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会记得,在我国东晋末年,有一位著名诗人,当然是赫赫有名的陶渊明,这个人便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
在我们知道的画师中有一位叫徐悲鸿的,他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在余看来,骨气不是性格倔强,行为执拗,而是一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面对邪恶或暴力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也就是说一个有骨气的人,必定是一个有一身浩然正气的人。 说起陶渊明所在的时代。也就是我国东晋末年,朝廷日渐衰败,官场一片黑暗。他虽然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他淡泊名利,等于是过着半隐退的生活。41岁那年,朋友劝说他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上任不久,正巧碰上浔阳郡派遣的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是个贪婪又凶狠的家伙,凡是他巡查之地,必向当地县令索要贿赂。若是索要不得,便会栽赃陷害。一名官吏指点陶渊明,让他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去迎接那位督邮。陶渊明却说:“我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陶渊明拂袖而去,辞职归乡。从此后再没踏入官场。其实,他只要讨好一下那位督邮,就可以保住县令之职,过舒适生活。但是,他宁愿选择艰苦却清静自由的田园生活,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人格,抹煞自己的气节。 ![]()
其实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在诗中写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屈原看到国家灭亡,悲愤投江;司马迁忍受宫刑,也不放弃理想;苏武异国牧羊19年,也不背弃故国;文天祥宁死不降,英勇就义……骨气,可以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也可以是“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的清高。生活中,不向恶势力屈服是骨气;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是骨气;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也是骨气。志存高远者,一身凛然气;一身正气者,必然有骨气。 ![]()
朋友,你同意我的这个观点吗?请你用你的言论和行为来引领你的下辈们和同事们,在当今和平盛世,激浊扬清之社会,把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远大志气,凛然正气,铮铮骨气弘扬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