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年想住儿子家,错了吗?”听完儿媳的解释,婆婆笑着走了

 花影人间 2021-12-01
文/清欢
曾有读者问我,父母和子女到底该怎么相处?明明父母全心全意为子女操劳,他却不领情,还反过来责备父母管得太多,有时想想感觉为子女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其实,像这位读者这样的父母,实在太多太多了。
大多数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爱无私、敢于牺牲自己,这种无私的爱在孩子尚未成年时,或许能护孩子周全,把他养成一个富足的人。
但若孩子早已成年,父母依然用“无私”的爱对孩子,围着孩子转,所有喜怒哀乐全都来自孩子,势必会越来越失望。
有人说,父母的眼里只有孩子,而孩子的眼里却有着整个世界。
父母觉得,孩子无论长到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却觉得,我成年了,去追寻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就该放手,少干涉儿女的事情。
父母觉得,自己是养儿防老,子女长大了,他们理应跟着子女养老,帮着子女照看家庭,子女却不一定会接受父母的好意。
正是这种“矛盾”,让父母和子女之间多了许多不和谐。


“老了想住儿子家,不对吗?”

邻居王阿姨和老伴前段时间刚从外面旅游回来,状态和从前完全不一样了。
从前王阿姨住在儿子家,隔几天回家收拾一下屋子,给老伴洗洗衣服,大多时候像个保姆一样儿子家做饭、洗衣、接送孩子,又像个管家一样,儿子家的大小事宜都要管一管。
但王阿姨的儿子儿媳并不喜欢她住在家里,总想着法子让她回家和老爷子住,时不时买些东西让她送回家。
王阿姨经常眉头不展,说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老了想住儿子家,帮儿子一把,以后也好在儿子家养老,难道错了吗?
婆媳之间没有矛盾,儿媳对她很客气,越是这样,她就越觉得儿媳把她当外人。为了像这个家的人,王阿姨时不时用自己的钱贴补孙子,家里的生活费不够用了,从不会主动跟儿子要钱。
在王阿姨看来,她作为母亲和婆婆非常合格。但是在王阿姨的儿子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他的生活深受母亲的困扰。
一方面,王阿姨的儿子希望她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掺和儿子的生活,更不要整天像个保姆一样伺候这个伺候那个;另一方面,他觉得人老了,晚年最大的慰藉是老伴,而不应该是子女,母亲应该和父亲多相处,而不是成天住在儿子家里。
在王阿姨的儿子看来,他的想法完全是为了母亲着想,但每次王阿姨听儿子这么说就要抹眼泪,说儿子不领情,嫌弃她老了,不想养她。
母子俩最近一次争吵后,王阿姨一个人在卧室抹眼泪,边哭边说:“老了想住儿子家,不对吗?你妈我不是没用的人,我给你们忙前忙后管孩子,你怎么就不领情?非要赶我走?”
儿子不说话,儿媳两头哄着,安慰婆婆:“妈,不是赶您走,您看你才六十出头,哪里老了?您和爸一辈子忙忙碌碌的,好不容易拉扯大孩子,不用为生活奔波了,可得好好为自己打算啊!您看隔壁的婶子,老两口一年出去旅游好几次,日子过得多惬意。上次您不还羡慕他们吗?”
听儿媳这么说,王阿姨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我哪有那个时间啊,想趁着自己能动,多帮你们一把。”
儿媳解释道:“妈,您应该趁着能动的时候多出去玩一玩,我们您就放心,孩子读小学了,能自己上下学,我们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主要还是希望您和爸,能在身体倍儿棒的时候出去看看,放松放松。钱我们出,你们该玩玩该吃吃,等到不能动了,我们家随便住。”
其实,王阿姨每次刷朋友圈看到老姐妹出去玩,心里总是羡慕不已,听儿媳这么说,也觉得自己该趁着能动的时候多出去走走。
听完儿媳的解释,婆婆笑着走了。可谓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王阿姨和老伴旅游回来,和邻居谈及儿媳,不住地夸赞她,说儿媳想得周全,出去一趟感觉到底不一样了,整个人心胸都变得开阔了。


“养儿防老”不是条件交换

看完王阿姨的经历,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王阿姨代表了大多数中国式父母,他们不知道怎样与已经成家立业的子女相处,有时觉得他们在讨好子女,有时又让人觉得他们在干涉子女的生活。
不少父母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对子女好一些,多为子女着想,等到自己不能动的那一天,子女就能为自己养老,在晚年好好侍奉他们。
但我想说的是,“养儿防老”绝不意味着条件交换,你对子女好,子女在你年老时才会对你好,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子女对父母是否孝顺,取决于家庭教育,而不是父母的无私。
会教育孩子的家庭,父母懂得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他们用自己的爱滋养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爱又会爱的人。
他们对孩子的爱不是一味溺爱,而是在该付出时付出,该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时便放手。
张弛有度的爱,更能培养出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孩子。
不会教育孩子的家庭,父母只知道一味溺爱孩子,事事替孩子操办好了,恨不能替孩子承受世间所有的苦难,这样的教育更容易培养出“啃老”的孩子。
如果你的子女对你的态度本来就很差,你再讨好和付出,他们都不会被感动;如果你的子女有良心,不用你说,晚年也会主动照顾好你。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同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同样是发自内心的,不论哪种爱,靠的是血缘以及做人的良心。
希望所有做父母的,都能明白这一点。
就像王阿姨,知道子女孝顺就够了,不必为了尚未到来的事情焦心,趁着身体还能动,去做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去拓展生命的质量。


劝你活得狠一点,别做倒贴保姆

也许有人会问,万一子女不孝顺,我不忧心晚年生活能行吗?可不得好好讨好子女啊。
我常对读者群里的父母们说,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你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子女有子女的人生,你同样有自己的人生,劝你活得狠一点,别做倒贴保姆。
有些父母不懂得为自己打算,子女结婚买房子,恨不能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拿出来贴补子女;子女还没说需要帮忙,父母便忙不迭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即使子女又混又不孝,他们也不忍心看子女受苦,总会时不时贴补点钱。
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旦遇到不孝顺的子女,付出的钱和精力便都打了水漂。
就像电视剧《安家》里的严叔和严婶,卖了一辈子包子,攒下的钱给儿子买房子,本打算和儿子住到一起,带着行李去儿子家敲门,却连门都没进去。


活得狠一点的人,懂得为自己打算,不会对子女掏心掏肺,更不会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他们明白,人这一辈子,只有自己最靠得住。
关于金钱,他们有自己的打算,一部分存起来作为自己的养老钱,一部分应急,一部分维持日常开支,一部分用来帮扶子女。
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慢慢下降,说不准哪天就到了需要钱的时候。不论何时,手里有钱,心里都会很踏实,同时,也能为子女减轻负担。
关于时间,年轻时他们把时间用在赚钱和养孩子上,年纪大了,他们只会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子女身上。
学会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去见朋友、去培养兴趣、去见识未曾见识过的世界,除了关注子女,他们更关注自己。
人老了,该靠子女时要靠子女,该靠自己时也要靠自己,这个道理希望你懂得。
毕竟,有些快乐,需要自己寻找,如同邻居王阿姨,走出去看看世界,才能发现更加美好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