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果树要丰产,肥料是基础”。施用基肥的时期,最好在苹果采收后,因为这段时间,苹果树根系有一次生长高峰,施肥后根系伤口愈合快,并能很快生长,吸收利用养分,对促进当年后期果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生产贮备营养物质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利于来年春天根系和枝叶的生长,提高坐果率。同时施入的肥料,经过秋冬的分解,翌年发芽后可以得到及时的利用,肥效发挥较快。 果园施基肥数量依据产量的高低来确定,生产1千克苹果,施用2~2.5千克基肥,他的果园一般定产为2500千克左右,即亩施基肥5000~6300千克。并且施用的是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7—8月份将准备施用的厩肥堆在地头,分层撒入一定水分,最后用塑料布蒙严实,让厩肥在高温下充分发酵腐熟,这样的肥料施用后容易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也能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果园树体较大,根系分布较广,为了不伤根,多采用放射状沟施基肥的方法,以树干为中心,距树干1米左右,开挖6条放射状沟,所挖的放射状沟外深内浅。同时沟底内窄外宽,将有机肥与表土混合施入,将心土撒于地表面。 果园应用旱作栽培技术,以最少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解决或缓和果树需水与自然降水不足的矛盾,以此来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应采用穴贮肥水加地膜布覆盖技术。 一是准备草把子。将玉米秸秆截成40厘米左右的短节,绑成直径20~25厘米粗的草把子,放在10%尿素液中浸泡一昼夜,使草把子充分吸足水肥备用。 二是挖贮水穴。果树发芽前,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0.5米处,均匀地挖5~6个穴,一般穴深45厘米,直径30厘米,以能竖放草把子有余即可。 三是埋草把子。将浸透尿素液的草把子垂直插入穴中,填土时,草把子四周撒入100克过磷酸钙,草把子顶上再施入50~100克尿素、5千克农家肥,把肥料与土混匀填入穴中,浇水5~10千克。待水分下渗后,把穴整理成外高里低的盘状。 四是盖地膜。将树盘内的杂草铲除,拣出石块,耙平地面,喷一次除草剂,然后盖一块大塑料地膜,将树盘整个盖严实,地膜四周一圈用土压住,并在每个贮水穴中心低洼处,用木棒将地膜扎一个小孔,使每次降水都能顺利从小孔渗入土壤,平时盖住瓦片或石块,减少蒸发跑墒。在果树行间覆盖地布,有利于土壤湿度保持,并能控制果园杂草生长。 五是贮水穴管理。在果树生长关键时期,在预留小孔处取走瓦片,将水溶性肥料灌入,并浇足水。地膜每年更换一次,2~3年后草把子完全腐烂,可将旧穴填平,在树冠下换位置另开新穴。 在预防果树春冻方面主要做法: 一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培养健壮的苹果树,提高树体抗逆能力; 二是在苹果树发芽期及时浇一遍水,降低果园温度,推迟果树花期,避开或减少寒流的侵袭; 三是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提前收集大量的锯末,为果园准备好发烟物,因为锯末只发烟不起火,果园熏烟效果好,所以他的果园用的发烟物主要是锯末,当果园温度降到0℃时,立即点燃发烟物,靠烟雾熏蒸,提高果园温度,减轻冻害发生; 四是冷空气过后,及时采取喷打天达2116等措施对受冻的果树进行补救。 为了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果树合理负载,增强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苹果生产中常采用疏花疏果技术,关键要掌握“早、准、狠”的原则: 一是疏花要“早”,疏花及早进行,这样树体营养消耗少,分花前疏除、疏花序、疏花朵三个时段进行,最后在所选留的花序中只保留发育好的中心花和一侧花朵,其余侧花全部疏除; 二是疏花疏果要“准”,凭多年的实践经验,选准疏花疏果的部位,使所选留花果保持完好; 三是疏果要“狠”,对于弱枝果、叶丛果、朝天果、偏斜果、畸形果、病虫危害果、无副梢果、一序双果等,毫不手软坚决疏掉。 苹果套袋可提高果面光洁度,可促使果实着色艳丽,能够保证果品质量安全。目前,大部分果园都推广使用了果实套袋技术,但是套袋用工投入较多,占到果园投入的1/3。为了解决套袋用工多与人力不足的矛盾,改变过去给全园全树果实套袋的做法,只选择果园内部分精品果进行套袋,套袋果卖个好价钱,未套袋果节约了生产成本,总的算账,收益并不低。 实施精品果套袋: 一是对于套袋的果树,要求冬剪后亩留枝量控制在7.6万个,行间留足1米以上的作业通道,株间尽量不交错; 二是本着生产进入超市、高档酒店和出口精品果的目标,选用双层纸袋,选购纸袋舍得花钱,尽量选大品牌纸袋,如小林纸袋; 三是严格按标准定果后再进行套袋,亩套袋数量控制在1.5万个左右; 四是加强土肥水管理,全程补钙,防止果实苦痘病等生理病害的发生。 在生产全红果上下功夫: 一是适时摘袋,根据他多年的实践经验,果实采收前30天左右摘除外袋,再经过5天左右摘除内袋,在这期间果面色泽最漂亮,收获后可以直接发往市场销售。 二是合理摘叶,对果树摘叶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轻度摘叶,摘除果茎基部贴于果面的老叶、黄叶。间隔6~10天,进行第二次摘叶,摘除新梢上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每次摘叶都要细致,要保留叶柄。 三是转果,摘袋5天后,对着色不好的果实进行转果,辅助用胶带固定果实角度,从而达到果面全部着色的目标。 四是铺反光膜,在果实着色初期,采收前15~20天,将果园地面修理平整,上反光膜,这样,下垂果萼洼着色率可达98%,全红果率超过90%。 为了解决老果园“枝满冠、树满园、内膛空虚光照差”的问题,对老果园采取隔株间伐和合理修剪的措施,采取这个措施有几点经验可供借鉴: 一是掌握好修剪量。一次性疏枝过多,会对根系造成无修复性损伤,破坏地上地下平衡,且易造成根腐病流行。注意疏枝对于大枝要“狠”,对于小枝要“忍”;通过改造把果园覆盖率降到70%左右,冠下透光率在15%以上,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 二是及时处理伤口。对疏枝后形成的大伤口,要及时涂抹果树伤口愈合剂,防止干裂,促进愈合进行杀菌保护。最好边疏枝边保护伤口。 三是预防根腐病。间伐或疏除大枝后,地下必然有一部分根系失去营养供应而逐渐死亡。在根系死亡过程中,易为根腐病流行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一定要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增加有益菌的种类和数量,改善果园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根腐病病菌的滋生与传播。 为了生产绿色果品,对苹果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数量。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壮树抗病。合理修剪,调整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疏花疏果,调节树体负载量,克服大小年现象;冬季深翻土壤,接纳雨雪,冻死病虫害,减少越冬基数。 二是及时清洁果园。修剪时注意清理病虫枝、残桩、病果台;剪下的病虫枝条及时清除烧毁;剪锯口及其他伤口要用果树愈合剂封闭,减少病菌侵染途径;冬季清除园内的残枝落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 三是在果园内挂太阳能诱虫灯、粘虫板、糖醋液诱杀害虫,冬季树干涂白,并绑草把子,开春后将草把子连同诱集的害虫集中烧毁。 四是对果园喷打化学农药,做到尽量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防治病虫要治早、治小,各种农药轮换交替使用,配药浓度要精确,以较少的农药达到最大的防治效果。抓好发芽前一次、套袋前三次农药的细致周到喷施,平时能不用农药,尽量不用农药,苹果采收前一个月坚决不用农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