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醒年代》陈独秀的戏为什么总能出彩

 tmy1963 2021-11-30
原创2021-03-16 07:49·厦门郑启五

《觉醒年代》陈独秀的戏为什么总能出彩

《觉醒年代》已经播出35集,故事起伏跌宕风起云涌,大小矛盾构成的戏剧冲突层出不穷,人物七情六欲嬉笑怒骂个性彰显,令观众诸君大呼过瘾,总体感觉就只有两个字“好看”,而“好看”之中“最好看”的莫过于陈独秀仲甫先生!

第34集里陈独秀宴请李大钊胡适之一场戏,别小看这顿家宴,它为下一集的高潮——“戏院撒传单”做了不可或缺的铺垫,也进一步丰满着仲甫先生多维的情感与鲜明的个性:首先陈独秀纠正了胡适之把“皖菜”当“徽菜”之说,饱学之士亲和有加,拉开了家宴的序幕,延续陈“吃货”的嘴脸;接着掏出《北京市民宣言》稿,“醉翁之意不在酒”昭然若揭,做好了飞蛾扑火的决绝;一番舌枪唇剑之后,送酩酊大醉的胡适之回家,亲手为其搬来砖块踮脚……细节件件入微,却见真情满满!

剧中陈独秀身兼吃货、主笔、家长、丈夫、慈父、演说家、北大教授、李大钊的革命同人、胡适的哥儿们等多重角色,人物不立体都困难!扮演陈独秀的演员游刃有余,出神入化,只要他出场,就一定有戏,有好戏,让人打心眼里觉得陈独秀“这一个”就该是这副模样,尽管他在这群历史人物中与原型的照片差距是最大的或最大的之一!

《觉醒年代》陈独秀的戏为什么总能出彩

里程碑似的《觉醒年代》告诉我们,历史人物形似与神似兼而有之再好不过,但无法兼得,神似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仲甫先生就是绝佳的案例!那种自以为主旋律题材就以概念化和脸谱化的大道理可以休矣,主旋律同样也可以很“好看”,主旋律必须要更“好看”,“好看”是一剧成功与否的硬道理,我们的观众一直在用遥控器验查“好看”与否,主旋律从来就没有豁免权!

《觉醒年代》陈独秀的戏为什么总能出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