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授衔时,唯一被授予少将的外国人是谁?结局如何?

 James5291 2021-11-30

战争是民族的伤痛,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道路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民族英雄。在这一征程中,也有不少外国友人的援助,比如苏联曾经对我们伸出援手,给我军战士提供了良好的进修学习机会。而今天讲的这一位将军出生于越南,虽然是越南人,但是却在我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拥有两个国籍的同时,也是两国将军。

这位将军名为洪水。1955年授衔中的一千多位优秀将领,只有他一位是外国人(备注:叶飞将军是双国籍,而洪水将军却是实打实的外国人)。他能够以外国人的身份被授予军衔,是很不容易的。

洪水出生于1908年,越南河内人,原名武元博,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虽然过去的思想普遍落后,但是洪水的父亲经常和越南的爱国人士接触,因此思想渐渐开明,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也比较先进,因此,洪水从小就有一颗爱国心,并且知道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洪水的家庭条件算是不错的,所以在1923年的时候,洪水得以去法国进行学习考察,在这个期间,他认识了胡志明,并且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他便投身于爱国运动中了。回国之后的洪水依然坚持奋斗,在越南参加了青年革命同志会,并且丰富了自己的军事理论知识,在1926年还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

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洪水一直呆在国民党队伍中,直到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四一二事件”,洪水才毅然决然摆脱了国民党,坚决加入到了我党的队伍中。随后不久,他又参加了广州起义,可惜的是,这一次起义没能够成功,为了躲避风头,洪水选择退回越南,暂时避避风头。

1928年,洪水再一次回到中国,并且在1932年成为了瑞金红军学校的老师,两年后还被评为了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一次的会议上,洪水吃了不少冤屈苦,洪水向来是有话必说的,因此他总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因为被误会,洪水被当成了高级特务,甚至还被开除了党籍。

虽然蒙受了冤屈,但是洪水依然坚持着走完了长征路,当然,不久后他的事情就化解了,党籍也顺利恢复了。值得一提的是,洪水精通中文和越语,而且也能比较流利使用法语和英语,所以他也经常担任翻译,在部队里进行才艺表演。

洪水不仅样样精通,多才多艺,口才也是一等一的好,还有人夸他是不卡壳的机关枪,因为洪水讲话上课从来不需要背稿子,每次都是出口成章,道理也讲的极为透彻,部队里的战士们都很佩服他。

抗日战争结束,洪水也被派回了越南,将自己在中国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祖国的战场上,面对法国殖民军的残酷行径,洪水带领着越南士兵勇敢的反抗。1948年的时候,胡志明亲自为洪水授予了少将军衔。

1951年,洪水又一次回到中国,担任了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越南与中国双料将军,同时也是1955年授衔时唯一一位外国将军。可惜的是,英雄短命,1956年,洪水身患癌症并且已经到了晚期,他只能选择回自己的国家休养,并在同年因病去世。

参考资料:

《洪水: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外籍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