绝学,非亲传实难得其精髓,短短几秒种,竟能从小小眼睛中看出五脏的虚实,确定病之所,邪之性,令人叹为观止,其术合于歧黄之理,与四诊互相印证,可知师查病之细,辨证之准,放眼寰宇无人能出其右。
6、辩阴阳法  老师临诊反复强调的“阴阳律”是中医诊断的最高境界,只有深刻领会了内经的阴阳四时变化的道理,气血循环的周天法度,才可能真正掌握阴阳辨证的奥妙。
如此详细周密的诊断法,看似简单,没有复杂的科学仪器,但已经含盖了人体这个“黑箱”所输出的所有信号,哪怕是最微弱的细节也没有忽略。现代医学所提倡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真正的中医来讲是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完成的课题。
三、法象天道,扶阳祛邪
中医治病的智慧本来自于自然之道。外观天地之间,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水与食物;回看人体内,各细胞组织、细菌、病毒和肿瘤一同生活在这个小世界中,其中心脏就是太阳,而象如天,象如地,象如海如湖如河,象木。而那些细菌、病毒和肿瘤就如同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小动物。太阳(心)的能量,必须依靠天空(肺)中的水气的下降来传递到大地四方(脾),渗透溪河(三焦)灌溉大地滋养万物(肝),而海(肾)中的水又蒸发回到天空(肺),循环不已,很明显这系统的能源中心是“心”,而能量循环的主要媒介是水,能量之源是“肠胃”。常态下,阳光灿烂,水道通畅,没有积水积湿,没有阴蔽之所,动物很难生存。明白了这些道理,经方治病的思路就自然天成了:
1、首重阳气,重视护心    心主神、主火,是人体所有阳气的源头。善用麻桂姜附硫磺等阳药,方能行阳助阳壮阳,临危救逆。
2、阴阳谐调,谨护肠胃    阴阳失和,必以桂芍等量,一散一收,阴阳平衡之法。虚阳上浮龙牡镇表阳不固炮附收。脾胃者后天之根,津液之总源,凡攻病之时常须谨护脾胃之津液,参姜枣草是补脾生津的常法。
3、上开玄府,下利水道    病在表在肌,麻桂葛根行阳气、废水从毛孔出、病从汗解。病在里在脏苓泽术夏等,甘淡渗湿利水,停滞的湿和水气从小便排出,病从下解。
4、推陈致新,谷道常通    病在腑,硝黄枳朴,通便去实,病从下解。
5、调和枢机,疏理三焦    病在三焦水道,当以柴胡剂和解少阳,疏通水道系统。
6、祛瘀陈挫,血脉通利    淤血内停,速以水蛭芒虫桃仁白芍茜草等,活血化瘀通脉。
7、寒热兼施,补不忘泻    病在肠胃与厥阴肝时,常现寒热并结,虚实错杂的复杂形势,治此难症危候,桂附吴萸等温中热药常与芩连石膏等并用以顿挫病势;山药熟地山萸之类合与茯苓丹皮泽泻同施,一补一泻,则五藏满而不实。
归纳而言,经方治病时,最重视救护阳气,阳就是动能,是生命力,阳壮起来了,就代表看不见的机体自然功能在恢复,那么依靠人的自然修复力,疾病当然可以痊愈。其次重视治水治瘀,积水停湿之处就近疏导,在表汗之,在里下之,去积化瘀保持水道、血脉和谷道通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主要路径通畅了,即使有些小的堵塞停积,短时间的功能异常,是无害于整体的,机体能自然调整,越俎代庖,无病而攻,反而适得其反,挫伤正气。
诊所来得最多的病人是癌症,而且往往是那种历经各种治疗,只乘最后一口气的危重病人。细观老师处方用药,谨小慎微,反复推敲,每每先护心气,壮心肾之阳,强脾胃,守而待天时,一旦到了病脏的王时,速发重剂猛攻,时机一过,即刻收兵,如此反复拉锯,步步为营,且战且进,快者月余,慢者数月多获奇效。老师常说,举凡各种肿瘤,不论是骨瘤、脑瘤,还是乳癌,大肠癌,虽然其生长位置不一样,呈现的症状也千差万别,具体辨证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必有阳不入阴的表征,即所谓阴实已成。什么是阴实?就是当身体内局部温度过低动能不足时,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冷水停积聚集起来,局部压力逐渐升高,正常的津液和热能无力灌注和通过,于是阴实越积越重,肿瘤也越来越大。既然知道了肿瘤的成因,治癌的基本法则就很明白了:
1、断瘤之源    让病人停吃一切人工制造的高浓度,高营养的食品,包括奶制品等。断绝肿瘤的食物来源。
2、以阳制阴    阳药能使机体的天然抗病力恢复,如红日在天,阴云自然四散无影。
3、疏导攻坚    甘淡渗利,咸以软坚,把积存的营养攻散,冷水排除,降低病灶的压力。
4、活血化瘀    久郁必瘀,久积必瘀,久病必瘀,去瘀则生新,新旧交替,生化之机。
5、常顾胃气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本,也是人抗病力的源泉,胃气不绝,必无性命之忧。
四、药简力专,敢用毒药
老师常常开示我们“处方用药,一定要谨守经方法度,经方者经典之方,历经二千余年的印证,疗效确凿可靠,是最强的药了,只要对证,必能一剂知,二剂已。如果病人吃了经方而无效,绝不是经方的错,一定是你辨证不准,或是药力未到。”
临诊实地看老师处方,常常信手捻来几味药,粗看平淡无奇,细观之则经方之神已在其中。难怪老师常说,经方不需要背,但要反复体会,了解每一味药的用意和法度,工夫到了,辨证准了,自然而然开出来的就是经方。
治重病危候,药简力专是唯一法门。观师治病,越重越险的病人,药反而越简单,如治一九十高龄老妪莅患脑瘤重症,右眼已瞎,头痛如劈,脉洪数,脉症不符,阴阳欲绝的危候,老师细查发现其仍有大承气汤症,遂予大承气汤加味,一剂中病,三天后患者复诊时笑述:“服你的药好安乐啊!”。又治一位多发性骨髓瘤全身移转的患者,来诊时,四肢冰冷至肘膝,全身汗出不止,呼吸急促,骨痛难仍,老师急用大剂四逆,再诊时患者已经气色好转,手足冷减,阳气稍复,危候暂退,药已中病。
所以,老师常告戒:治重病危症,一定要药简力专,要敢用附子、细辛、硫磺、大黄、甘遂、大蓟等毒药峻剂,急攻存正,此时生死立判,绝不能手软,剂量不到,药力不足,就算处方对了,病还是救不回来。
以上是我这些天跟诊在老师左右时对中医思考的点滴体会,很不完善,可能还有错误,期望老师的教诲和开释。
其实我这次来桃花岛最大的收获是得了三颗心:
1、信心   看到了真正中医的玄妙之处,活生生的案例看多了,对中医对经方信心自然倍增,使用经方不再会如以前畏之如虎,使用针灸必求立竿见影。
2、慧心   老师的手提面命,让我豁然明白了中医该如何下手去学,从此至少医书如山,有路可循。
3、决心   正统的中医针灸和经方是上古大圣贤留下的疗疾去病、拯救苍生的神兵利器,有幸学到,就要发扬它。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老师大智慧的帮助下,学好中医,在老师指引下,与其他同学和所有真正的中医一起,复兴中医,让医学正道常住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