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晋觅宝——(5)王家大院

 昵称42722649 2021-12-01

今天是这次行程中坐车时间最长的一天,总共行程近800公里,从早上5点40分,到晚上9点半。走二大景点,王家大院与壶口瀑布。本来壶口瀑布不准备去的,但是同行的朋友他们没去过,于是做个伴,一块走。况且我只是从陕西那边看过壶口瀑布,从山西吉县这边没看过壶口瀑布。

这次坐的大巴不好,比较旧,两排座椅前后间距很窄,坐车时间长,腿伸不开,很累,这辆车也是此行山西所乘坐最差的一辆车。

好在导游不错,是个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姑娘,叫郭东源,工作很认真,对人很诚恳。虽然这一条线路是从太原出来一日游中最辛苦的一条,几乎没有什么能让导游发挥和产生油水的地方。然而她热情的服务,生动的解说,赢得了众多旅客的尊敬和掌声。其实旅游无非两方面,一个是看美景,可谓秀色可餐,让人新鲜,让人高兴,再一个是玩伴,跟谁一起去非常重要,好的玩伴一起说说话,散散步也会心情愉悦。。这小导游的敬业,为长时间坐大巴感到枯燥乏味旅途增加了欢乐,在这里写上几笔也是对小导游工作努力认真的认可和褒扬。

早上出车早,到王家大院才九点多一点。

王家大院是山西众多大院中的其中之一,比起乔家大院,它可是晚出名了,去过乔、王两大院的朋友告诉我,两家大院各有特色,王家大院比乔家大院更好看些,更大些。到此一看,直接感受更加强烈。

在乔、王两家大院的比较中,我较赞同有这些区别。

第一,建筑时期占地面积的区别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在民国初年建成,占地一万平方米左右,整个院子像个喜字,院中有六大院,内套有20个小院,313间房间。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王家大院经过了明清两朝,历经300余年才最终完成,占地面积有45000平方米。共修建有五巷六堡一条街,有院落123座,房间1118间。被大家称为是民间紫禁城。

第二,家族历史区别

乔家与王家虽然都是因为经商而起家的,但是王家从清朝便慢慢的开始步入官场,不管是官位大小,都会在其中,而流传下来的子孙后代也会偏向进入官场。王家的建筑也都按照封建等级制度来建造的,可见官宦门第对于理法是很在意的。乔家一直在经商建筑,虽然严谨,但是也有着变化,从房顶的烟囱上看就各有所异。总体感觉王家是官宅,而乔家是民居。

第三,地理选址区别

乔家大院整体坐落在平川之上,是一座四面临街的城堡式建筑。王家大院整体依山而建,这样修建更利于采光和排水,冬天北墙可以遮挡寒冷的西北风,夏天由于地势很高,东南风较大,又很凉爽,而且四周都是天然沟壑,防御性很强。

第四,兴衰的年代

 乔家从清乾隆年间延续到民国,建筑有欧式风格。王家从明万历年间到嘉庆年间,多明清建筑。

现在乔家大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王家大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都是非常值得游玩的高品位景点。

王家大院真气派,有点大!同行在广场前留个影。

从这里进入王家大院

三狮戏球的照壁

走进陈列室看王家大院模型

侧门

庭院深深,院中之院的四合院。

画楣雕樑的院落

于细微处看院子主人的品位,这柱台立体精雕细琢,图案精美。

上楼的石扶手塑传神的鲤鱼,意寓鱼跃龙门,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两边的墙壁上,共嵌有八幅精彩的浮雕。此乃“指日可待,心想事成"。

吴牛喘月。图中的水牛因为害怕炽烤,误把月亮当作太阳,吓得浑身冒汗,哆嗦发抖。故事本意是讽刺胆小怕事之人,此处为院的主人警示儿孙要谨慎做人。

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图中雕刻的是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江革背着母亲一边逃难,一边为人佣工,供养母亲。此雕塑反应,母子路遇强盗追杀,江阁苦求放过年迈母亲的场景。

戟磬如意。墙体石主体造型为一鼎二觚。觚内插有戟,戟是商周时期兵器,后来成为官宦人家门前设立的仪仗,是官阶高低的像征;如意上挂有磬,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戟”、“磬”同音吉庆,喻吉庆如意。“觚”与孤同音,三公三孤是辅瓣天子的重臣,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祝词。

海马流云。图中骏马飞奔,马蹄舒展有力,动感十足,院主希望之孙能像骏马一样,鹏程万里。

仙鸡送子。送子娘娘手执"仙鸡送子”的蟠信,跟在驭着贵子的雄鸡身后,祈盼送来功名贵子,以光宗耀祖。

麒麟送子。麒麟为瑞兽,象征祥瑞,图中一童子骑在麒麟背上,后有送子婆婆,祈盼家族子嗣贤德。

乳姑奉亲。二十四孝之一,相传唐朝节度使崔山南祖母唐夫人,念及婆婆,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不便食五谷杂粮,便用自己乳汁奉养。

扶手上塑有大猴背着小猴,意喻辈辈封侯。

进出的门档雕工精湛,鼓上有狮。

门口的上马石也雕有花卉

西边照壁上的“五蝠临门”

面对照壁的大院门庭

院与院之间精美·的花窗与门构筑,让人惊叹不已。

院中长弄

屋弄

屋弄

从这院道可以直上大院最北面的护院城墙

屋顶上的神兽,辟邪护宅。

从城墙上望王家大院,一片尽是屋顶。

后城墙上的亭台

城墙上烟囱

从北城墙上远眺王家大院

院墙堪比城墙,坚固雄壮。

从北面院城墙高处,看诺大的王家大院。

两只眼睛,只顾看景,无暇他顾,马上就到集合时间了,自拍一下,留个纪念。

履德基

出口处的门楼题词也耐人品味。

孝义牌楼。后面是个祠堂,关着门,看不到了。

王家大院开发的部分不多,我们看的地方更少。

好多院落都开成了商店,商业气氛浓郁。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士农工商,做官是最显赫的行业,我们看的地方,应该是王家大院最精致的地方,两个门楼的兄弟俩皆是进士,东边的哥哥是五品官,西边的弟弟是四品官。在大院的细微之中,处处显示出院主对做官的向往和期盼,可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发达,以致后来也没有太多的表述。可喜的是, 不管这房子后来是转给那家,这么好的房子能够如此完整的保留下来,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历经三百多年,号称中华民间第一的王家大院,通过这些会说话的建筑,看到那个时代的完整的画面,实在是非常幸运。

行程还要继续,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就草草地离开了王家大院。

到壶口去吃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