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息VS铁壁 (3)——巨炮时代之初的要塞攻守战

 不沉俾斯麦 2021-11-30

虽然火炮与战车炮自创造之初就被用于攻打城池,但它们主要被用于射击士兵或木建结构而非石墙……只有在轰击城门、打掉战棚以及摧毁木栅和吊桥或是击毁塔楼的屋顶和城内的民房时它们才有效果……或许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直到15世纪中叶火炮的辉煌时代才拉开帷幕。

不起眼的小火炮

在谈及火炮的发展对中世纪的欧洲战争的影响时,欧曼爵士做出了这样的总结。如其所言,最初欧洲人所制造的火炮大多粗陋短小,这些原始火炮的体积和重量都不突出,仅能承受较低的膛压,因而无法发射质量较大的弹丸更无力破坏石墙。

文章图片1

无论是原始的花瓶炮还是稍后出现的小型后装速射炮、多管的战车炮或风琴炮,又或是弹道高挑的臼炮等,其力道除了能够杀伤人畜以及破坏相对薄弱的工事和建筑,如房屋和塔楼的屋顶之外,对于建筑的主体结构(如墙壁)则无能为力。

前文所提及的1338年防卫朗恩城的一门小炮有与之配套的铳箭共48枚,而供应给这批铳箭制造火药的原材料则为1里弗硝石和0. 5里弗硫磺。把这两种材料和木炭混合起来所制造而成的火药总重量也不超过区区2里弗而已。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火药需要平均分配给48枝铳箭,那么每枝铳箭约可分得20克火药,同时可推断出每枝铳箭约重200克。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能会认为如此分量的箭矢能够撼动坚固的石壁,因此在火炮发展的最初,其更适用于守城防卫而非攻坚拔寨。

文章图片2

但笔者个人并不同意欧曼爵士结论中的最后一句话,关于早期的火炮在欧洲战场上,尤其是在围城战中对于攻守双方及城防革新所带来的影响,笔者将会在后文中一一阐述。

勃艮第之兽

就在拉胯的圣索沃尔城之围结束的两年之后,1377年,勃艮第大公“大胆”菲利普兵发奥德雷克城。菲利普的大军以其庞大精良的火器部队闻名于欧陆各国,此次出兵正是应盟友查理五世之邀,配合友军所进行的以攻略城池为主要目的的军事行动。

文章图片3

“大胆”菲利普统治时期勃艮第公国建立起了庞大的火器部队。

奥德雷克城堡坐落于一座小丘之上,城周围环以壕沟,沟内遍插尖桩,实为易守难攻之城。但这样的防御设施在勃艮第人强大的炮火面前却完全不堪一击。

勃艮第大公(的士兵)架设好了大炮,发射了5、6发炮弹以逼迫城中守军投降。这些炮弹的威力是如此之强劲以致于城墙被直接洞穿。大公的火炮向城内之人充分展现了它们惊人的破坏力,致使城中守军产生了严重的动摇…火炮向着城墙投射了200枚炮弹并将其砸得千疮百孔…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士兵们将城池献给了公爵。

通过傅华萨的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勃艮第军的火炮在奥德雷克城之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纷飞的炮弹不仅击碎了保护城堡的壁垒,更是直接瓦解了守军的抵抗意志。此时的攻城炮早已不再是只能发射铅弹或铳箭的弱小原始的以射杀有生力量为目的的各类前装或后装小炮,而是重达数千乃至于上万磅的钢铁巨兽。

文章图片4

勃艮第大公的射石大炮不仅摧毁了奥德雷克城的城墙,更是直接瓦解了守军的抵抗意志。

从那些深渊般的巨口中喷射出的浓黑的烟雾和呼啸而出的数百磅重的石弹似乎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那无可匹敌的破坏力比宙斯投出的闪电还要可怕,即便是传说中众神所居住的奥林匹斯山的根基也会在这样的冲击之下动摇、垮塌。

事实上,为了筹备这次军事行动,菲利普大公早就命令以两名擅造火炮的匠人为首的小队全力为其打造7门新型重炮,其中一门巨炮能够发射450里弗的石制炮弹。据记载,9名工匠付出了整整3个月的艰辛劳动才制造出了这头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巨兽。虽然这头巨无霸很可能并没有出现在奥德雷克城下,但攻打城池的勃艮第射石大炮所发射的重达91公斤的石弹已足以摧毁城墙和塔楼等主要防御工事。

文章图片5

中世纪攻城炮所使用的巨大的石制炮弹

恶魔临世

在1382年围攻奥德纳德城的战役中,阿特维尔德率领的军队中有一门“口径60英寸,无与伦比的射石巨炮。由其所发射炮弹的体积和重量无比的惊人。当使用这门大炮时,雷霆之声可传至5里格之外;而在夜间,即便是10里格之外的人们也能听见它的咆哮。火炮施放之声如此之大,犹如地狱中的恶魔奔向人间大道。”

傅华萨在此处的描述很可能有所夸大,而且不少近现代的史学家们也认为60英寸口径的巨炮太不符合实际。傅华萨所记载的应该是炮口的周长而非直径。但不可否认的是,阿特维尔德确实凭借以这门巨炮为首的火器部队成功的夺取了奥德纳德城。

文章图片6

14世纪后半叶,口吐黑烟和火焰摧毁一切的钢铁巨魔降临人间

伊珀尔城围攻战

当然,强大的火炮部队并不总是能成为攻无不克的保障。在1383年发生的一系列战役中,装备大量火炮的根特与英格兰联军就曾顿足于伊珀尔城下。城中的守军非但没有被气势汹汹的联军和他们的火炮所吓倒,反而敢于派出一定数目的士兵袭扰联军的阵地。

被激怒的联军随即对伊珀尔城展开了无情的炮击,“很多人死于炮火之下”。但在《佛兰德斯编年史》一书中,炮击伊珀尔之战却被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据该书记载:

夜间,一发射入城中的炮弹落在了三座房子之间。一位妇女家的屋顶被击中了,而她当时正躺在床上休息。但此妇人乃蒙受上帝之恩之女子,因此她毫发无伤。……上帝拯救了伊珀尔之居民。

文章图片7

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联军最终也没有拿下伊珀尔城

堵在城外的联军将士应该并不知晓城中曾发生过的“神迹”, 为了尽早拿下城池,他们将两门火炮对准了其中一座城门,并日夜不停的对其进行轰击。在450发炮弹的猛烈冲击之下,城门被击垮了,但联军却始终也未能冲入防御严密的伊珀尔城。

除去上帝他老人家的护佑之功外,伊珀尔城外那条宽广的护城河以及联军炮手们糟糕的射击技术才是城池得以幸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根据时人的记载,联军所发射的不少炮弹直接飞过了城墙落入了城中的街道上和居民家的屋顶上,因此城中的军力和士兵所据守的工事受损并不严重。直到联军拔营而去之时,受创不重的守城部队依旧相当的防御和反击的能力。

文章图片8

伊珀尔城守卫战

十四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这次长达两个月的失败的围城战证明了一支军队即便是拥有为数众多的火炮也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优秀的铁匠、炮师和炮手不论在哪里都是封建贵族们竞相招揽的高素质人才。为此,他们不惜拿出大笔真金白银来吸引具备相关技术的人才为其效力。

1385年,大胆菲利普到访根特城时遇到了一位名为库拉尔德的技艺出众的制炮师,菲利普当即对其许以重金将之招纳至麾下。得到大笔酬劳的库拉尔德随即将他原本开设于低地的工匠铺搬迁至公国首都第戎,并在其后的数年间为公爵铸造铜炮及铜钟等物。

文章图片9

响应大公号召,积极投身到勃艮第火器部队的建设中去。

贵重的铜

与铁相比,铜的价格要昂贵得多。在1375年伦敦的市场上,铁的售价为每磅2.5便士,而铜的售价则高达每磅8便士。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一名工匠都有把握将作坊中成堆的锻铁块打造成一门合格的火炮,这需要制造者具备相当的技巧。与之相比,铜炮的铸造甚至对工匠们的技艺水平要求更为严苛。

尽管制造成本数倍于铁炮且对制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更高,但与拼接而成的锻铁炮相比,一体铸造而成的铜炮不但外形美观,也更加结实耐用。而且,欧洲自古就有铸造铜钟和铜器的传统,因此只要有千金买骨的魄力,招募到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高手匠人也绝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绝大多数铜炮的体积和重量应该并不大,但至晚于15世纪初时,重量超过2000磅的大型铜炮就已出现。

文章图片10

另外格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铸钟所用的铜料与铸炮所用的铜料并不相同,两者之间锡含量的差别极大。锡的多寡直接决定了青铜的强度和硬度,而这对于铸造火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不可将两者混淆。

除了少量铸造而成的小炮之外,14世纪晚期的欧洲匠人们普遍选择锻铁作为制造火炮的首选材料。那么锻铁究竟因何特性而受到工匠们的青睐呢?以锻铁拼接而成的攻城炮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笔者将会在后文中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未完待续)

本文为首发于今日头条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点赞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