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蒙吉之行——呼伦贝尔大草原见闻

 昵称42722649 2021-12-01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概10万平方公里,跟浙江省差不多面积,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这里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五百多个湖泊星罗棋布。海拔大部分在650到700米之间,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依次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
我们的车在草原驰骋,先后开了约十几个小时。还路过科尔沁草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绿色。看上去草普遍都非常矮小。我们的蒙古族导游说这种草统称碱草。

这里的草长的很矮小,稀密不一,和新疆那拉提草原大不一样。

我想这草长不大,主要的原因是地力不足,这地下岩石一定很厚,土很薄,一晒就干,一下雨就涝。

平坦的草地上静静的躺着几道水弯,应该是近几天下雨所致。

秋天到了,小草开花了,稀稀拉拉,但也世界展示着它的美,它也会结籽,它也要枯萎,但它来年新春还会再来,由千千万万的它们,再来组成浩瀚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草地上有许多这样的蘑菇,如果你有时间,半小时就能采到一大碗。

同行的全国盘鹰风筝比赛冠军,在草原上放盘鹰风筝,远处引来了一只鹰,但是它久久盘旋,就不飞近。我想这里地势太平了,草很稀疏矮小,藏不下猎物,远处的老鹰也就不和你记较,懒得理你了。

以前由于过度放牧,这里的植被很薄,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化,这么长期下去,直接威胁到北京的空气质量。
为了恢复草场,只能休牧。现在政府想个办法毎亩牧草地补贴6块钱给牧民。减少休牧造成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目前沙化程度有所改善。
这次我们前后坐了十几个小时车,路过科尓沁草原,路过了呼伦贝尔草原。很少见到有大批的马群。看来减少放牧,让草原恢复这个工作还是有成效的。我想政府也有办法,会用卫星监控管理,那里有问题马上会看到的。
来到大草原还看了一个巴尔虎蒙古部落。这个场景也有点气派,蒙古包、玛尼堆、射箭蒙古包、骑马蒙古包、风俗蒙古包等等各种各样的蒙古图腾标志,大大小小一大摊。

进部落和蒙古族歌手合影

旌旗飘飘,迎风飞舞

这大概是部落的图腾一类的器物


我想这些年来,政府一定是为了改善牧区牧民生活,搞旅游开发,后来才建造起来的。当初的蒙古包,哪有这样的材质。


蒙古包里很漂亮,陈列着记叙歌颂蒙族风俗历史的许多文字图案照片。

每个蒙古包里展览的内容都不相同。

诺大的草原,以前的牧民逐草而居,居无定所。现在的牧民由于政府给补贴,日子好过,大都定居起来了。国家给草场补贴,维持日常生活有余,就买房子。由于政策处理得好,蒙族与汉族,与中央政府矛盾最少,从未听见蒙汉有大规模纠纷。

我们就在这大帐里用午餐,里面可放几十桌饭菜。

用蒙族导游的话来说,现在的蒙古包不是自己住的,是给你们参观旅游者住的,只是体现一种文化的传承,体会一下草原的感受。

这又是一个营帐,应该是射箭场吧,我们没进去。

草原平坦,以前,没有标志物作为方向的参考,牧民们在不同的地方,捡石头堆起来做个记号。随着年代久远,逐渐染上宗教神灵的色彩。游人在路上捡块石头,走近玛尼堆,往上一扔,然后顺时针绕堆走一圈,可以保平安,祈福。

草原部落新景

进入营帐参观的游客们

当然,这些建筑设计很鲜艳,也很美,整排雪白的蒙古包跟白云连在一片,犹如住在天上。真有点让人飘飘然。看上去非常浪漫。表现了蒙古族豪放的特点,我想这也是巴尔虎蒙古族部落景点的买点所在。

一座座挨着的蒙古包排成一列列,和白云相连,真气派,照一下,更夸张。

座落在排云下的蒙古包,比排云更美,更壮观。

总之,感受一下草原的风俗,在这里吃了一顿饭,看了不少蒙古族的风俗,走马看花,看了听了成吉思汗的一些故事。还是感到有些新鲜,出行总是有益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