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编导眼中的兵马俑,沾染着世间烟火和时代“共生”

 timtxu 2021-11-30
以色列编导眼中的兵马俑,沾染着世间烟火和时代“共生”

《遮住眼睛看到你》剧照

遮住眼睛后,在虚幻世界看到人性真实;以色列的哭墙和陕西的兵马俑让人看到不同地域文化在不同时空的“共生”……昨今两晚,由《遮住眼睛看到你》和《共·生》组成的现代舞专场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上演,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引发舞蹈背后的文化思考。

一个关于“眼睛”的故事

《遮住眼睛看到你》是一个关于“眼睛”的故事,将人带进奇幻、深邃的异世界。北京9当代舞团的编导詹骊始终致力于找寻新的动作语汇与形态,运用看似非正常的逻辑拼搭,表现或隐喻其内在的不安,脆弱,爱,包容与真实。在恰巧阅读《镜花缘》后,重燃了她以夸张的形式展开一场关于眼睛所观,所看,所探奇异之旅的想法。

以色列编导眼中的兵马俑,沾染着世间烟火和时代“共生”

《遮住眼睛看到你》剧照

《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善于运用幽默的笔调、夸张的描绘,展现天马行空的世间万象,并通过隐喻,在万般异象中追问人性中最深最根本的问题。在詹骊看来,现实生活中,“手掌遮住眼睛”表达的是屏幕后的线上娱乐和屏幕前现实困扰的反差。通过李汝珍文学漫画般夸张的基调,詹骊提问:“遮住眼睛后,你是谁?是更意象还是更真实?”

与此同时,她也通过舞蹈构出一个“遮住眼睛”才能看到的最奇,最幻,却也最深,最真的异世界。

沉默的哭墙和兵马俑

中国风混搭以色列元素,《共·生》如同一场“兵马俑的派对”。2017年5月,以色列当红编导艾姚·达东来到西安,表面上,他与来西安游玩的国外游客没区别,去博物馆、登城墙、听秦腔、看兵马俑、写毛笔字……但看似普通的西安之旅,却催生出现代舞作品《共·生》。达东说:“中国、以色列的文化差异很大,但是人的共通点却很多。如果从本身的情绪或者最真实的感受出发,人的共性、对朋友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我们甚至拥有相似的文化性格。”

以色列编导眼中的兵马俑,沾染着世间烟火和时代“共生”

《共·生》剧照

在西安“同吃同住”的三个月里,北京9当代舞团舞者们和以色列舞者们共同经历过一次地震。大家住的是高层,震感非常明显,达东甚至连鞋都没来得及穿,直接跑到街上。舞者间的异同产生了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在碰撞中发生,也在融合中沉淀。

因为这份相知,达东对兵马俑有了更深的情感和更多的想象。“兵马俑是古老的,长久尘封于土地中,浓缩着凝固的时间。在我看来,每一个兵马俑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相似的表象之下是不一样的面容,千俑千面,展现着共生里的个性。”

以色列编导眼中的兵马俑,沾染着世间烟火和时代“共生”

《共·生》剧照

因而在这部作品中,舞者们跳着相同的动作,在光下舒展身体,然后每个人都分化出各自的生活片段,相互连接又各自独立,争吵、沉默、对峙、拥抱……不停有人上场、退场,多重私人场域共生于这一空间内。达东说:“我们将生活化的场景搬上舞台,希望大家看到在兵马俑面具之下,流动的生活日常。”(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