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尘封70年的二战迷案:丘吉尔为何要放弃考文垂,为何遭弹劾真相

 茂林之家 2021-11-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领导英国英勇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并最终成功打赢了法西斯德国。但是,即便丘吉尔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居然还是遭遇过一起弹劾风波。事情的原因是,英国参议院认为丘吉尔不仅故意隐瞒德军对考文垂市进行毁灭性轰炸的信息,还发布了动员市民紧急疏散躲避地震的错误命令,导致考文垂市几百人在德国的空袭中死亡。

但是,这次弹劾雷声大雨点小,刚一掀起便没了下文。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蹊跷的事,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一个迷案。直到21世纪的今天才由英国国家情报局解密。从而使所有关心与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对丘吉尔首相更加钦佩与崇敬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看下文。

“夜莺温情曲”行动计划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11月12日,英国情报人员破译了一份纳粹德国的军事情报,并急切地送到了首相丘吉尔的手中。丘吉尔看后,心里咯噔一下。情报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未来的48小时内德国空军将对英国的核心工业城市考文垂进行全面空袭,行动代号取名“夜莺温情曲”。而这个“夜莺温情曲”是希特勒精心炮制出来的试探“英尼格玛”密码机是否被破译的行动计划。

尘封70年的二战迷案:丘吉尔为何要放弃考文垂,为何遭弹劾真相

温斯顿·丘吉尔

计划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为了传送情报万无一失,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苦心研制了一台名为“英尼格玛”的密码机。这台密码机能随意组合字母,无限度加密,而且还能一天一换,绝对不会失误与重复。事实情况也是如此,这台机器的加密效果非常好,自从德国军队有了这台“英尼格玛”后更嚣张了,他们发布的密码谁也无法破译,所以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布命令,让他们的一个又一个屠杀掠夺他国的计划随着电波在空中飞扬。希特勒曾不止一次得意的对部将们炫耀,除了“英尼格玛”的德国发明者与使用者,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能破译它。

但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绝非无能之辈,不可能甘心让希特勒如此嚣张下去。为此,丘吉尔授意英国谍报人员搞到了一台 “英尼格码”密码机,并迅速组织起了一个由英国军事科学家组成的万人研究大军,夜以继日地研究这台密码机,破译它的密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英国人终于破译了“英尼格玛”。从此,英国军队扭转了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并能根据破译的情报制定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导致德军遭受了巨大损失。

经过了多次失败后,希特勒也开始怀疑是否是“英尼格玛”密码机泄密了,为此他决定布置一次空袭作试验一探虚实。如果这次行动再次遭到英军的有准备的反击,则说明英军确已掌握了“英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急需立即研制更新的密码机。

尘封70年的二战迷案:丘吉尔为何要放弃考文垂,为何遭弹劾真相

希特勒

希特勒把这次试探性的空袭行动取了个“夜莺温情曲”的代号……

结果,就出现了本文刚开始描述的那一幕,希特勒发出的“夜莺温情曲”的行动计划被英国情报人员截获,并报告给了首相丘吉尔。

将计就计—诱骗希特勒上当

面对手里的“夜莺温情曲”,丘吉尔犯起了难。他心明如镜,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出动空军迎战德国空军保护考文垂,就等于告诉希特勒“英尼格玛”已经被破译;如果不保护,任由德国空军轰炸,则势必会让成千上万的考文垂市民丧命。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既能粉碎希特勒的阴谋又能保护整个考文垂近十万市民的生命?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煎熬,丘吉想到了一条弃卒保车的计策。

随即,丘吉尔调动一个师的军队火速赶赴考文垂市,会同当地的地方武装力量一起夜以继日地挨家挨户向考文垂市民通报:据可靠预测,考文垂在近两天内将面临一场毁灭性的地震,请所有市民立即撤离考文垂,暂时到其他地方躲避一下,等这场可怕的地震一过再重回家园。

有人会问,丘吉尔既然派出了那么多的人挨家逐户地上门通知,那为何不说实情呢?因为只有说出实情市民们才会积极配合、主动撤离家园,躲得远远的。

其实这就是当时丘吉尔接到那纸破译电报后左右为难的地方,如果实话实说,就凭德国遍布欧洲的情报网,纳粹德国的谍报人员必然也会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这样计划就等同于失败了。这也是后来丘吉尔差点被议员们弹劾的关键之处。

没日没夜地挨门逐户的通知,整整折腾了两天一夜,直到“夜莺温情曲”即将行动前的一个小时,军人们才最后撤离了考文垂市。果然军人们刚一撤出考文垂,大批的德军轰炸机像乌云似的席卷而来,一路上无任何阻拦,如入无人之境,怪叫着光临了考文垂上空,炸弹像冰雹一样从空中甩下,砸落在考文垂城市上。一阵持续10小时的狂轰滥炸,考文垂到处浓烟翻卷,火光冲天。五万户住房被炸成了废墟堆。

尘封70年的二战迷案:丘吉尔为何要放弃考文垂,为何遭弹劾真相

遭德军空袭后的考文垂

幸好十多万市民撤离得及时,所以才幸免于难。但还是有600多位市民丧生于烈焰火海之中。这600 多人就是不肯听取军人的疏导,怀着侥幸心理留下来的,其中400 多人是在船舶中丧生的。

弹劾未遂

对考文垂的空袭,基本没有遭到英国空军力量的任何抵抗,这使得希特勒彻底解除了疑虑,断定英国人根本没有破译他们神奇的密码,“英尼格玛”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机,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它的信任。

就这样,希特勒中了丘吉尔英明的计策。考文垂城市上空的硝烟还没散尽,丘吉尔已在首相会议室里紧锣密鼓地亲手策划一场声势浩大的正义反击。在发起正义还击的命令时,丘吉尔激动地拍案而起:“既然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个秘密武器用在刀刃上,给法西斯强盗们以重创。”

随后,轰动世界的阿拉曼战役打响了。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非常关键的战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突然攻击,激战13天,英国军队在此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英军阵亡将士达7000多人,而德意军伤亡及被俘人数近6万,500 辆德军坦克成了英军的战利品。这场出色的战役迫使德、意军退到突尼斯边境。英军以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尘封70年的二战迷案:丘吉尔为何要放弃考文垂,为何遭弹劾真相

阿拉曼战役上的蒙哥马利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局的转折点,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

丘吉尔和指挥官都清楚,在战役拉开帷幕的第一天,德国人的“英尼格玛”便发挥了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使德军陷入了时时被动挨打的困境。德军指挥官隆美尔与希特勒之间的每一份绝密的电报,都及时地被英国方面所破译,甚至英军指挥官蒙哥马利要比德军先看到秘密电文。

这场涉及北非战局成败的战役胜利了,但胜利的秘诀也随之公开了。当人们知道这制胜的秘诀竟是丘吉尔早在德军轰炸考文垂市就已掌握了的消息后,这绝大多数的人们乃至参议员们都愤怒了,尤其是那600多个丧生于这场“夜莺温情曲”中的家属与亲友,更是怒不可遏,一致上书参议院:强烈要求弹劾严重失职的丘吉尔,让他马上下台。

英国当局当然知道这个秘密,弹劾自然不会成功。

但当时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未来军事的需要,英国所有的媒体乃至军界都没有把丘吉尔这个秘密决策公开,而是根据国家情报局的规定把它列为了国家一级机密。

直到70年后的今天这个英国国家一级机密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解密,公布于世。英国民众特别是考文垂市民对丘吉尔这个跨越世纪的误解才算是真相大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