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文友,安徽财经大学1967年毕业,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共党员,深圳作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1962年高二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75年起,重新拾笔,在全国各省、市(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苏、江西、山东、辽宁、北京、宁夏、广东、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报章杂志以及《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妇女》、《理论与实践》、《实践》、《群众》、《红旗》、《朔方》、《阳关》、《衮雪》、《瀚海潮》、《延安文艺》、《北京文艺》、深圳《莲花山》发表杂文、散文、小说4000多篇,一些杂文被多家报刊和作家协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在公共汽车或者地铁上常会看到专门给老弱病残孕妇留的位子。但是,这些位子上坐的往往不是他们,而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假如你是个老人(暂不说那些病人、残疾人和孕妇),你上了车后,站在这些不给你让位的年轻人旁边,你会是什么心情,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这些专位,在没有老弱病残孕妇的时候,年轻人完全可以坐,资源不能浪费嘛。从情理上说,老弱病残孕妇们一旦上了车,这些专位上的年轻人必须起来给他们让坐,如果你坐在专位上都不让,你怎么好叫别人让座?在我国,法律上虽然还没有规定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要承担什么责任,但是你坐在老人的专位上,你就必须首先起来给人家让座,这是道德的规定,也是人格的约束。你坚持不让,要做英雄,硬着头皮,风雨不动安如山,一般不会出什么事,但是你良心上会受到谴责,你人格上会受到贬低,别人会多看你一眼。那一眼,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是蔑视你,瞧不起你,是对你缺乏家教、缺乏公德、缺乏爱心的无声谴责!只是人家不说而已。你不让,若果别的座位上反倒让,你又作何感想? 老人也有脾气,老人的脾气有时候会更大,那倒不是什么人家倚老卖老的问题。老人到了更年期,比你年轻人脾气还大,你得让着他,体谅他(她),不跟他们多计较。 一次,我坐223次车,车至人民桥站又上来一个较我略小的老人,他站在老人专位旁,想等着面前那个小姐起来给自己让座,谁知那小姐早有准备,把脸扭向窗外,装作没看见。老人故意咳了一声,小姐还是不理。老人火了,直接告诉她,这是老人的位置。那小姐看他说话冲,听了不顺耳,瞥他一眼,还是不让。我站起来对他说:“兄弟,坐我位子。”他问我到哪里?我说:“到终点站!”他一听,还有十多站,就摆摆手,把我压下来。然后,二话不说,一屁股坐在前面那个小姐腿上!小姐骂他流氓,他骂小姐没家教,鸡婆……闹的不亦乐乎!昨天,广州4号地铁上,又因为类似的问题,一老一少撕打起来,也是闹的沸沸扬扬!网上评论五花八门,有指责那个陈姓老人的,也有批评那个吴姓年轻人的。在此,我不予置评。 凭心而论,多数情况下,给老人让座的还是多。尤其在城市中心区,文员比较集中的地区。但,不给老人让座的也不少,尤其是文员较少一点的郊区车上,如罗湖去梧桐山的211次车上。 在公交车上,我经常遇到不给我让座的年轻人,他(她)们就坐在老人们的专位上。不给让,我绝不要。我宁可站离他们远点,以不使他们心里为难。去年有段时间,我的左脚骨折了,开始肿,后来痛,不能站立,否则疼痛加剧。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去上班(还有兼职做呢),一路上八、九个站,专位上的年轻人没谁给我让座,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我有脚伤。过了两个站后,脚还是很痛,很盼望有人能给我让个位子出来,或者我给他车票钱,让我来坐,不然干脆就坐在地上。但绝不可那样,那是让人误为你打悲情牌,太丢风度,还是死挺着站了全程,结果也挺过来了,没啥了不起!平时,对于给我让座的人,我会比别人多说几句“谢谢你!”对于不给我让位子的年轻人,我也不怪,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也许人家哪里不舒服呢?也许上了一天班,太累了唻?也许在别人眼里,自己还年轻着呢。这么一想,就想通了。 在此,我想对于与我同年龄的老人们说:乘车也是一种锻炼,站未必不如坐,站才能锻炼腿部肌肉,况且,市内乘车没多远路程,有位子就坐,没位子就站,当作一次锻炼,没必要去争、斗;如果人家给我们让了座,我们无论如何要送句“谢谢”。看到那些受让者什么也不说,甚至看都不看人家一眼,我就很觉得不应该。咱们毕竟比年轻人多受一些教育,理应比他们多一些礼貌和涵养。人家给你让座,说句“谢谢”能有多累?! 年轻人们,你也得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他(她)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该不该给他让座?! 李文友 草于2012.10.10 改于2021.11.28 饶庆松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时代周报》特邀法律评论员 热爱游泳,三次横渡琼州海峡 2016年挑战往返横渡 彻夜坚持19小时50公里 公开出版物有《横渡,不一样的人生》 曾成功代理死刑改判无罪案件 每天一分享,做有温度的律师 阅读|分享|励志|横渡|法律 分享美好,是美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