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将要来的的一年,那旧年就是过去或将要过去的一年。时间上新年和旧年的分界点就是除夕。千百年来,放爆竹和团圆饭成为春节期间的必备形式和文化传统。不过今年,我发现了这些“千年文化”竟出现了改变。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春节,就是放爆竹的最好时机。放烟花,放爆竹,且不说烟花的绚烂辉煌,单说爆竹在这小小的纸筒里竟然蕴含着这样巨大的声响,“呯”、“嗙”、“呯”、“嗙”畅快淋漓、震撼心灵,那时真的既惊奇又好奇,你看这东西不但能响而且能一蹦老高,最后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样的东西太刺激了。小孩子的时候对爆竹的无限热爱,终究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去,现在爆竹的神秘面纱早已落下,反而因为它残留在空气中浓重的硫磺味让人难以忍受。看春节联欢晚会时,台上两个相声演员正在甩包袱时,当你最不希望错过什么的时候。然后,听到一阵“惊天动地”,相声演完了。你一个字没听到,你心里是何等的纠结啊。炮竹“还未唱罢就登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断刺激着人们求安静的心态。这个放炮竹本来的目的是驱赶年兽,求得一年平安,反倒变成了扰民。春节期间,放炮竹的人少了,有人谑称“假如年是一个怪兽,今年那它就有被呛死的可能性。放炮仗这种辅助手段就用不着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却在今年悄然变化。 再说吃饭,过年了,不吃个天翻地覆就对不起自己的肚子。点菜时,我们总是这也要,那也要。点菜总要过量,好像只有剩下才能认为我们才能吃饱,父辈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祖辈们殷勤的夹菜,就看着小辈们一个劲的吃。吃不了的菜也不打包。明天,从头再来。非折腾五六天不可。今年我们家用“光盘”作为每一次吃饭的目标,吃完就行,不求多。再说酒,今年政府也在整治“人情饭”,“年夜饭”,近年来价格居高不下的名酒,今年也“无可奈何花落去”价格频频下跌。我们记忆中的春节,总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场景,今年慢慢变化着改变。 新年和旧年,在时间上,没有太多的分别。只有改变,才是新年。 愿天下过永远的新年。2014.0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