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记】甘露古甓记

 栖园散记 2021-11-30

    自金陵台城古甓记事始,觅古甓渐成癖。

    此前一日与嘉禾石大夫谈炉事,偶问及“甘露”,曰案头即有一枚,正摩挲中,随赠以玩。呜呼,众里寻他千百度,竟在闲言碎语处。大夫曰,其所见甘露唯有三国吴,汉亦有甘露纪年,然未所闻见,三国甘露亦罕见,仅类神凤、黄龙,较后之凤凰、天纪则稀见,其见之凡四种,皆隶书,一为“甘露元年曹氏”,反书,周镌类回纹,最是华美,此余亦曾见。二为方格内刻“甘露二年”,余有汉“登山清明”类此。三为“甘露元年”,即今日半月砖砚也。四为“甘露元年十月韦酉明”,砖小,字反最多。大夫集其四种拓之一册,一并赠余,不胜其喜。大夫蓄砖数壁,清陆心源有千甓亭,论其砖数砖品,当大过陆也。去岁欲访其人而未得,他人定再访而记之。

    此“甘露”铭砖出三国吴,斫为半月淌池小砚,恰盈掌。“甘露元年”字口晰朗,胎坚,搅泥缭绕如烟,摩挲已出包浆,知夺大夫之爱也,与曩得之“宝鼎”、“永和”、“太元”同可为栖园玩物也。



    历朝历帝皆名以年号,多一朝一号,然发不祥之事者,易之,有喜象者亦易之。如汉宣帝本始四年,四十九郡国地震,帝下罪己诏,次年改元“地节”,意为“大地节制灾祸”。再如三国吴末帝孙皓凤凰三年,吴郡掘地得银,刻上有年月字,于是大赦,改年“天册”,此为其第六年号也。此见一朝数号不罕也。亦有数朝一号者,如今之“甘露”。

    甘露谓“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天下升平则甘露降”,如龙、凤、龟、麟,为瑞征。闻苑中甘露降,则易年号以“甘露”。甘露为号者有四:西汉宣帝刘询,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三国吴末帝孙皓,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

    西汉宣帝刘询,幼流落,十八岁立为帝,治二十五年,“操行节俭,慈仁爱人。”“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宣帝年号计有七: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五凤四年,“甘露降集、醴泉滂流”,宣帝诏次年改元“甘露”,意为“甘露滋润天下”,纪为四年。甘露四年“黄龙登兴、海内康平”,帝诏决次年改元“黄龙”。

    余尝游西蜀蒙顶,山下有甘露寺,寺久失修,貌已古旧,似无僧驻,考之谓:汉甘露年间,高僧吴理真于此“略开一坪,有一丈二尺,横二丈余”,“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以供清修之用。此为宇内茶之本始也。宋尚茶,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七株仙茶,历代为贡,繁生千年。五代毛文锡《茶谱》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今蒙顶山犹产茶曰“蒙顶甘露”,甘露名茶、名山、名纪年,着实绝美,汤似甘露,味定醍醐也。

    三国魏之甘露。魏高贵乡公曹髦年号有二:正元、甘露,甘露计五年。甘露五年曹髦遭司马昭弑,元帝即位,改元景元。甘露年间,魏蜀相拒,有邓艾大战姜维之事。

    三国吴之甘露。东吴末帝孙皓在位十七年,年号有六: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甘露计二年。“夏四月,蒋陵言甘露降,于是改年大赦。”甘露二年改元为宝鼎元年。孙皓权施恩惠之风有初无末,酷刑暴虐后灭于西晋,封为归命侯。另,孙皓每大宴群臣,客须饮七升,中书仆射韦曜不胜酒力,帝爱之,暗易以茶,遂今有“以茶代酒”行也。


    东吴亦有甘露寺,踞镇江北固山峰顶,为甘露元年建,演义有“甘露寺招亲”一折,曰:西蜀刘备借孙权之荆州不还,东吴孙权嫁妹为饵,欲引而禁之,迫其还。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东吴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抱美人而归,为一段趣事也。孙皓为孙权之孙,然依此演义,此甘露寺早甘露年间十余年也,不知孰可信乎,或为演义者一误也。

    南宋辛弃疾登山出雄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上江滚滚流,年少万兜,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曾公亮亦有《宿甘露寺僧舍》诗:“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甘露寺当为可探可游之地也。

    十六国前秦之甘露。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二十八年,励精图治,一统北方,占东晋之蜀地,与之南北对峙。其年号有三:永兴、甘露、建元,甘露计六年。永兴三年,苻坚出长安南游霸陵,谈汉高祖刘邦事,畅饮赋诗,大赦天下,遂改年号“甘露”,任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甘露六年,惩治豪强,令无爵位、官职者不得在都城百里以内乘车马,工商、奴隶及妇人亦不得穿戴金银锦绣,违者处死。建元时与东晋谢安、谢玄之淝水之战犹为可记,大败之时,“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为常引之典也。

    不有“甘露”,何可增识如此,孰言玩物丧志耶?

 |  栖园主人新书《蜀中记》  |

捧阅大著,如同拾诗数片晚明。悠悠斯文,溶于今世,不禁笑由心生。                                            -----余秋雨

气韵古朴,行文优雅,似与前人松下泉边品茗、听琴,一脉心香,旷渺袅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在喧扰中回归宁静。                                                            -----赵忠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