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华艺国际秋拍 | 明清佳刻震撼来袭!

 星河岁月 2021-12-01

明清佳刻是古籍拍卖市场的主力军,它们来自于官、私、坊、寺观、书院等不同出版系统的众多单位,版本风貌千差万别;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各部及其下属各类,思想学术深远广博;其印刷技术有单色雕印、彩色套印、拱花、石印、铅印以及铜、木、泥等各种活字摆印等,各项技艺百花齐放。
北京华艺国际拍卖公司秋拍“吉羽”专场行而不辍、广罗精罕,将为古籍界藏友奉上一场藏书盛宴。此次华艺秋拍所奉献的明清佳刻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梁萧统编《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明古吴何通撰 《印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英殿覆宋淳祐本《真西山心经政经》等,不少拍品属拍场首见,保存完整,多为藏家所重。

图片  明清佳刻精览 图片

图片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明万历二年(1574)冰玉堂刻本

白绵纸线装 五夹三十册

图片

钤印:木斋审定、松竹阁、芸楼、黟山李氏藏书

提要:是书为梁萧统编, 万历六年(1578)徐成位重修崔孔昕本,行格字句,皆依崔本。崔本据波斯氏考之系出茶陵本而加以校改,刻工多为歙县仇村黄姓,字体方正,端庄肃穆,为嘉万间版刻之上驷。拍品前有汪道昆序,序后有“冰玉堂重校”五字,次《重刻文选叙》《梁昭明太子小传》,又徐氏题识十行言“郡斋旧有六臣注文选,刻久而残失,山东崔大夫领郡重为剞劂,但校仇者卤莽,中多舛讹,甚以俗字窜古文,观者病之。余暇日属二三文学详校,凡正一万五千余字,庶几复见古文之旧。”可见徐氏于此用力之勤。目录后有“见龙精舍重校”六字,他处复有“九龙馆重校”等。据徐信孚《明代版本综录》(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 1983年)载“冰玉堂为陈所蕴堂号,陈氏万历二年(1574)年刊刻过六臣注《文选》”。陈为当时监生多与校勘古籍。拍品版刻精整,白绵纸抚印,品相完好。首有“木斋审定”朱文方印,知为李盛铎旧藏。另钱泰吉《曝书杂记》载有:“《文选》余旧藏六臣注六十卷,为明神宗二年新都崔大夫刻本。有汪氏道昆序,序后有'冰玉堂重校’五字,次录田氏汝成《刻文选序》,及昭明小传。而云杜徐成位题其后……刻本字大,白绵纸印,便于老眼,世父户部公所赐也。”可见清季即已为藏书家所重。此全帙为拍场首见。

图片


图片

《词苑英华》
(明)毛晋辑明毛氏汲古阁刻本 初印本
竹纸线装 一函七册

图片

提要:是书含后蜀赵崇祚辑《花间集》十卷、题宋武陵逸史辑《草堂诗余》四卷、宋黄舁辑《花庵词选》(即《唐宋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宋黄舁辑《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宋佚名辑《尊前集》二卷、明杨慎辑《词林万选》四卷、明张埏编《诗余图谱》三卷、《秦张两先生诗余合璧》二卷(宋秦观《少游诗余》一卷、明张埏《南湖诗余》一卷)。

拍品尚是宫廷原装,蓝绫面,月白签,内无鉴藏印信,素雅可人,当为内府庋藏旧物,且为初印之本,颇为难得。

图片

图片

《韩子迂评》二十卷附录一卷

明万历七年(1579)吴兴陈深初刻本

白绵纸线装 两函十四册

图片

提要:书分两节,上节刊批语,右侧刻“子渊”二字,并围以长方框。下节为正文,半叶八行,行十八字,注细字同。有句读圈点、重点粗圈、点掷、粗黑线、空心点掷等标点。行间刊批语。白口,四周双栏,双鱼尾。上鱼尾上刻“陈氏山弢”,下刻书名卷数、页码。下鱼尾下记刊工姓名,计有“吴兴周玲刻、升、京、令、吴兴康阜写周玲刻、余唐、周令、王云、周龄、彩、山、邦明、宋美、丘、吴兴周邦明刻、张、共、张刊、余京、乔、忠、俞京、张彩、湖、钱”,除少数几页外,每页都有刻工。全书写工一人,吴兴康阜,刻工凡有籍贯者皆冠署吴兴,是为明万历初期吴兴地区的典型刻本。

图片



图片

《檀弓》

明万历年间闵齐伋刻墨套印本

白绵纸 金镶玉装 一函两册

图片

提要:是书正文用楷书,注语用行书。翻卷之下朱墨灿然。卷末题:“万历丙辰秋吴兴后学闵齐伋遇五父识”,为闵氏早期刊刻的朱墨套印本。

图片

图片

▲ 

《丹铅总录》十六卷

明成都杨慎撰

明刻本 白绵纸线装 两函八册

图片

提要:是书为杨氏考辨群书异同之笔记汇编,大都为其遣戍云南期间所著,后弟子梁佐搜合各录,删除重复,重为编录,刻于上杭,为《丹铅总录》。分天文、地理、时序、花木、鸟兽、宫室、冠服、珍宝、音律、物用、人事、人品、史籍、订讹、字学、雷爵、博物、礼乐、卦名、饮食、干支、数目、怪异、身体、诗话、琐语等类,每类又分若士细目,广引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记载进行考证,证其源流、辨其异同、正误,阐发己意。于经传注重古韵古训,主张信信、疑疑,反对空谈。拍品首镌嘉靖杨慎序,首署“江都陆弼无从校订”,卷一首页版心下有“句吴何之源书何鲸刻”字样。版刻精整,墨如凝漆。拍场所见皆竹纸印本,此白绵纸初印本,流传颇罕,展卷怡人。

图片

图片

▲ 

《印史》

(明)古吴何通撰 明天启钤刻本

白绵纸线装 一函六册

图片

提要:何通,字不违,又字不韦。江苏太仓人。原为王锡爵家世仆,性喜篆刻,宗苏宣。苏宣为明代皖派篆刻的代表人物。苏氏曾经寄居上海顾从德家中,钻研秦汉玺印,颇能得其神韵,开创了泗水派篆刻风格。何通习得苏氏刀法,亦攻秦汉古印。他取史传人物,各为其刻私印,系以小传,成《印史》五卷。苏宣、朱简、陈万言、王亮、陈元素等均为之写序。何通择取自秦朝至明建国时的史传人物,为其设计私印,并附写一小传。排列较为随意。他充分吸纳秦汉印玺特点篆刻,且追求印鉴风格各不相同。何通《印史》撰成后,于明天启年间刻钤出版,此书印量有限,至今尚未发现有再版。

图片

图片

▲ 

《真西山心经 政经》

(宋)建宁真德秀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英殿覆宋淳祐本

一函两册 白纸线装 原装原函

图片

提要:《心经》《政经》为宋儒真德秀哲学思想和为官之道的总结,历来为各朝君王所重。《心经》据宋端平元年(1234)颜若愚泉州府学本影刊,《政经》据宋赵时棣本影刊。拍品纸张细白如玉,墨凝如漆,开本宏阔,原蓝绢面,黄绫签。完整保留了内府图书风貌,触手若新,品相上佳,展卷怡人,堪称清代内府影宋刻之精品。

真德秀(1178—1236),字景元,人称西山先生。官至参知政事。理学家,学术继承朱熹。

图片

图片

▲ 

《沧溟先生集》三十卷附录一卷

(明)济南李攀龙撰 

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

白绵纸线装 两函二十八册

图片

提要:是集为明代后七子首领李攀龙的诗文集,由诗坛盟主王世贞主持刊刻,初刊于隆庆六年(1572)。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版心上镌:“沧溟集”,下镌刻工名及刻字数:三百六十二、陆(卷一叶十一),三百二六、邦(卷一叶十五),三百廿五、邦(卷一叶十六)、三百〇六、顾汝嘉(卷二 叶 一)、 三 百 廿、 金( 卷 三 叶十四),据《明别集版本志》为隆庆本特征,万历间翻刻本无刻工名。白绵纸刷印,品相齐整。第一册《沧溟集》序及目录为影印本补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领袖,其持论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著有《沧溟集》。

图片

图片

▲ 

《画学心法》 二卷

(清)布颜图 撰

清乾隆十三年(1748)松风堂写刻本

一函四册纸本 线装

图片

提要:是书为布颜图对弟子戴德乾关于画学的提问而作的解答。触机而问,随机而应,不限格制,不计日月。上卷问答三十六则,下卷收王维至董其昌画论、画诀十五篇。在此书中布颜图对南北宗的艺术传承、发展作了深入的分析,对“气韵生动”“生知”等传统说法,作出了发覆之论,不仅道出了基本的美学原理,且阐述了各类境界的营造路径,是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著作,代表了乾隆初年绘画理论的水平。检《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亦仅国家图书馆一家单位有藏。

布颜图,号竹蹊,一号啸山,蒙古乌亮海氏,以蒙古入籍满洲镶白旗,官至绥远城副都统。清代著名蒙古族画家兼绘画理论家。能诗,好画,善琴。 

富冈铁斋(1837—1924),字无倦,日本文人画画家,早年一度受著名歌人莲月尼庇护,并深受其出世思想影响。

图片

图片


【特别通知】原定于 11月中旬开始预展的北京华艺国际 2021 秋拍,短时延期,具体拍卖时间请留意华艺国际拍卖的官方公告。
 

扫描关注华艺国际拍卖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扫描下载“华艺在线”APP在线参拍


业务垂询 

北京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86-10)—851861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