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芥英·十年—芥英社年度新作展12月4日山东省文化馆开幕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1-11-3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幕时间
2021年12月04日 上午10:00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04日至12月12日
展览地点
山东省文化馆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14号
参展艺术家
郭英培    林 兵    樊 磊    韩 斌    陈 涛   姚朋魁
特别鸣谢
    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      艺嘉(山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礼达天下优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君宜文化传媒
    济南汉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荣宝京行艺术馆   齐香斋
    聊城恒艺美术馆    丹桂园美术馆    威海紫云阁美术馆  
    山东云龙美术馆  日照七号画廊   鼓瑟传媒   画说收藏
舜鼎文化  

媒体支持

大众日报    大众网   山东商报   济南时报   

收藏天下   走向世界杂志社


图片

题字/文:汪为新

记得梁实秋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关于“五伦”的讲法,其中“朋友”尽管是末伦,但又是极重要的一伦:从“刎颈交”到“心心相印“,从“祢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抵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意。

图片

“芥英社”一共六位书画家郭英培、林兵、樊磊、韩斌、陈涛、姚朋魁。六位因友情而理想,因理想而结社,除了臭味相投,还有永以为好。结社交朋友也讲究一个缘份,纵不必象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子丑寅卯。
六位兄弟中酒有海量的,据说一斤半下去,还能气定神闲。尽管我不饮,有时也想到济南,约上他们几位在某个冬日里,相携于鹊山或别地,在向阳的山坡上,支起一个铁炙子,用松枝生铁来烤肉,肉香酒香,快意一番或一日数日。
图片
当然喝酒不是全部,结社的终极意义是讲究快乐的多面。我们的古圣先贤对结社有讲究,如“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这可不是叔季之世友谊没落的徵象,这是高才们的游戏。
这种游戏亘古如斯,或缘于蓦地相逢,俨如悦美。六人年龄各有大小,绘画各有专攻,相互砥砺,演变出各种研讨、展览,就像明代讲学会演变出“读书社”、“明经会”、“经社”、“读史社”、“文艺会”、“经济会”、“博雅会”一样,时间一长,“芥英社”还会演变什么出来呢?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

时间说能停匀,但从来没有驻足,一晃十年过去,哥几个准备做一个展览,既是一个回顾,也是一个展望,于是便有了这次隆重的邀约。
数年前哥几个曾窜掇我给他们写段小文,我今天引句俗语“假使冬天来了,春天还能远吗?”然则风霜花鸟互为因缘,四序如环,浮生一往。推开窗子,外面是遍地残雪,于是又想到约酒的事,大约憧憬的欢欣也同似水的流年是一样的哟。

图片

至于兄弟几个的“梅兰”情怀也好,“花鸟”闲雅也罢,冬天除掉干烤以外,还有什么可聊的呢?况且立冬往后,画面有无尽的温暖。还有,偶尔的寂寥也是可以下酒入画的。
2021.11.7晚于北京置起楼

图片

图片


 芥英社成员 

图片


     别署杞人草堂、新甫山人。1957年生于山东新泰,早年师从著名书画家于太昌先生学习书法,后入国家画院吴悦石、梅墨生先生工作室。现任济南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山东艺术家(书画专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花鸟创作院院长,山东中国画学会理事,芥英社成员。
在芥英社最难忘的事

接送孙女上学买了个电动车,林樊韩陈姚约法:大了不骑车,骑车不能大。有一回没听劝,真摔了个大跟头,眼睛肿得像铃铛,医生还练了练针线活。他们几个知道了,大包小包地来看我,并开了违规批判会。还有一回,也是大了,林兵要了滴滴,硬是把我塞进车里,他自己黑灯瞎火地电动到我楼下。

我说的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我们几个没什么头,没什么章法,也没有什么计划和理想,更没想把花鸟画鼓捣成个什么模样,起作用的就是点口头约定,这个约定是一种看不见的真情。我们都明白,人与人之间最长远、最有意义的就是这点真玩意。芥英社有些生命力之所在,即是彼此、反复、无限地交往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诚与真情。

图片

郭英培·清露浓妆

纸本设色  68×136cm


图片

郭英培·鸡冠花

纸本水墨  34×136cm

图片

郭英培·素面春风

纸本水墨

32×56cm   2014年作

图片

郭英培·水香露影

纸本设色  56×136cm

图片

郭英培·一枝春色

纸本水墨  36×56cm

图片


山东聊城人,1989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89年至2002年任教于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考取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毕业留校,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艺术家(书画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花鸟画创作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杂志社院聘画家,芥英社成员。

在芥英社最难忘的事

济南今年的冬天格外干燥清冷,又刮了几场大风,对我这个平时喜欢湿润空气的人来讲,似乎成了一种折磨。今晨起床后,发现室外飘起了雪花,居然一本正经地下了起来……  

凡到下雪天,我便会想起芥英社首展的那场冬雪。12年的8月份,英培大哥、韩斌约我商定结社之事宜,后来,樊磊弟加入、并相约年末作首展,时间定在了12月21日——“世界末日”。

四人集思广益起名芥英社,社名敲定,甚是兴奋,当晚借酒抒情,酩酊大醉……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12月21号漫天大雪,铺天盖地,霎时间染白了整个济南城。天公作美,丰年瑞雪,加众多朋友捧场,那一晚,先是聚福林,后又一杯无,个个成了梁山好汉……  

稍后,朋魁、陈涛二位才俊又相继入社,四君子成了六君子。

雪天,诗意了城市,浓了冬的味道,也成了芥英社小聚的理由。这不,英培哥又刚刚在群里发信息:第一场雪来啦!我不禁窃喜,看来今晚哥儿几个又要整点儿了!

图片


林兵·国色天香

纸本设色

34×136cm  2006年作

图片


林兵·春艳

纸本设色

45×180cm  2016年作

图片


林兵·种松皆作老龙鳞

纸本设色

45×180cm  2019年作

图片


林兵·珠光 

纸本设色

45×180cm   2020年作

图片

林兵·长与杉松共岁寒 

纸本设色

45×180cm   2020年作

图片

字弗言、甫言。1974年生,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结业于文旅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研班。现为山东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现代刻绘艺委会副主任、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当代花鸟画院副院长;山东省青联委员;芥英社成员。

在芥英社最难忘的事

芥英社第一次展览是2012年的冬至,那天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展览如期开展,来了很多朋友,研讨会在美术馆的现场随意的开聊,效果出乎我们预料的好。夜幕降临,聊性正浓的大家转到酒桌继续聊,天上飘起鹅毛大雪。酒后出门,清晰地记得路灯一团黄色的光晕里,白色的雪花飞舞着打着转,空气清冷透彻,几个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的社员不约而同的兴奋的在雪地里跳了起来。

图片

樊磊·方舟

绢本水墨

80×170cm  2021年作

图片

樊磊·近邻

绢本水墨

200×186cm  2020年作

图片


樊磊·天下

绢本水墨

217×186cm 2019年作

图片

樊磊·汤圆

绢卡水墨

33×32cm  2020年作

图片

樊磊·富呈秾华满池春

绢本水墨   

180×140cm  2017年作

图片


署韩元斌、逸之
1976年生于莱州
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艺术硕士
现为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济南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芥英社成员

在芥英社最难忘的事

芥英社的事儿还真的不少,由学术追求的相近而兄弟之情的加深,一幕一幕,累叠纷纭……当年英培大哥约哥几个商议学古贤结社之雅风何如?尽皆开怀、一拍即合,后来在二个菜的小馆子里搜肠刮肚,时而作冥想状,时而大呼摇头,由芥而英,定下社名时异口同声的兴奋。一次酒后,樊磊兄找代驾送我,一路谈艺术人生的,代驾师傅非常坚决的请我们练摊,听我们俩的白活,又请了个代驾送我们回家……
最难忘2012年12月21日,预言的世界末日这天,天上果真飘起大雪之时,芥英社正式成立了,第一季展览开幕了。晚上答谢酒会之后大家在八一立交桥头等车,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欢呼、蹦跳,就如十岁的孩童一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四年之后,第五季展览回到济南,仍然是答谢晚宴之后,大哥提议去八一立交重温这一幕,可惜没有漫天的雪来做伴。好在女儿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帮老男人未泯的童心。就在前几天济南的第一场雪落的最猛烈的时候,哥几个又相聚,又在雪地里蹦上了。

图片

韩斌·悠游

纸本水墨  34×68cm

图片

韩斌·也从风云间

纸本水墨

240×120cm  2019年作

图片

韩斌·五福同至

纸本设色

136×40cm  2020年作

图片

韩斌·聊赠一枝春

纸本水墨

48×71cm  2021年作

图片

韩斌·空翠沾衣

纸本设色  2020年作

图片

别署昶旭,1980年生于山东临沂。

现为

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美术家协会花鸟创作班导师

山东中国画学会理事

芥英社成员

芥英社的皖南之行
乙未春夏之交,芥英社有皖南之行,一路看山看水,获益良多。一日于查济寻得小酒馆一家,于门堂过道一方桌落座,门外青山溪水,院内芭蕉栀子,心神俱爽,店主人热情招饮,鲜香爽口的徽菜,加上浓郁的烈酒,不一会便豪情四起,情感与天地相往来了。犹记得那天畅谈无碍,十分尽兴,并迸发出一个研讨主题,回济南后两个月便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鸟画研讨会:谈“格”。
吃酒、喝茶、吹牛、画画是芥英社里即单纯又丰富的生活内容,大致每次吃酒似乎都有值得回味的故事。每次喝茶也都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吹牛和画画当然也随之情绪高涨,才情迸发。   
芥英社是一个无组织、无口号、无终点的三无社团,但又是有原则、有情怀、有理想的人生知己。大家因花鸟而结缘,情感因酒而发酵,几人常倘佯于古今之间,醉心在笔墨毫端,在自然中蒙养自己的性灵,在宣纸上挥洒着自我的真诚。
芥英社的故事一直继续。

图片

陈涛·步月

绢本水墨

55×120cm  2020年作

图片

陈涛·山之灵

绢本水墨

45×34cm  2021年作

图片


陈涛·花间拾趣

纸本设色

100×45cm  2020年作

图片

陈涛·春浓

纸本设色

97×40cm  2020年作

图片

陈涛·大红袍

纸本设色

90×170cm  2021年作

图片


陈涛·春欲醉

绢本水墨

45×34cm  2021年作

图片

山东临清人

200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师从张铨先生 

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刘万鸣先生

艺术学博士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特聘教授

山东政治学院特聘教授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日照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芥英社成员

在芥英社最难忘的事
中国书画的创作极重用笔,用笔的好坏,往往决定一张作品的层次和水平。用笔不但要自然而然的体现出书写性,还要表达出物象的结构、特征以及气质。
用笔的前提当然是自然而然不做作,由内而外的自然表达则是关键。正如融斋所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画用笔的自然而然也像极了芥英社哥儿几个寻常的交往,不着相、不执著、淡无痕。近日韩斌、陈涛二位老兄来京,夜宴于里仁大街五四火锅店,饮白酒两瓶,青啤数箱。微醺时得闻“四序听禅语,花开未有声”佳句,略有所悟。

图片

姚朋魁·古猿图

纸本水墨

45×68cm  2019年作

图片


姚朋魁·乐逍遥

绢本水墨

23×36cm  2019年作

图片

姚朋魁·此物清心

纸本水墨

40×60cm  2020年作

图片

姚朋魁·杂画册

纸本水墨

26×33cm×12  2020年作

图片

姚朋魁·杂画册之一

纸本水墨

26×33cm  2020年作

图片


姚朋魁·杂画册之二

纸本水墨

26×33cm  2020年作

图片

姚朋魁·杂画册之三

纸本水墨

26×33cm  2020年作


这个小团体,

每年冬至都要搞事情

文 / 臧文涛

每年到了冬至前后,济南书画圈里能喝几口的酒友们都会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天冷,是因为有个团体又要搞展览了——这个小团体,就是芥英社。从人品、画品来说,都是顶呱呱的;从酒量来说,也都是酒仙级的,而且令人称奇的是,哥几个齐刷刷地都特别能喝……从艺术上来说,这是一个文人雅士的团体;从喝酒上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组织!

图片

自古以来,文人离不开酒。酒仙老前辈李白说得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芥英社这几位性情相投、酒量相当的画友,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都在艺术上取得了超凡的造诣。他们艺术的理念相近,但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郭英培的蕴藉,林兵的潇洒,樊磊的清新,韩斌的风流,陈涛的隽秀,姚朋魁的静逸……真可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祝福这几位真诚的艺术家展览成功,祝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喝好,画好,给泉城济南留下一段文坛佳话。

2017年12月于济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