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百日咳
2021-11-30 | 阅:  转:  |  分享 
  
百日咳

百日咳又名顿咳,鸡核、疫核,系由时行疫毒侵袭于肺,肺气失宣,气郁化热,酿而成疾,阻于气道,气逆而咳。证见阵发痉咳,咳时脸面潮红,痉咳后有鸡鸣似回声,经久时日,甚达百天。早起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中后期宜清热宣肺,健脾补肺。

【方一】治百日咳。鸡苦胆(如无用猪苦胆代亦可)、白糖适量,每天服2次,白开水冲服。病情轻者2天服用1个;病情重者每天服用1个。

【方二】蜂蜜60克,橘络6克。将蜂蜜放锅内煮,再放入橘络煮15分钟。每日服2次,每次约10克。

【方三】百日咳早期。桑叶、紫菀、连翘各10克,菊花、百部、黄芩各6克,炒杏仁、桔梗、橘络、甘草各3克,薄荷1.5克,水煎服。

【方四】百日咳痉咳期。葶苈子、制桑皮、瓜蒌各10克,炒杏仁、百部、旋复花、黄芩各6克,紫菀、桃仁各3克,大枣3枚,水煎服。

【方五】百日咳后期,燥伤肺胃,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桑叶、白扁豆、天花粉各4.5克,水煎服。

【方六】治百日咳,痰盛咳呛,气逆鼻衄,呕逆。生石膏30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紫菀、杏仁、黄芩、白前、蕤仁、葶苈子各10克,桔梗、麻黄、法夏各6克。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1岁以内每服0.5克,3~5岁每服1丸,均日服2~3次。

【方七】小儿猝嗽,百日内咳嗽痰壅。贝母15克,甘草(半生半炙)6克,共为末,沙塘丸芡大,每粒饮化下1丸。

【方八】百日咳初起,咳嗽、气喘。冬瓜子(连壳)15克,水煎加蜂蜜调服。

【方九】小儿百日咳,咯出鲜血者。桑皮(蜜炙)6克,白杏仁去尖、地骨皮、知母各9克,川贝母(去心)、薄荷、桔梗、黄芩各3克,橘红、生甘草各2.4克,水煎服。久服自能获验,不可服3~4剂不效而更方。

【方十】百日咳,咯出鲜血者。取麻雀1只,杀死,不落水洗,内脏弃后加冰糖适量煨食。

【方十一】小儿百日咳,痰多气急汗多。葶苈子、白苏子、冬瓜子、光杏仁、莱菔子、玉竹各9克,远志皮、化橘红、川贝、制半夏各6克,麻黄2.4克,水煎服。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