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域外记】印度散记

 栖园散记 2021-11-30

    戊戌大寒后九日,西游印度。

    深夜至,房屋颓靡,路道尘秽。有嫁娶者,鼓吹于道侧,白马牵华车,花灯拥之.前歌舞杂沓,手鼓喧阗,时促时缓,卜夜尽欢,时辰不移数米,至午夜方息,阖城空寂,渐闻犬吠。

    印土往南行,荠麦黄花百里不绝,道侧人家恬然自得。远山起伏,云日夕光奇瑰变幻。何处不同天耶?

    入一神庙,远山之下,庙社周环,拱门若莲瓣,人车杂沓。内市蔬果与乞者混于道侧,猴攀跃树墙之上,鸽群如云,人饲以米豆。中一庙特盛,人皆去履,驱入若鸽立,一神仪踞龛中,动若舞,众辄向之山呼经语,声震屋宇。有双手高举者,有五体投地者。及将出,列队乞圣水含吞及洒抹顶上,以为吉运。



    印地今每城郡,数百年前辄是王国,国中修城堡,所以印度古堡多,堡中珍宝,三百年来尽为英人掠去。又二百年后,印独立,然古堡为私产,有王族竟世袭至今数十代,虽无复军奴赋税,然以堡地展出所收为生。亦奇也。


    琥珀堡远斋普尔城三十里外之山中,为明嘉靖时比哈马尔王造,印宫殿多通透,以便通风纳凉故。冬则设帐幕蔽风寒。庭中辄设凉台,为议事处。时王有十二妃,为邻国公主联姻以为保安也,妃居四面,互不得交言,唯凉台议事时乃可,王夜幸一妃,她妃不知王何处也。





    山下拦坝为湖,湖中造水宫,为王族避暑处,鸥凫翩跹,水天一色,望若仙都。

    斋普尔城为斋辛格设造。其通经占卜,尤善天文,造天文台,日晷星座落定精确。殿中梁柱石白如玉,雕镂绝精。又造风宫以为女眷纳凉处。其子马多辛格体臃达五百斤,清末时访英,自蓄恒河水于巨银瓶中千五百斤,以自饮国水为尊也。今见宫中藏同治帝赐五爪青底龙袍一件,是通好之物也。斋辛格着粉红金线裙接见维多利亚女王之夫,城壁辄涂以粉红,乃又谓粉红城也。英人称善,赐丰厚,乃今日印国辄尚此色,以为幸运色也。


    印度古水井纵横可数十米,四方口漏斗状,深达数十米,层层砌阶,阶上又堆阶,累达数千,井底水仅阔数米,积若碧玉。广口窄底,非真井也,是积雨水而已。下望骇人心魄,足不觉轻软欲投。

    阿格拉在德里南四百里,极富庶地,铁木真曾掠阿格拉城。自元明时,伊斯兰教巴霸王建莫卧儿王朝踞阿格拉,其孙阿克巴建阿格拉堡,全以红沙石构之,极峻伟。又其孙沙贾汗以大理石增设之。其妃貌奇美,生十四子,及亡,帝痛惜不已,含悲极思巧构越一载,以大理石建泰姬陵凡十七载,门庙又五载。又北上四百里之德里建红堡凡十年,未及迁都,遭子囚于阿格拉堡中,唯隔河日日遥望泰姬之陵,越七年而亡,匆匆葬于泰姬陵中。其嗜喜大理石,泰姬陵纯白纯净,望若皎月,一朝鼎盛之君,其之于情之于美如此,为世代称颂不衰,岂独一陵哉?



    古印度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始自印度河流域,至前一千五百年,雅利安人自北来,印度为波斯所侵占。至秦汉时,印人建立孔雀王朝,百余年,即遭希腊人、塞人、安息侵扰,大月氏建贵霜帝国。后晋时,印人建笈多帝国,不及二百年,又唐宋时为阿拉伯人侵占,元明时建德里苏丹王朝。蒙古人复占,明清时建莫卧儿王朝。清末民国时,为英人殖民达二百年。自古文明后,印人自治二朝,聊三百年耳。印度文明,诚外族文明矣,可发千年之叹。


    印人为四等,一等为婆罗门,多僧侣,为礼法掌管。二等刹帝利,多贵族,主军政,为婆罗门受众。三等吠舍,雅利安人,主商农,须纳税贡献上二等。四等首陀罗,非雅利安人,主佣匠,为土著。此自雅利安人征服以来,沿袭千年,阶级以姓为据。人等依据肤色浅深而为高低。自阿拉伯来之阿里安人后为浅,土著为为黑。印人朴素,若对以友善而笑,必报以笑。我等客此,仰为上等人,常以合影为荣幸,吾人之于印人,若西人之于吾人。然印人不喜西人,以其尝占掠二百年故也。英人殖民二百年,于德里东建总督府,是今之新德里也。





    印人教多印度教,少佛教、基督、伊斯兰,佛教出印度,而东土盛于本土也。有西客族,裹首以为冠,多红黑白诸色,随衣色配搭。印度宗教颇多,各有礼拜处。然更有庙为所有教而设,百七十五年前,波斯有名巴孛者,创巴哈伊教,以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为教义,筑巴哈伊神殿,天下教徒辄可入而礼拜,实是兼容并包之举,若斋普尔之莲花庙及比拉庙。

    印人口近十四亿,于吾相当,然其土阔不及吾半,因是闲人多杂,居境逼仄。然酒店餐食无入门验票者,随所至而食。是民皆诚。印餐甚简。食多以饼饵,蘸以咖喱,佐以点洋葱末耳。若再者,唯番薯、萝卜、卷心菜、绿豆、黄瓜、菜瓜数种而已。印亦食米,唯米瘦长甚,且松软乏糯,或于咖喱相宜。所食鸡卵皆白壳,若白凤丸。

    印人肉多食以鸡羊。牛为神,不食,呼为“牛妈妈”,哺人奶故也。唯伊斯兰教民食,食亦唯私而不公也。处处鸽鸦漫天,捕食者,牢罪。犬牛游荡,向人乞食,据之亦不恼,孜孜若印人兜售者。犬若人之无虑慵懒,道中闲游,阳下酣睡。




    湿婆神居喜马拉雅山,显水五千里至印度,为恒河,以其水恒不变,为圣河。民以赴恒河沐浴为荣光,若亡,骨灰葬恒河,以为无上之愿望了。新婚夫妇先恒河沐浴,以为幸福永生。捉二青蛙扮以婚礼,放恒河中,以祈风调雨顺。

    一年中,印俗有节庆四百余。洒红节若彝族之泼水节,以红绿颜料以为乐。每值三月二十,凡欢度二日,先日篝火舞蹈,次日洒红,洒红后,乃万物从始,若吾之新年也。女位卑,唯此日可为所欲为,翻为人上也。

    印女多衣沙丽,一数米之纱,裹为裙,旋为衣,覆为巾,以一当十,奇,奇。凡女头顶近发中一点朱砂告人已婚也。


    印人教不同,等级不同则不通婚。农人婚配,尚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女家置办为多。印度教嫁娶七日前即开礼,前一日亲友近邻数百人聚食乐于男家。当日则男家亲友聚于女家,歌舞达旦。男女方婆罗门及男女方父母主仪式,男点朱砂于女额顶,男女结为夫妇。火神为证,绕火堆七匝,每匝起一誓,七世永结同心。次日晨歌食,男及亲友归。则女方嫁于男也。印人以多子为荣,若五载无出,乃可悔婚。印地之伊斯兰教视婚嫁为契约,可一夫多妻,然若妇告于官,则判男罪责。若男欲休妻,云“离”三声,则可离。



    英人嗜红茶,原主自吾建州,后引种于印度诸地,以反客为主也。今印度阿萨姆、大吉岭辄产,唯其味酽而涩,不可于吾土比肩也。

 |  栖园主人五记之《蜀中记》 |

《江南记》《域内记》《域外记》《栖园日记》筹备出版中……

捧阅大著,如同拾诗数片晚明。悠悠斯文,溶于今世,不禁笑由心生。                                            -----余秋雨

气韵古朴,行文优雅,似与前人松下泉边品茗、听琴,一脉心香,旷渺袅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在喧扰中回归宁静。                                                       -----赵忠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