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问问1977年的前辈们吧

 茂林之家 2021-11-30

图片

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848,阅读时间:约8分钟

图片

1978年,未来的“史上最年轻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还是阿坝水电站的一名拖拉机手。拿着每月五十块钱工资,在当地堪称“高收入一族”的他,有一天却突然借了一辆自行车,连夜狂奔了几十里路,去高考报名点填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放弃了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中,终于考取了当地一所师范学院,走上了他之前还分外陌生的文学之路。以他自己的话说,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初衷,只是“走出山寨,看看外面的世界。”
同样是1978年,“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女儿邓志典,也面临着重要的人生抉择:是继续在箱子厂工作?还是报名参加高考?她终于下决心选择了报考,可决心易下,备考却难。经过之前多年的生活浮沉,学校里的知识几乎忘光,比如复习物理的时候,她“连牛顿定律都不知道”。以至于为她补课的老师,都认为她“这样低的程度没法补课”。那段艰苦复习的日子,她下班后回家先睡觉,晚上十一点起来读书,终于在这一年高考里金榜题名。
而在比这稍早一些的1977年,中华大地上更出现了奇特的学习热潮,特别是1977年10月后,以学者苗生的话说,各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补习班里的学生们,也不止有十七八岁的高中生,甚至还有下班后匆匆赶来的工人,已近中年胡子拉碴的大叔,以及抱着婴儿的母亲……所有的这些抉择、奋斗,也与一桩历史大事有关:1977年恢复高考。
图片
虽然每年高考时,“高考改名”的话题,常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但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那个时期,参加高考的“前辈”们。
一、恢复高考:艰难而快速的抉择
1977年,中国的高考已因故“停摆”了十年之久。大多数的中国高校,都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具体的招生办法被称为“十六字招生办法”,即“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对于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来说,“高考”甚至成了一个陌生的词汇。一位经历过1977年高考的当代知名学者,曾生动形容过上世纪70年代初的年轻人们,对“高考”的理解:“高考?想都没想过,那已经是历史了,怎么可能有?”
图片
“停摆”高考的严重后果,自然也显而易见。别的且不说,单说高校教育质量。举个例子就能明白:1977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刚分配到上海科技部门的应届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水平测试,结果触目惊心:这些通过“十六字招生办法”进入大学的“天子骄子”们,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数学不及格,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化学不及格。有人“基础知识一个题目也答不出来”。
以这个意义说,恢复不恢复高考,已经不止是考生们的“改命”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
1977年8月,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参会的33位知名专家们畅所欲言,大声疾呼“从今年起就改进招生办法”。不久后,教育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恢复高考”提上了日程。1977年9月25日,经过历时45天的招生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977年十月,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终于传遍神州大地:高考,恢复了!
图片
而且,无论是比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考政策,还是1977年之前的“十六字招生办法”,1977年的高考,都有着力度更大的改革:凡是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报考。以相关统计,当时要求报名的考生,达到了上千万人,年龄最小的有十三四岁,年龄最大的有四十多岁,堪称规模空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恢复高考”的决定是在是年十月宣布,而考试时间却是在1977年十二月,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考试,准备工作也成了难题,甚至连印试卷的纸张都一度不够。比纸张更困难的,是“出什么题”。上一次高考已经是十年前,十年的空白期,让各地各科的命题组,都很少有经验可寻,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一位1977年高考数学命题组的负责人感慨说:当时的出题任务,都要对家人保密,命题组所有成员更要集中封闭,所有的试题要经过几十次校对后送去印刷。直到高考结束,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是命题组的一员。也就是在同年,他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数学没及格……
二、改变千万学子命运
1977年12月5日,停摆十年的全国高考正式开考,实到考生五百七十万人,录取考生二十七万人,录取比例21:1,比起今天的高考来,这样的场面,可以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来形容。
图片
而且和今天不同的是,1977年的高考阅卷结束后,先不公布分数。考生们要先在家等初选通知书,拿到初选通知书以后,再填报志愿。这种模式比起今天高考来,显然风险性更大。大多数考生都没有填报志愿的经验,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仅这一个环节,就加大了“落榜率”。
以这个意义说,能在1977年走进大学校园的考生,都是优中选优的顶级人物。
这样背景下的高考,也造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许多大学班级里“X世同堂”的奇观:一个大学的班级新生,基本都来自不同的年龄段,既有二十不到的小年轻,也有三四十岁的“老三届”。南京一位老教授,就回忆过1978年高考结束后,他“带新班级”的情景:班级里年龄最大的“新生”已经33岁了,当他下定决心走进考场时,他身后的四个儿女就在考场外为他鼓劲加油……
那些今天网络上流传的,所谓“高考改命”“肩负家族几代人期望”的呼喊,放在这个场景里,可以说十分贴切。
甚至如果细细盘点的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里,各行各业多少脱颖而出的优秀人物,几乎都来自“77级”——恢复高考的这一代人。2001年,火遍中国荧屏的电视剧《大法官》里,刘佩琦饰演的男主人公,就曾有一句傲然的台词:“77级是新中国最与众不同的一代”。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一代人的“改命”,仅仅是因为高考?当然不是。
图片
1977年的恢复高考,从宏观来看,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先声,正是随着“恢复高考”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20世纪末的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1977年的570万考生里,只有27万人上榜,但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在改革开放的洪流里发生着剧变,大多数满怀梦想的年轻人,都在这个时代里找准了方向,改变了人生……
以这个意义说,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但1977年的恢复高考,却是所有的亲历者,奋斗路上的重要一课,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祝正在参考高考的考生们,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参考资料:陈煜《中国生活记忆》、王晓丹《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宗禾《1977: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宋连生《三十年前那一页》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