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记】天目山挖笋记

 栖园散记 2021-11-30

    冬春之间,鲜蔬莫过笋,瑶柱玉版,可汤可煨,仙风野气,苏润一冬之枯槁,为新春厨灶之必需。


    笋分冬笋春笋,冬笋为大竹所育,硕壮过芋母,挖冬土方觅得,解壳润白若牙,谓毛竹也;春笋为绿竹所育,尖细比矛矢,出地三寸犹嫩生,脱箨青白如玉,余竹也。

    天目山多竹,多绿竹毛竹,丁酉初二至,料是冬笋满山,盈筐颖袋也。询山主,何处可笋,答曰,今为笋之小年,笋小且少,现入山稍早。指顾间见山头下一片竹林,色较他山黄绿壮阔,吾等何可俟待他月?遂携笋铲入山,奔毛竹海而去。

    山路沿一大溪壑而上,方是绿竹夹道,忽山路愈行愈窄,愈行俞陡,芒草扑路,路侧危石时时坠下,俯视心颤。看山毛竹林为竹树所蔽不见方位,遂过大壑,壑中巨石,青黑生白藓,间有野茶丛生石下,拈其嫩者入齿间,馥香沉郁。嚼而上行,遇青竹林生梯田上,杂石围甃,有竹鞭交生其中,间或突出地面,韧筋劲节,不空不疲,可印可玩,笋铲取数根入篓。趟茶垄,攀巨岩,忽有声响,不辨禽兽,警立,握铲四顾,惊叫一声,缓己惊恐又威不明之物,闻声息隐入茶垄,似是野雉,心稍定。

    往上有路忽又无路,看山似近行又不近,颇费些时辰终至毛竹林。

    毛竹粗似人股,乱石陡坡苔藓中负出,挺秀端直,铁环银粉,竿竿良材。间有大竹长成焉,根处犹累累竹箨,似少年长成,初见老成,初见须毛,稚气未脱矣。仰望箭叶交错,参天蔽日。来挖笋矣,何以观竹而忘他耶?遂俯首寻觅,见有土杂竹须翻起,以为定遭人先得也,遂择地完好处挥铲破土石,竹间翻地一片,手心火泡突出,再磨,液出粘铲柄,未得半片笋影,回想山主言,真笋之小年也!再择地挥铲,股倚一竹,听身后有悉索之声,回首无物,唯见竹外历历晴明,日西下,气渐冷,笋君不遇,再观竹而出,林缘远望,暮气四起,竹外层山绵延如黛,拾断竹作杖,以防禽兽,觅一新路下山。



    路旁多巨石,有山人砌池溪壑下,蓄水作日用,水管掩埋又突露若竹鞭,风来竹声瑟瑟,流水管中汩汩如动脉。一路野茶青竹杂生,虬书怪石盘卧,携竹铲竹鞭碎步归山人家。

    山人酒馔整备,中有冬笋一盘,润白过玉。

 |  栖园主人新书《蜀中记》热销中  |

捧阅大著,如同拾诗数片晚明。悠悠斯文,溶于今世,不禁笑由心生。                                            -----余秋雨

气韵古朴,行文优雅,似与前人松下泉边品茗、听琴,一脉心香,旷渺袅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在喧扰中回归宁静。                                                            -----赵忠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