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引领“他综艺”天花板,《追光吧!》凭什么?

 昵称535749 2021-11-30

DataENT 数娱·9小时前


需要追光的不只有哥哥, 还有无数有梦想的平凡人。

去年,一档主打男性艺人竞演的综艺节目以黑马之姿闯入综艺市场,硬是在近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女性题材综艺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让观众看到了“他综艺”的新可能。

21位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身份的哥哥,一路完成蜕变,在舞台上留下了各自的高光时刻,时至今日依然让不少观众津津乐道。如今 1年过去,《追光吧!》再度归来,在市场上投下重磅炸弹。

截至发稿,《追光吧!》已经播出完两期,节目在数据方面表现如何?热度与口碑是否尽如人意?与其他同类型综艺相比有何亮点?带着一系列疑问,数娱君按下了播放键。

图源:网络

01长尾效应犹在,节目首播即爆

《追光吧!》自官宣以来就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度,在网络上持续掀起讨论热潮。其中,最先引发观众注意的自然是豪华的嘉宾阵容。

本季节目同样选择了21位在各自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男性艺人,但从阵容来看,《追光吧!》从国民认知度、专业性、国际化三个维度进行了大幅提升。

此次的“追光者”中既有陈楚生、迪玛希、沙宝亮等专业歌手,也有韩宇、刘也、张傲月等实力舞者和那吾克热、杨和苏等说唱领域代表人物,更有吴镇宇、张卫健等大咖坐镇。

无论是在可看性还是情怀角度上,《追光吧!》都可谓是先声夺人,一石激起千层浪。

图源:网络

自开播以来,《追光吧!》热度节节攀升,与节目相关的社交话题持续发酵,其中主话题#追光吧#阅读超过5亿,讨论接近200万,登上全网热搜287个,相关话题阅读量累积突破数十亿。

尤其是在第二期节目播出后,以#追光吧第二期观后感#为首的话题持续霸屏,听陈楚生唱“有没有人曾告诉我”听到泪目、迪玛希高音“气比命还长”、刘也的戏腔和国风舞台惊艳全场、王晰的低音炮《小毛驴》好高级……

围绕着哥哥们初舞台的讨论比比皆是,更不用说#麦迪娜说姜潮追光初舞台太帅了#、#张卫健模仿刘也endingpose#、#尼坤躲在吴镇宇背后吃瓜好可爱#等嘉宾逸闻,在占据热搜榜的同时,为节目赚足了眼球。

不只是微博,今年《追光吧!》由Soul App独家冠名,由此也在私域社区带来流量。节目的出圈舞台和跨领域引领时代记忆的艺人,为不相识的年轻人提供了社交话题,在平台上引发争相安利

图源:网络

根据云合数据显示,自11月20日播出以来,《追光吧!》的全舆情热度持续高涨,稳居高位。这意味与同期综艺相比,节目的综合话题度、传播度、搜索热度、反馈活跃度等热度指标均处于行业内的领先位置。

不仅是口碑,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追光吧!》同样能打。根据云合数据,目前节目的优酷站内热度突破9000,是同期综艺的佼佼者。

而横向对比来看,《追光吧!》是Q4表现最好的“他综艺”, 且是平台独播的竞演类音综第1名。目前,节目依然处于热度爬坡阶段,后续稳定的口碑或将助力节目进一步破圈。

图源:网络

02主题赛制革新,内容全面升级

《追光吧!》首播热度喜人,或许与本季节目在主题和赛制上的革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少从内容上看,此次节目可谓是“将升级进行到底”。

此次《追光吧!》在主题上更加下沉,追光者们将通过致敬体育精神的生命之光、人民子弟兵的热血之光、中华文化的传承之光、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之光、进击太空精神的探索之光五大主题公演,在生活中去发现和追寻闪光的普通人。

而在赛制上,《追光吧!》一方面引入全新的淘汰赛制、踢馆机制,让竞演多方之间的阵营对垒和竞争交锋更激烈,激发出表演者更大的潜力和奋斗动力;另一方面突出“团队协同作战”的比拼模式,进入公演阶段之后,追光者们将分散成立若干个追光工作室,兄弟之间互相竞争、共同进退。

从云合数据统计的《追光吧!》弹幕关键词来看,“哈哈哈”、“帅”、“喜欢”等关键词的刷屏反映了本季节目走下沉路线,更加贴近普通观众的调性;而“舞台”、“好听”、“好看”等关键词则是本季节目重视舞台质感,致力于专业输出的体现。毕竟,一档音乐竞演真人秀,观众最关注的还是舞台表演。

为了给观众献上最顶级的视听享受,此次《追光吧!》舞台上所有的音乐表演部分由《中国好声音》的团队来负责,舞蹈表演部分由《这!就是街舞》的团队来负责,真人秀部分由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的团队来负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团队”、“ 强强联合”。

从目前已经播出的完整初舞台表演来看,以陈楚生、迪玛希、杨宗纬为代表的专业歌手,以及韩宇、刘也、张傲月为代表的专业舞者的表演都令人眼前一亮,而沙宝亮、吴镇宇、张卫健等老牌艺人则将情怀拉满,用百变舞台诠释了什么叫做“追光精神”。

其中,迪玛希的《Stranger》展现百变音色、姜潮的《高贵与丑》舞台赏心悦目、刘也的国风舞台《佳人》惊艳全场、沙宝亮的《手扶拖拉机斯基》刮起复古disco风、杨宗纬的《对爱渴望》一秒把人带回《我是歌手》现场……都是颇为出圈的节目。

在关于嘉宾的弹幕关键词中,张卫健以12106条弹幕的断层优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人气王。不少观众对他幽默的表现力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大加赞赏,表示张卫健不仅是“儿时偶像”,更是“yyds”;中泰混血的尼坤则以6331条的弹幕位列第2,唱跳全能的他一出现,弹幕就会被“好可爱”刷屏;

除了张卫健和尼坤,其他哥哥的弹幕关注度差距不大。目前,刘也、尚九熙、吴镇宇三位哥哥的弹幕人气分获第3、4、5名,相信随着节目的推进,会有更多的“宝藏哥哥”被观众发掘。

图源:网络

03淡化性别焦虑,共破现实困境

《追光吧!》的slogan是“追光而上,致敬时代!”那么,所谓的“光”究竟是什么?

在不同的人心中,“光”有可能是光荣、光明,也有可能是光阴、光华,但捍卫光明,以光为荣,不负光阴则是所有“追光者”共同的信念。在这个层面上说,《追光吧!》试图唤醒的是一个时代的奋进力量,无关性别,无关年龄,只有你有梦想,就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正如本季节目试图致敬的体育精神、人民子弟兵、中华文化、普通劳动者,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光”。

图源:网络

这些年,“她综艺”与“他综艺”盛行,所展现的核心主题都是清晰且明确的,即从单一视角切入,探讨如何突破性别焦虑与性别误解,绽放出无惧年龄、无惧挫折的勇气和生命力。从节目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性别聚焦更容易聚合热度,引发大众的共情。

只不过,相对于“女性焦虑”,大众对于“男性焦虑”的共情程度更低,由此引发中年男艺人被频频吐槽。有经验教训在前,《追光吧!》的做法是有意淡化性别概念,试图从全性别层、全年龄层切入,展现一切“追光者”的现实困境和自我突破,让普罗大众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与此同时,《追光吧!》的真人秀比例大幅提升,与舞台达到了1:1的平衡占比,还将解锁更多场景,呈现哥哥们舞台之外的真实有趣互动。真人秀的挑战与公演主题紧密结合,“追光者”需要通过组队真人秀的方式来寻找他们在公演时,想要呈现给观众的画面和情感。

在这个层面上说,《追光吧!》与观众之间的交互感也被大大增强,我们会透过哥哥们的困惑看到自己,甚至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光”的向往,在“追光”的路上,人人平等,这或许是这一季节目最大的价值所在。

“追光”这条路,任重而道远。《追光吧!》之所以能引发热烈反响,是因为需要追光的不只有哥哥,还有无数有梦想的平凡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ata ENT数娱”(ID:dataentertainment),作者:乌鸦,编辑:钟小宝,36氪经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