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乐当潮 圣诞钜献 | 《大唐雅韵·钟鸣鼓乐》西安外事古乐团陪你一起度过浪漫圣诞

 小熊家228 2021-11-30

鼓乐声声辞旧岁

弦歌雅韵迎新春

盛唐燕乐奏国风

非遗文化焕新颜

12月24日至25日

圈粉无数的【西安鼓乐】

将在尹山湖大剧院大放异彩

双人套票于12月1日15:00全网上线

你还等什么

快来一起听一场中国古代“交响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告别2021,喜迎2022,开启新年新篇章。或许你会在「新年仪式」里,奔赴一场浪漫的新年古典乐。不妨给自己一份特别之礼,相约新年国风音乐会,感受一场独特的中国古代“交响乐”。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华丽集结,一曲曲幽美邈远的独特音律回荡剧场,《大唐雅韵·钟鸣鼓乐》邀你梦回巍巍大唐的繁荣盛况,感受一派其乐融融的升平景象。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演出剧照

西安鼓乐

2005年,它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成功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西安古代的交响乐。振兴传统文化,焕新非遗之美,重现盛唐深宫美乐,领略大唐雅乐风貌。国乐当潮,国风再起,全新编创,青春演绎,中国传统乐器的精巧融合,奏响巍巍大唐的千年古韵!

非遗鼓乐二创演绎版片段 —西安外事古乐团

图片
图片

开启大唐雅乐风貌,奏响悠悠古韵

图片
图片

作为西安外事学院“礼乐”通识教育的展示窗口,西安外事古乐团以“乐以载道”为宗旨,致力于发掘音乐的熏陶、教化功能,将对“道”的超越境界追求落实于音乐艺术形式中。

巡演以“钟鸣鼓乐”为主题,四大乐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十余个节目的顺序和逻辑都经过精心设计,在继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核心特质的同时,传承与创新融合,精品与新品交汇,曲曲意境深远、震撼心扉,既能体验大唐雅乐风貌,又能感受当代审美价值。







音乐会曲目单



图片


第一乐章 道生之



天地降吾命,父母授我形,天地之大德曰生。一阴一阳之谓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人生于斯世,处浩瀚苍穹之下,体生命之渺小,思真理之无限。上下求索,格物致知至于穷理尽性,以汇南北之气,凝东西之髓,顺乾坤之理,成雅乐之人。赤诚求道,成全完满。

一、编钟曲《朝乐》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舞蹈:西安外事学院舞蹈团

二、西安鼓乐《靛花开》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三、编钟曲《春江花月夜》

演奏:杜佩金、焦菲亚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图片


第二乐章 德畜之



“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德”乃个性化之收获与落实,亦是明道利他之体现与扩展。天地人物之循环往复,周秦汉唐之古风雅韵,宋元明清之诗词歌赋,四面八方之异域风情,集纳于此,汇通于此,升华于此,弘扬于此!“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修之行之,鼓之舞之,奏之鸣之,歌之颂之——探赜索隐,返本开新,致广大而尽精微,盛矣哉!

四、阮重奏《丝路驼铃》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五、编钟曲《金殿乐》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六、《庆善乐》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舞蹈:西安外事学院舞蹈团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图片


第三乐章 物形之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云霞雕色,草木贲华。诗人感物,发为歌咏。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嘤嘤鸣矣,求其友声。鼓之乐之,序团圆之乐事。

七、《杏花天影》

演唱:焦菲亚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八、《万世太平》

作词、作曲:黄藤

演唱:李凯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九、《尊道贵德》

作词、作曲:黄藤  

朗诵:薄鸿宇、高湲

演唱:杜佩金、李凯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图片
图片


第四乐章 势成之



成在势,“智者”动善时、顺势而“为”。道为大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夫唯道,善贷且成。得道之人,大器晚成,大成若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成在恒心: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诚则成,尊道而贵德,无为而无不为,是谓不为而成。成需继承,古为今用,故能蔽而新成。成而谦,事则久:功成而不处,功成不名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成者“大我无我”:功成身退,天之道;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大唐战歌》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舞蹈:西安外事学院舞蹈团

十一、《清平调》

演唱:尹梦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舞蹈:西安外事学院舞蹈团

十二、《归来》 

演奏:西安外事古乐团

*具体曲目及阵容以演出现场为准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图片
图片

西安鼓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图片
图片

西安鼓乐,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形成于明、清,曾是古代皇家宫廷音乐的重要部分。因皇帝常在行宫中观赏,因而在民间流传。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的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西安鼓乐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是室内音乐,坐乐大致可以分为城乡两种,城市坐乐编制约十二三人。行乐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社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等。行乐有时还有歌词,内容与祈雨有关。

竹笛为主奏乐器,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有时还加上云锣。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西安鼓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他所用的调依据五度相生律而得,常用的四调称之为:六调、尺调、上调、五调。西安鼓乐保存了大量史传曲目名录中的鲜活曲谱,对被认为“无声的中国音乐史”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西安鼓乐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传,演奏者多为市民、僧人;其音调较高,悠扬而热烈。道派为城隍庙道士所传,音调较低,平和、幽雅。俗派是由于僧派中的一部分乐曲,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乐,逐渐和僧派有了区别,而形成俗派,其音调高扬、浑厚、热烈。 

《大唐战歌》——西安外事古乐团演出片段

图片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革故鼎新非遗文化

图片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创立于二〇一七年,由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创办。乐团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古典音乐,振兴鼓乐艺术,凝聚民族精神”为己任,大力推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文化、艺术及历史。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乐团由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内外著名音乐学院共计30余名硕士、博士毕业生组成,乐团曲目融合编钟、编磬、古琴、瑟、埙等中国传统乐器,同时结合西洋乐器钢琴、长管等,尽显作品旋律古雅、曲曲悠扬、漫天华彩;其艺术风格肃穆恬静、清雅闲适,全套鼓乐一气呵成、颇具创新,充分展现古都长安音乐传统文化的古韵魅力。让传统音乐文化从古画中走出来,在乐谱中徘徊,最终得以歌弦,让传统文化走进现实生活,并与之融合、绽放光彩。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图片


演出历程



至今,该乐团已表演了300多部不同的艺术作品观众累计十余万人,曾多次受陕西省文化厅委派出访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日本、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同时多次参加省级以上艺术文化演出、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华人公祭黄帝典礼等活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主流电视媒体曾多次播出、宣传,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等多部主流门户网站相继报道,受到了高度评价。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2021年,乐团接受中央电视台邀请,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4《非常传奇》栏目。节目中,该古乐团将时下流行的《王者战歌》《清平乐》《加勒比海盗》《大鱼》等歌曲,通过大胆创新,融入西安鼓乐元素,引发现场焕新团明星嘉宾“一评二赞三抢人”。这些“非遗”作品,既复原了大唐雅乐风貌,又高度体现时代审美价值,使得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在全国观众面前大放异彩。

图片

西安外事古乐团剧照

图片
图片

全国巡演阵容,实力派艺术家齐上阵

图片
图片

*上下滑动查看巡演阵容 *

薄鸿宇

古琴

高湲

双云锣 编磬

马媛

扬琴 编磬 大锣

白桦

中阮

张润菲

琵琶

李梓源

大阮

张哲源

柳琴 双云锣

路章伟

赵昭

二胡

张琦

笛、埙、箫

杨濛卉

王曌

唢呐、管子

黄俊奕

箜篌

李萱怡

古筝

于可心

巩悦

作曲

韩星磊

指挥 编磬

尹梦

声乐 编钟

李凯

声乐 大钟 大钹

桑哲

声乐 大钟 铰子

焦菲亚

声乐

杜佩金

声乐

朱振杰

声乐

李晓龙

声乐

*具体阵容以演出现场为准

振兴传统文化·焕新非遗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