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大头价格一路攀升究竟是什么原因?

 博搜艺术 2021-11-30

  “袁大头”,即指中华民国时期所流通的袁世凯头像银币。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聘任内阁总理大臣,后又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在北京建立北平军阀政权。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北平政府颁发了《中华民国国币条例》确定壹圆为国币,即本位币,重七钱二分,银九铜一(后改为银占89%)。财政部在通知所属机关的文中说:“现在新铸银币,阳面恭摹大总统五分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阴面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壹圆’二字。”由天津造币厂开铸,之后广东、湖北、甘肃、杭州等造币厂相继仿铸,并在全国流通。不久袁世凯头像银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便逐步取代了清政府发行的“大清银币”、“光绪元宝”等银币。

  

  为什么袁大头银元的价格能够一路攀升?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袁大头采取了银来制作,是真正的“银”元。大家知道一般的银元虽然名字里带银字,但绝大部分还是用较便宜的铜来制作,这样就使得银质的袁大头能够在一众银元中出类拔萃,一骑绝尘。而熟悉银工艺市场的朋友们也都清楚,买银买的不是银本身,而是它的加工工艺、文化价值,好的银制品报价甚至能到同质量低端银制品报价的几十倍,因此袁大头能在银质工艺品的报价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同时银的报价一直非常稳定,用银来制作的银元自然具有了非常稳定的上升趋势,不少人也是看重了它价格的稳定性选择入手投资这种银元。

  其次,袁大头受众广泛,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市场认同度高。作为民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它在绝大多数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面前都刷够了存在感,挣满了情怀分。而从民国一路走来的人,也都成为了家里的长辈,造成不少家庭都对这种银元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而在电视剧或是电影中,袁大头也是反复刷脸,倍儿有面子,即便是并不关注银元收藏的路人也大多听过袁大头的鼎鼎大名。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造就了袁大头的历史地位,那就是民国时期的文化和审美。虽然民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它却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剧烈碰撞的时期,孕育了大量的文化与审美元素,它们一直影响到今天。比如近几年网络上再次流行的“民国风”审美,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那么作为当时主要流通的银元,它的历史文化地位也是独一无二的,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怀念。

  最后,袁大头虽然流通量大,但存世量小,升值空间大。别看当时袁大头可是银元主力兵,但流传到今天的袁大头可是少之又少,有不少版次的袁大头都仅剩下几十枚到几百枚。物以稀为贵,如今袁大头在银元收藏市场上的地位自然已是,是无数藏家的心头之宝。

  如今最便宜的袁大头也要十几万,稀有版次的也是有几百万价。而银元市场中真正优质的稀有银元的升值空间,是几十件普通银元加起来都比不上的,所以也是有不少的藏家都选择入手袁大头。

  受到疫情的影响,整个钱币市场的行情有所波动,整体呈现比较颓败之势。不过,在钱币市场,并非所有的钱币都是如此,还是有一些版块反其道而行,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形式。这个版块那就是银元钱币收藏中的“袁大头”,它最近的势头正猛,涨幅一直在往上攀升。这么好的市场行情,这可让持有"袁大头"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们乐坏了。

  据悉,国际金银价格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年间的袁大头银元可谓涨跌不停。即使在2008年的的冲击下,“袁大头”也能保持稳定的价格不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此外,对于长期投资而言,短期内的价格动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天津造币厂率先铸造“袁大头”,随后,南京、广东、武昌等地造币厂陆续铸造。由于样式统一、成色稳定、易于识别,得到了全国的广泛认可。从铸造年份上看,“袁大头”分为“中华民国三年”、“中华民国八年造”、“中华民国九年造”和“中华民国十年造”等4种。

  一枚标准的“袁大头”含银量高达89%。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大多数朝代都是“银本位”国家,因此百姓对于“白银”材质具有先天的“亲密感”。很多藏友在鉴别“袁大头”时,会采用“吹气法”来验证,听着银币反馈出“悦耳”的嗡鸣声,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就是材质本身带来的艺术价值。

  说起“袁大头”我们得先说说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按面值有壹元、中元(五角)、贰角、壹角、伍分(像银币,其实是镍币)五种面额。曾有拿着“袁大头”伍元的人,那一定是骗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边陲地区还只相信袁大头作为硬通货,为此1951年沈阳造币厂还特意铸造了一批袁大头,供边陲地区人民使用过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