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把特殊句式当“失律”

 杏坛归客 2021-11-30
舒甘来,笔名屏风,男,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系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经济师,徽文化学者,黄山市政府办公室退休干部。发表各类作品百万余字,长篇历史小说《徽州布衣》获黄山市第三届文学艺术一等奖。2017年始介入对联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多次在诗联赛事中获奖,并在有关报刊撰写多篇对联理论探讨文章

莫把特殊句式当“失律”

舒甘来

我们在欣赏学习古诗联中,常常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有许多古

诗联包括一些名人的诗联,对仗中常常出现失替失对甚至破律现象。比如李白这首五律《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首诗的中二联几乎全未用对仗。是李白特意为之还是疏忽,不得而知。显然,只能作为特例看待。

欣赏古人的对联,按现在的格律标准来看,有不少是不符“规矩”的。我在老年大学向学员们介绍联例,筛选了不少古联,很难找到完全合适的既有意境又中规中矩的符合《联律通则》的联例。许多貌似好联,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替失对现象,有的甚至明显破律,不适合向初学者介绍。如果拿今天的联律标准来衡量,肯定要打入淘汰之列。实际上,有些是联家因修辞需要不拘平仄而故意为之。

有些古诗联中的对仗之所以和我们理想的典型对式有一定差距,大概有如下原因:

一是唐诗初期规则未成熟,如初唐时律诗的对仗有时只有颈联才对仗,有的甚至中二联全不用对仗,却在首联或尾联对仗,至后期才逐渐发展为颌联和颈联对仗的成熟格式。

二是古人诗联以意为先,重意宁愿牺牲平仄和词性的修辞。许多古人看重不因词害义的传统,有的是因修辞产生的艺术效果极为直观,远远大于平仄声调的严整所发挥的作用。《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就表达了当时一些作者放飞自我,不愿循规蹈矩的思维。

三是集句联不拘平仄,甚至打破“铁律”。如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是古今流传的名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这副联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破了《联律通则》中联语尾字“上仄下平”的铁律。因为这是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作为集句联,不拘平仄应能容许,故成为特例。

四是因修辞需要不拘平仄,也应属于《联律通则》传统对格的放宽之列。常见的不拘平仄的句式有如下几种:

其一,排偶句式。这是因为排偶句中不仅有规则重字,还有句型的重复。如清俞樾题苏州积功堂对联:

积累比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功修无幸获,种豆是豆,种瓜是瓜。

这联不仅“得”“寸”“则”“尺”“种”“豆”“是”“瓜”等字重复出现,而且“寸”“尺”“豆”均为仄声,为了联意,只能牺牲平仄的依律安排,不惜失对又失替。

其二,反复句式。清朝侯度题南京钟山灵谷寺:

予意云何云何法;

我闻如是如是观。

这种连续反复“云何”“如是”、加重语气的句式,犹如当今“重要的事说三遍”的信条,但易造成失替或失对。

其三,顶针句式。顶针句是下句开头之字和上句收尾之字文字相同,为了满足句式要求,很难做到不失替失对。如佚名题戏台联: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是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其四,排比句式。排比是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如清郑板桥六十岁自寿联:

……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

……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

三个分句因顾及排比,不惜多处存在失替失对现象。

其五,技巧谐趣句式。这类联不被张挂,借对联形式与人戏谑、试人才学,只求巧趣,不拘平仄。如传宋朝佛印答对苏小妹戏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其六、成语或俗语入联句式。成语或俗语均是固定模式,有的无法平仄交替。上下联(或同边自对)运用同样文字结构的成语或俗语,难以按典型对式的格律。但如果上、下比对应的音节点平仄互对不“失对”,就满足了格律的要求。如清朝汤贻汾赠园丁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再如清程祖洛自题联:

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这副联是全部引用前人名句和成语,句中平仄无法交替,但注意了上、下比对应音节点平仄相反,这样,既不影响引文的原意,又符合了联律的要求。

以上几种古联中常用的句式,虽然存在部分失替失对现象,但有一个原则基本坚持(除个别特例),那就是上联的尾字为仄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

如何看待古联中有一部分存在失替失对现象?笔者认为:

一、古联中上述存在的失替失对问题,是运用特殊句式而允许的格律变通,有的本身就是传统对法,绝不能用现代语法和典型对法的要求去指责这些联作“失替失对”,或“违反联律”。相反,应当深入探讨、研究这些格律变通的规律,理直气壮地运用在当今的对联创作中,使对联更加灵活和生动。对联艺术本身是从古代作品中延伸和发展而来,如果这些古联都成了“失律”,岂不成了笑话?

二、对初学者而言,坚持从严要求的原则,不提倡效仿古联中的变通手法。只有基础打稳了,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为以后的创作自由争取更大的空间。

三、在各类社会征联活动中,还是以格律严整为主基调。因为是否有“奇句”,内容的高下,意见很难一致,而平仄方面的问题一看便知,既使创意好的联作,也可能因评委意见不一而错杀淘汰,尤其是一些评委本身对传统格式掌握不够,这些“出格”的对联往往会成为牺牲品。

四、对古人的联作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待。应当承认,浩如烟海的古代对联,有精品也有庸作,并非全是优秀的。有些作者受学识和创作水平限制,确实存在明显瑕疵。即使一些名家的作品,也非副副都是精品。对那些存在明显格律瑕疵的古联,不宜作为范例予以介绍,以免有误导初学者之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