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明朝初期,北方小镇之中,有着一位年轻的木匠,这木匠也是命苦之人,今年刚刚二十五岁而已,成亲两年了,父母相继离世。 对于这个岁数的木匠来说,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创伤,还没有尽孝,父母就故去了,但是伤心的事情可不会看你可怜就不降临。 父母故去之后,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倒是冲淡了家中的悲伤气氛,有了孩子之后,木匠脸上重新有了笑容,为了孩子开始努力赚钱。 不过生活便是如此,当你认为好转的时候,没准就是灾难的开始,两岁的孩子竟然病了,木匠找了县城最好的大夫,症状倒是找到了,不过需要大笔的银子才能治好。 看着危在旦夕的儿子,木匠心急如火,家中所有的钱财都集中到了一起,也还差着数十两银子,要知道,在小镇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这几十两银子,即使对于一般的富人,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找亲戚朋友借遍了,也没借到钱,因为大家都是穷人,糊口都是问题,哪里有多余的钱借给他啊! 但是病情不等人,于是木匠带着妻子,抱着儿子,去了小镇唯一的土财主家,准备借钱。 因为外面都传此人乃是一位善人,平时施粥,修桥补路,名声倒是不错,所以木匠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此人的身上。 土财主今年五十多岁了,看着倒是面善,因为平时没有打过交道,所以木匠直接跪了下来,说道:李老爷!此次过来,我是求您来了,还望您看在相邻的份上,救救我孩子吧! 妻子抱着孩子,也是跪在了当前,眼泪滚滚而落,这就是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不顾了。 大厅之后,只有财主和木匠一家,这财主胖脸上,有着一丝微笑,眼睛却是盯在了木匠妻子的身上。 这木匠妻子,家境其实还是不错的,父亲原本是县衙的一名小吏,只是犯了错,被逐了出来,所以也识文断字,而且长相清秀,虽说不是多漂亮,但是比之一般的村妇,可是强了不止一筹。 财主摸着下巴的胡须,似乎是在沉吟,但是此人竟是站了起来,走到了近前,说道:哎呀!都是相邻,借钱倒是好说,不知道你想借多少啊? 木匠跪着说道:最好是借三十两纹银。 财主听到,稍微愣了下,说道:三十两啊!倒是一笔大钱,不过对我来说,倒是小意思!不过要想借钱嘛! 说道这里,这财主竟是站在了木匠妻子身前,探手握住了木匠妻子的小手,这可是把木匠妻子吓坏了,直接惊呼出声。 木匠见此,直接愣住了,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但是随即,一股怒火升腾,就要跳起来动手。 不过妻子的反应更快,竟是对着财主的手臂咬了下去,不过这财主倒是反应迅速,立刻抽手,倒退了一步,神色不善,盯着两人,冷哼了一声,重新坐了回去。 木匠压制着怒火,盯着财主,妻子眼中有泪,就在这时,两岁的孩子,却是痛得哼哼了几声,立刻打破了僵硬的局面。 财主见此,冷笑道:真是不识好歹!钱你们还借么? 木匠听罢,心中有着无尽的火焰,但是看着孩子疼痛的脸,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道:还望李老爷发发善心,借我三十两银子! 财主听罢,冷笑道:钱可以借你,但是利钱可是不能少,算你一年,之后还我一百两纹银,如何? 木匠听到这里,鼻息变得重了起来,但是还是克制了自己,毕竟此刻不是为了自己,最终点了点头,签了字据,拿了三十两银子。 夫妻二人抱着孩子,走出了财主家,彼此对视了一眼,妻子泪珠不断滚落,木匠叹了口气,说道:先救孩子的命再说! 找到了郎中,花费了数月的时间,孩子竟是真的好了,两口子高兴坏了,一家三口,终于都露出了笑脸。 但是随即而来的,便是恐怖的债务问题,还有多半年的时间,就得还一百两银子,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木匠的家产,全部加起来,也不够,若是真的还不了,恐怕结果不会太好。 这木匠妻子整天忧心忡忡,不过木匠却是丝毫没有在意,妻子见此,尝试着询问,但是木匠每次都是不言。 很快就到了期限,财主令人来寻木匠,说是叫他还钱,木匠倒是好说话,对着管事说道:叫你家老爷放心,明日我便去还钱。 妻子奇怪,问道:你哪有钱还啊? 木匠只是笑了笑,指了指之前打造出来的一个木匣,说道:就是此物了! 次日,木匠提着木匣到了财主府上,财主见了他,问道:期限已到,该还钱了吧? 木匠闻言,将木匣递上,说道:百两纹银,都在此物之中,还请财主笑纳! 财主见此,带着疑惑,接过了木匣,只见这木匣,雕刻精美,手艺精湛到了令人叹服的程度,上面的花纹复杂,绝对是一件宝物。 这财主是有钱人,据说还是一位眼力非凡的高手,曾经做过当铺的掌柜,所以对于各种奇珍异宝,倒是有着不凡的品鉴能力。 所以在看到这木匣的一刻,此人的眼睛都直了,干脆将那百两纹银的事情忘了,木匠看着此人入神的状态,冷笑了一下,说道:还请将我的借条还我! 财主似乎是失了魂,眼睛不错神盯着木匣,立刻吩咐了管事,将借条取来,木匠拿到手之中,收了起来,随后转身就走。 妻子见到木匠回来,好奇道:事情解决了吗? 木匠将欠条取了出来,说道:看看这是什么? 看到之后,妻子愣住了,不解道:此人怎么这么好说话?这就给你了。 木匠冷笑道:此人贪财,哪里是个好人啊! 一晃十天过去了,财主家里却是出了问题,这财主每日盯着木匣,似乎是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之中,每日就是盯着木匣看,研究着什么。 十天的时间,财主形销骨立,看着离死都不远了,还是儿子看到事情不妙,打算劝解,不过这财主根本不听,整天就是对着木匣发呆。 又是几天之后,财主竟然卧床不起了,眼神暗淡,呼吸微弱,明显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郎中也请了不少人,顶多是开了些保养的方子,都说没病,好似是中邪了一般。还是管事提醒了财主的儿子,说这木匣乃是木匠所送。 财主的儿子还算孝顺,竟是亲自到了木匠家里,哀求木匠出手,这木匠倒是没有推辞,径直来到了财主家中。 在看到木匠的一刻,本是气息微弱的财主,似乎是回光返照一般,竟是从床上下来了,哀求道:你肯定能够打开这个木匣吧?快打开吧!老朽受不了了! 木匠冷笑道:当初你因为我借钱,调戏我妻子,你可知罪? 财主听罢,却是不言语了,木匠说道:给我跪下,我救你一命!就当是还你借钱之恩了! 财主闻听,挣扎了许久,还是儿子听出了事情的原委,无奈之下,首先给木匠跪了下来,财主见此,叹了口气,说道:都是我色欲熏心,才会酿下大祸,还请你原谅! 说完也跪了下来,木匠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在两人的注视下,双手如飞,扣动着机关,很快将木匣打开了。 结果打开之后,里面却是空空如也,木匠说道:此物就当作是还你的钱了,咱们两不相欠了! 财主抱着木匣,却是如获至宝。 小编有言:故事就到这里了,首先,木匠借钱的时候,财主借机刁难,而且欲要轻薄木匠妻子,有错在先,木匠夫妻,为了孩子,无奈隐忍,这是父母之爱。见目的无法达成,在借钱条件上施加了过分的条件,木匠随后利用木匣害了财主一把,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彼此抵消了,但是财主毕竟借钱给了木匠,替他解决了问题,所以木匠没有做绝,而是救了财主,所以这木匠也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没有什么过分之处了。做人便是如此,有恩必报! 说明:民间故事也是文学的一种传播形式,请多多关注作者,继续欣赏下一篇民间故事!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