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邢桂珍/野猫流浪记(十六)——黑白猫的生存技巧

 昵称33899627 2021-11-30
文/邢桂珍 
黑猫和白猫是这群野猫中,最健壮的一对兄弟,它俩不仅外观姿态优雅,而且机智聪敏。
被服厂搬家时,老伴对我说:“我留在库房里两捆棉絮,想让猫有个暖窝。”我伸出大拇指为他的举动点赞。 
深秋的一天,我去南街办事。路过原厂房,想看一眼思念的野猫。就快步进院喊:“咪咪,咪咪!”野猫们没有回音,我心里有些抓心挠肝。
荒芜的院落里满地枯叶,草丛里传来几声蝈蝈的鸣叫,草穗儿弯下了头。 
张大嘴巴的铁皮库房门,围挡的铁皮锈成了朱红色,被风抱走的房盖,像老头的豁牙子。
老伴留下的棉絮上,有个醒目的深窝,周边围了一圈透明的塑料薄膜,上面盖着两张报纸大小的厚纸壳。 
机智的野猫,理解了棉絮的用意,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寒冬的一个午后,参加完一个婚宴,我带了些炸鱼,蹚着没脚踝的雪,去服装厂看猫。
米粒的雪花,打到脸上火辣辣的。我边走边想,这样的天气,我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拐过7——14楼,看到白猫蹲在楼头的暖气管子上。我惊喜地喊:“咪咪,你在等我吗?” 
听到我的声音,它马上跳下管线跑到我身旁,撒娇地蹭我裤脚,仰着脸朝我“喵喵”。



我摆手招呼它:“咪咪,过来。”我把它引向服装厂院里,它屁颠屁颠地跟在我身后。
小精灵瞅着我手里的塑料袋:“喵喵。”我摸着它的头说:“乖乖,是给你带的。” 
白猫吃了两条小炸鱼,把剩下的一条条叼到墙角的雪地里埋了起来。
我说:“你等着,我给你弄水喝。”看我端出半盆水,它连蹦带跳地靠近盆。
我站在刺眼的雪地上,静静地瞅着它。
这只灰白相间条纹的白鼻子花猫,站在皑皑雪地里,低头扎进水盆里,伸出粉舌头,“呱唧呱唧”舔着绿盆里冒热气的水,喝了有五分钟。
寒风旋着房上的积雪,形成棉絮一样的雪帘飘散。白猫隔三差五地抬起爪子,贴到肚皮上交替暖和。
看它吃饱喝足了,我告诉它:“咪咪,我要走了。” 
我转身离开时,它蹚着厚雪,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前面踩出一行梅花足迹,不时回头“喵喵”张望,把我引领到7——14门卫。白猫站在门口“喵喵”两声,看门大爷探头问:“你干啥去了?”我问道:“你认识它?”大爷说:“何止认识。”我走进温暖的屋里,白猫蹲在椅子旁,倾听大爷讲述它的故事。 
被服厂搬走后,它和那个黑猫,就溜达到这里。我看它们挺机灵,就和它们说说话,天冷了,让它俩进来暖和暖和。
一来二去,这猫跟我就熟悉了。这个楼不少人都稀罕它俩。李山经常带东西给它们吃,老刘家吃鱼啊肉啊,忘不了给它们拎过来。那个扫大道的小刘,家里的剩饭,常带来给猫吃。 
我插话道:“我搬家了,过来不太方便,这下我可放心了。” 白猫趴在地上望望大爷,瞅瞅我,不时舔舔尾巴,抬起爪子洗洗脸,闭上眼睛眯一觉。
大爷继续说,我和那个看门的老张,我们每天吃饭,都匀出一份给它俩吃,吃饱了它们就跑出去玩,那个黑猫这会儿不知道跑哪去了。
说曹操曹操到,听门外有“喵喵”声,我推开门,黑猫“蹭”地钻进来。大爷说,咋样?到吃饭时候准回来。



这些有爱心的人,他们用行动,呵护身边的野猫,让我肃然起敬。 
走出门卫,雪停了。夕阳映红了猫狗追逐的彩云,嬉戏在即将落幕的残阳里。 
南村炊烟升起,铲车和清扫工在路上清雪,大爷身后跟着两只猫在雪地里玩耍。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