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 炎夏佳食话冷面

 宁似卿 2021-11-30
   (八) 炎夏佳食话冷面 : 冷面,它拌和各种佐料,形成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吃起来,清凉开胃、解暑,似腻还爽,具有酸、辣、凉、爽等特点。
说起冷面的来历,传说在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时代,有一个丑女叫东施的,人丑心善,孝敬公婆。一天东施和面制春饼,可婆婆因年老牙口不好,咬不动,东施灵机一动,就将这春饼切成条状,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对上些佐料,送给婆婆吃,老人越吃越高兴,一个劲地夸媳妇这种做法好。此事不胫而走,许多人都效仿做起来。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冷面了。南朝梁人宗懔所著的 《荆楚岁时记》 中云: “六月伏日进汤饼”。古人将汤饼称作冷淘,据《唐六典·光禄寺》 就有: “夏月加冷淘” 之说。诗人王禹俑曾写过一首 《甘菊冷淘》,诗云: “棒面新且细,溲牢如玉墩,随刀落银镂,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 潘荣陛所撰的《离京岁时纪胜·夏至》中也说: “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可见冷面当时普及的程度。
冷淘变成冷面的叫法,还是宋代的事,最早见于文字还是陆游的诗: “新蔬供冷面,熟练制单衣” 可见冷淘面还很盛,一直到明代还在叫。如蒋一葵所著的《长安客话》中说:“顺承美大街刘家冷淘面”。大约在清代冷淘这一称呼渐渐不叫了,而变成了冷面。
近百年来,我国冷面多为北方的朝鲜族人所经营,并成了朝鲜族人特有的风味,多以辣椒末、狗肉或牛肉做调料,朝鲜族人开的冷面馆到处可见。
冷面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了,但其变化不大,品种最多也不过7~8个,人们通常所见的有拌面、酱面、温面、鱼片面、牛肉面、狗肉面等。一般能吃到的主要属两种,配以佐料汤的或用芝麻酱拌的,但往往又因投料不标准,本来有风味的食品,却失去光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