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

 炫叶楓雪 2021-11-30

人在危难时刻,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自身走出困难。

南宋能在金国灭亡后,继续存在44年,一方面在于南宋惊人爆发力,另方面便是运气好,最终让其能在蒙古打击下存活44年。

宋朝分为南北宋两个阶段,总共有十八位帝王,享国319年,这当中南宋存在152年,仅比北宋少15年。

南宋综合实力不如北宋,那他是如何让自己国运持续152年的。

主要要从两方面分析:

靖康之役让金国和南宋沦为世仇,金国若没有南侵,曾经强大的北宋不太可能灭亡,赵构也太可能从开封来到临安建立偏安一隅南宋。

南宋在江南建国后,金国希望对南宋发动一场决定性战役,从而彻底统一全国,本以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哪知江南地形让勇猛无比金军彻底没有用武之地。

除了地形原因外,两国因为各自利益打打停停百年之久。

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一帮北宋遗老支持下在临安建立了南宋,南宋建立后,赵构立即派遣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四人组织军队同金军交锋,这四人当中战绩最出彩当属岳飞,无数金国名将败于其手下。

民族英雄岳飞成为宋军主将后,一心想要收回故土迎二帝回来,他的行为严重威胁赵构实际利益,这让其和岳飞关系出现裂痕,二帝回来他的位置在哪里,交出权力做个太平王爷明显不太可能,因而他允许父兄回来。

除此之外,赵构深知打仗需要大量资金,南宋建国不久,资金上有些紧张,所以赵构不希望大把资金变为经费,从而影响国家发展。

所以,赵构趁着岳飞等人胜利,直接和金国签订一个“绍兴和议”,导致民族英雄岳飞成为陪葬品,同时多年来抗金成果化成灰烬。赵构是位自私的君主,没有长远目光,浪费了无数将士心血实在可悲。

绍兴和议后,和平的局面持续到1161年为止,这一年野心勃勃海陵王完颜亮率军南征,希望能踏平南宋,完成不世功勋,只不过他的希望被文武双虞允文击退,自己也落得身首异处下场。

这件事情不久,身心疲惫赵构将皇位交给养子赵昚,开启了养老模式,赵昚继承皇位后一心想要恢复曾经的辉煌,所以他组织了“隆兴北伐”,奈何未能获得想要结果,从此以后两国又一次签订和平协议。

北伐战争未能成功,成为南宋君臣永远的痛。

1206年,南宋宰相韩侂胄组织北伐,只不过宋军依旧没能获得胜利,韩侂胄还死于内乱。接着两国又签订了嘉定和议。

反正一句话,南宋和金国一打一和107年,谁都没办法获得最终胜利。

金国衰亡,蒙古成为了北方真正霸主。

每个王朝都有衰落时候,金国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进入中原后一下子成为暴发户,政权内部迅速腐化,让其内部一再出现矛盾,以至于国内日益下滑,终于蒙古崛起让曾经强大金国越发被动。

终于,两国矛盾难以调和,1211年开启了金蒙大战,双方先在野狐岭打了一仗,看似强大金军被蒙古骑兵击溃,野狐岭战役失败后,蒙古骑兵接连对金军发动打击,金军接连溃退,失去了大量有生力量,金宣宗见自己军队难以抵御,决定放弃中都迁都南京(开封)。金国在和蒙古骑兵交锋中虽失去大量有生力量,只不过瘦死骆驼兵马大,所以还有大量有生力量。

成吉思汗见没办法搞定金国,打算慢慢来,因而他将手中军队带回漠北修正,仅留下来一部分人继续和金军交战。强大蒙古骑兵让吸引了金国大量有生力量,因而他们停止了宋国纠葛,这期间,宋军也没找金国麻烦,这让金国有机会苟延残喘。

成吉思汗是位雄主,先是统一蒙古,接着又带领军队和强大的金国、西夏、西域各国交战,均获得了极为不错的战绩。

英雄有迟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没能完成霸主,于1227年结束传奇一生,所以灭亡金国一事只能由自己儿孙负责。成吉思汗死后,新任大汗窝阔台发动了对金国全面战争,金国接连溃退,只能退守蔡州,不久后在宋军配合下豪恨一时金国结束了自己历史使命。

从成吉思汗发动对金国的战争到彻底灭亡金国仅耗费了23年时间。

蒙古灭亡金国不久,发动灭亡南宋战争,只不过该阶段持续了44年,崖山海战胜利迫使陆秀夫带着幼帝跳海自杀,南宋就此结束历史使命。

不太强大南宋为何能对抗蒙古44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江南地形不适合骑兵发挥优势

南宋所掌控南方地区多山多水,不像北方那样平原较多,十分适合蒙古骑兵作战。所以,南宋为什么可以坚持那么久,在于南方地方阻碍了蒙古骑兵发挥自己优势。

2、超级名将存在增加了蒙古灭宋难度

1235年,窝阔台决定发动灭亡南宋的战役,这一次他将军队分为三路,第一路由陕西进入四川、第二路进攻襄阳和樊城,最后一路进攻两淮,从窝阔台部署能看出,他希望能一举灭亡南宋,彻底统一全国。蒙古军队突然进攻,宋军各条战线均出现大麻烦,好在宋廷还是有点力量,要不然早就全线溃退。

每逢中华民族陷入重大危机时,总会有一个英雄人物出现,这一次,出来的就是超级猛将孟珙。

孟珙先后在江陵、黄州击溃蒙古军队,接着又率领宋军反击,成功拿下了襄阳、随州、荆门等地,孟珙成为了南宋最大的救世主。可这并没完,孟珙又在重庆奉节打败蒙古军队,这让蒙古军队失去了东进的可能性。蒙古军队依旧不死心,打算组建水师和孟珙作战,这不过依旧是没占到便宜。

1241年,窝阔台死了,蒙古陷入内乱,各个皇子均盯上了至高无上汗位,因而蒙古内部发生了内乱,孟珙见状发动了全面反击战。

就在孟珙在前线大展风采时,朝廷又给他增加了个副手,他的名字叫余玠,这家伙来到四川后,迅速根据四川地形打造了一个山城防御体系,为得就是能阻挡蒙古军队。这套体系建立后,蒙古军队很难撼动四川地区防御线,这种情况持续到南宋灭亡为止。

除了两位超级名将后,钓鱼城守将王坚在钓鱼城战役中将蒙古大汗蒙哥搞死,蒙哥死亡,彻底延续了南宋政权。

可以说,孟珙、余玠两位超级名将出现,延缓了南宋灭亡时间。

原本,南宋若能用好这两位将领,完全有可能确保江山无忧,但因两人权势过大,受到了南宋高层疑心,最终将两人相继处理掉。两人死亡后,南宋灭亡时间已经注定。

综合所述:

从中可以看出,南宋能坚持152年在于宋金之战打打和和谁都能办法将谁彻底灭亡。

除了这点外,那就是南宋拥有孟珙、余玠、王坚三位名将,三人的努力让南宋生命延迟,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内部夺嫡之争消耗了大量时间。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