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来袭,感控该咋整?

 感控plus 2021-11-30

作 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冶  挺

导  读:

2021年11月26日消息,博茨瓦纳发现的这种新毒株名为B.1.1.529,有32处变异,其中多处变异或将导致对现有疫苗更强的抗药性,世卫组织发布声明,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世卫组织在声明中指出,南非于11月24日首次将其报告给世卫组织,首个感染该变异株的样本采集时间是11月9日。该变异株包含大量突变,其中一些令人担忧。与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株相比,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目前,南非几乎各省份感染该变异株的病例数量都在增加。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据世卫组织定义,“需要关注”是指病毒的传播性增加或流行病学上的有害变化,毒性增加或致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或现有诊断方法、疫苗、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降低等。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随即国内媒体大量报道关于Omicron的新闻,朋友圈大量转发相关内容,自媒体也纷纷表示,这个病毒“有多厉害”,更有趣的是很多不是病毒学和感染控制专业的也自告奋勇,有些甚至制造焦虑,仿佛人类就此要灭亡了一样。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高级研究员Eric Feigl-Ding甚至开始担心,奥密克戎变种或许已经在全球蔓延。

图片来源:量子位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也表示:

奥密克戎可能已经存在于美国但未被出现。

图片来源:微博@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州更是已经宣布进入新冠疫情“灾难紧急状态”

图片来源:微博@环球时报

截至27日0点,全球已有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奥密克戎高风险地区实施航班停飞。

图片来源:英国报姐

而这些国家之所以会在应对奥密克戎上“一反常态”反应迅速,是因为大家都在担心,它会继续引发新一波来势汹汹的疫情。

其实作为专业人员,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与理智,凡传染病,无非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从感控专业来讲,新冠病毒变异与否其实控制手段和措施并无差异:

还是老几样:

口罩、疫苗接种、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咳嗽礼仪、安全距离、健康监测、出行谨慎。这些内容相信每一名感控人都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具体措施上再加两个或减两个也无大碍。

笔者想表达的是:变异的是病毒,不变的是理念,只要“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对于预防感染来说,一切照旧,自改变异病毒报道以来,很多同仁急急忙忙找新规范、新要求,很多成熟可靠的措施似乎也变的“不合理”起来,这是何必呢?

正如有老师问道:发热门诊是否要设立一个“接诊异常发热”的诊室

问之:何为“异常发热”

答曰:发热且有流行病学证据的!

正如有老师问道:打包使用过后的隔离衣是否能挤压?

问之:为何不能?

答曰:产生气溶胶!

亦有老师问道:院内转运是否需要负压车?

问之:贵院内转移有多远?

答曰:50米!

还有老师问道:转运病人时突遇下雨,咋办?

问之:雨大不大?

答曰:很大!

有要求对车辆轮胎喷洒消毒剂的、有让人站在紫外线灯下消毒的、有让集中隔离人员穿着防护服的、也有进了餐馆不让俩人坐一桌的。。。。。。

大到地区防疫政策、小到院内防控措施,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小问题却是百出,有些是领导的要求有问题,有些是执行人的理解有问题,正如遇Omicron,该淡定的不淡定,该慌张的不慌张。

正如以上几个问题,对错与否其实并不重要,感控的特点就是会遇到很多具体的事无法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这本身就是专业特点,有外因也有内因。

至于遇到Omicron感控人员该咋整?该咋整咋整,该咋办咋办,一切照旧!

后面必然还会遇到下表里的很多字母,待到那时该如何?

不能控制的是病毒变异,能控制的是防护措施;

不确定的是变异方向,确定的是具体手段;

在无法控制的层面使大力气,在成熟有效的层面却愈加放松;

在不确定性前如临深渊,在效果确切前却唯唯诺诺;

非要整点新东西么?

那么断言:仅在感染控制端以不变应万变足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