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应成异果,持去掷潘安~才发现,看个帅哥也会有这么多诗词读!

 杏雨轩 2021-11-30
不知怎的,近来我手机里的视频平台总给我推送各类帅哥,像约好了似的。不过可能多看赏心悦目的人确实有助于心情愉快,近来我心情真不错,哈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是今人才如此,对美的向往历来都是人之常情。而古人追起“星”来可不比今人弱。尤其魏晋时期,那当真是一个极重“颜值”的时代啊!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安,便出自那个时代。

生于西晋荥阳郡中牟县(今河南省中牟县)潘安(247年-300年),又名潘岳,表字安仁,小字檀奴。

2009年河南郑州巩义市文物管理所发现了潘安墓,沈诚博士带领的科研小组在考古工作中复原了潘安的外貌。


宋代的葛长庚(1134年-1229年,又称白玉蟾,世称紫清先生,南宋诗人。书法绘画皆佳,著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海南历史上首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写:

促拍满路花(和纯阳韵)

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

一朝成万古,又徒闲。

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

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

阿谁肯做飞仙。

莫思量、骏马与高轩。

快乐任天然。最坚似松柏、更凋残。

有何凭据,谁易复谁难。

长啸青云外,自嗟自笑,

了无恨海愁山。

李白之才情自是不必多说,葛长庚将潘安的容貌与李白的才华作比,看来潘安“美男子”的形象在大宋依旧深入人心!怪不得西门庆故事里的王干娘,会跟他细说“潘、驴、邓、小、闲”呢!

南宋成书的《世说新语·容止(刘义庆)有: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莫不连手共萦之。

《世说新语》,南宋,刘义庆
南朝的刘孝标引用了《语林》的句子做解说:“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这个故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潘岳年轻时,住在洛阳,每次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时,都有不少妙龄姑娘手牵着手围着他的车架瞧他;而当时时兴以“投花掷果”表达喜爱,他的俊美让老妪都忍不住用水果来投掷他,他每每出行都满载而归。于是,我们就有了“掷果盈车”这个成语。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世称“红杏尚书”,北宋文学家。入仕后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而官升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哥哥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的《残花》一诗便提到了此事:

林下感馀欢,流芳逐雨残。

香归蜜房尽,红入燕泥乾。

梦短休成蝶,肠回却掩鸾。

故应成异果,持去掷潘安。

不过,人家潘安可不是空有皮囊的“花瓶”,人家是在风流人物辈出的魏晋时期都算能打的文学家,属于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选手。

他与其叔潘勖、侄儿潘尼并称文学史上的“三潘”,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道。《晋书·潘岳传》中有:“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哀诔之文”。他一生写过许多好诗赋,《西征赋》、《秋兴赋》、《寡妇赋》、《闲居赋》、《悼亡诗》等都是诗赋中的名篇,至今仍为文学史家所重视。刚好近来得闲在读他的《悼亡诗三首》,就选其中第一首分享给大家: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拳拳情意,真挚缠绵,我猜肯定有很多姑娘羡慕他的妻子能有这样一位丈夫,貌美多才还深情如此。

而与潘安常被放在一起说的另一个大帅哥——(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同样是才貌双全。宋玉,又名子渊,与他有关的典故颇多,例如“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等成语,都来自他的故事。

历史上的宋玉画像

宋玉曾在战国后期的楚襄王时写下一篇《登徒子好色赋(用于讽刺楚襄王淫乐无度的生活),其中讲到:

有一位大夫“登徒子”抹黑宋公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对此,宋玉就自我辩解:曾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他这话,虽意在解释自己不是好色之徒,但听者不免想到:竟然能引得绝色佳人都忍不住登墙偷窥,可见他本人是怎样的人间绝色了,哈哈。

从现有的资料看,宋玉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人,曾事楚襄王。作为屈原的学生,他也写得一手好辞赋。留下的作品甚多,比如《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就录有其赋16篇。他的传世作品中,除了前面提到的那篇,特别著名的还有《九辩》、《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等。

其中的《九辩》,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一直影响着自他以后的中国文学,至今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

限于篇幅,只节选开头几句


宋玉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类似,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以情胜理,用具象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多为正面,比如李商隐和钱惟演就都写了以《宋玉》为题目的诗。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晚期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中排行十六,曾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又因有些诗过于隐晦难解,于是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传有《李义山诗集》)说:

01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钱惟演(977年-1034年,字希圣,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吴越忠懿王钱俶第14子,后随俶归宋。官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传有《家王故事》、《金坡遗事》)说:

02

章华清宴重游陪,已有微词更有才。

神女梦灵因赋感,屈平魂怨待招回。

悲秋终古情难尽,障袂何时望可来。

祇用大言君自许,景差无计上兰台。

这两首诗虽然一个写于晚唐,一个写于北宋,却都表达了对宋玉的赞赏,以及对他作品的认可。

你看人家不光长得帅,还超级有才,怪不得青史留名呢!哎,这样的人还不少,哈哈,李白苏轼就不说了,最近我见到有资料分析:因诗出名时的少年杜甫明明也是青葱帅哥来着,不明白为啥课本上非要印个他垂垂老矣的肖像?

可怜我这条“咸鱼”没什么大志向,也写不出好得那么惊人的词赋诗歌,就只能看看帅哥养养眼、读读他们的作品开心满足一下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