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是怎样误导孩子的

 煮酒胡同 2021-11-30

         教育孩子,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人父母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是很自然的愿望,也是很纯朴的愿望。我们是一个崇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民族,古时的“头悬梁,锥刺股”被奉为励志故事的典范,百世传颂。这样的千古教条,导致人们认为吃苦是成功所必须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挤下去,却没有人去思考一下,所吃的苦有没有意义?吃苦与成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把别人挤下去了就代表胜利?

         只讲刻苦,不讲科学,是我们对孩子常犯的第一个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怕输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所以拼尽全力去竞争也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只是通过孩子去实现而已。想孩子多才多艺,又是兴趣班又是补习班,勤练这个,苦练那个,不去考虑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天赋,也不去考虑安排的时间合不合理,更不会去考虑孩子的感受。给自己给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人家能坚持,你为什么就不能?毫无疑问,父母的这些良苦用心,多少总会让孩子受益的,普遍地说,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在才艺上确实要出色不少。然而,负面影响也许更大,其一是攀比心理,别人会的我也要会;其二是挫败感,盲目在自己没有天赋的方面用功,会让孩子内心受挫。这些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困扰孩子的一生。

          把自己当百科全书,是我们对孩子常犯的第二个错。孩子慢慢长大,“为什么”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产生出的求知欲,很正常,也很值得鼓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很多父母都在看《十万个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时刻准备着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弄得自己像一本百科全书似的。对于孩子的求知欲,你随时随地的给他一个标准答案真的好吗?何不试试在他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简单地跟他说:你说呢?还有呢?现在图书馆藏书那么丰富,互联网搜索引擎那么强大,即使是同样的答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去探索比从你口中得到'标准答案’要强千百倍呢。何必把自己折腾得那么辛苦?这样的付出是徒劳无功的,换言之,吃这样的苦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还在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十万个为什么》是给孩子看的书,不是给父母看的。

         把空泛的夸奖当鼓励,是我们对孩子常犯的第三个错。我们都知道鼓励孩子是很重要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于是,每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我们又是竖起大拇指,又是“很棒”、“很乖”、“很厉害”,从不吝惜。可是,这只是夸奖,并且是很空泛的夸奖,并不是鼓励。比如,你下班回到家,孩子主动给你拿来一双拖鞋,你说他很乖是不够的,你应该跟他说:这就是孝顺了。这样孩子不但觉得自己受到了夸奖,并且知道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孝顺,从而受到鼓励。又比如,周末搞卫生,你让孩子把他自己的玩具收拾好,他草草了事,你不满意,于是把他叫了过来,让他再收拾好一点,最后孩子很好的完成了。你说他很棒也是不够的,你应该跟他说:这就是有责任感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就是有责任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只需改用一些精确的语言表达,空泛的夸奖就变成有价值观的鼓励了,不但对树立孩子的信心有裨益,还培养了孩子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

         错误的肯定和表扬,是我们对孩子常犯的第四个错。斯坦福大学曾经做个这样一个实验,把智力水平相当的小朋友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三关测试,第一关的测试题目非常简单,A、B两组的小朋友都顺利全部通过。这时候,老师对A组的小朋友说:你们都很聪明,都得了满分;对B组的小朋友说:你们都很认真,都得了满分。接着进行第二关测试,题目的难度增加,A、B两组小朋友都有不会做的题目。再下来紧接着进行第三关测试,题目的难度大大增加,结果A组的小朋友全部未能通过,而B组的小朋友则顺利通过。

         研究人员指出,按正常水平而言,A、B两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应该可以顺利通过三关测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老师的表扬所致,A组的小朋友听了老师的表扬后,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关是因为自己的聪明,而到了第二关时,因为有些题目不会做,他们就想这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信心产生了动摇,于是,第三关时全部失败;而B组的小朋友在听了老师的表扬后,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关是因为自己的认真,到了第二关有些题目不会做,他们就想这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认真,于是在第三关时更加努力,所以全部获得通过。

        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常常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问文:泰斗      编辑:写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