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先秦考古杂谈 2021-11-30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发起人叫宋健,他在参观访问国外博物馆时发现外国古文明大多已有了详细、公认的年表,而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却有世无年。大禹治水发生在哪一年?武王伐纣是在哪一年?尽管耳熟能详,却没人知道它们具体发生的时间。历史课本上也没有。

《史记》最晚只追溯至西周晚期,即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姬胡暴政,被国人赶到了山西,这件事就发生在公元前841这一年。基于此,有人说“东周以上无信史”。

疑古派不在少数。怎样“走出疑古时代”?尽管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已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但是商朝的存在并不能证明“夏”也存在。尤其是当我们甚至无法说出夏朝的起止年代时,辩驳的底气实在不足。毋庸置疑,与夏代有关的问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1996年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多达200余人。其中,首席专家4人。考古方面的李伯谦,测年方面的仇士华,李学勤负责历史文献和古文字,席泽宗负责天文方面的研究。

四位首席专家

具体目标如下:

“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要给世人提供一份相对准确的夏商周历史年表。这似乎太难了,毕竟这是几千年前的事了。但是,在200多位学者的努力之下,于2000年11月公布了研究成果。

从公元前841年往前推,敲定夏代的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排出了西周10位周王的具体在位时间,确定了从盘庚到纣王共12位商王的大致在位时间。

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大多数学者广泛接受,当然,也有不少质疑。

短短4年就完成了这么宏大的工程,攻克了如此之多的学术难题,似乎很难让人信服。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引以为傲的科学技术“碳十四测年”本身就存在误差,能保证的最小误差为±20年,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又怎么保证拟合的纪年是准确的呢?因此,“工程”确定的世系表必定存在误差。

还有不少学者主张,“夏商周断代工程”以考古材料为基础,本身就是错的。他们更倾向于文字史料,尤其是《竹书纪年》的被忽视引起了许多学者的不满,认为这是断代工程最大的败笔。

《竹书纪年》里的西周王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的王年

尽管存在着诸多的质疑,总得来说,“夏商周断代工程”成绩亮眼,加速了对中国文明研究的步伐,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文明的标尺。在此基础上可以探源中华文明。因此,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有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夏以前的龙山文化时代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呢?或许,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这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