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高祖献陵

 石榴花文艺 2021-12-01


唐高祖献陵
文/朱鸿

唐高祖李渊是开国之主,公元635年崩,葬献陵。其冢在陕西三原徐木乡永合村。19921220日我曾经至此考察,2021116日再到这里作田野调查。

一切都是变化的,献陵当然也是变化的,我的感受也随之变化了。

昔日献陵的整个封土都是野草,没有一棵树。冬季寒肃,蓬蒿尽蔫,烧荒之痕处处可见。二十八年以后,仍是献陵,我注意到,从坟底至坟顶,统统植柏。也有野草,不过其色发白,遂显干净。不知道在封土上种树是否合乎传统,不过它确实体现了一种保护意识,李渊应该感到欣慰。然而一旦其柏根深,是否会向藏有棺椁的坑穴渗水呢?也许环坟植柏更好,环坟植柏与松显然属于古之风俗。

站在献陵上,还能远望。这一带虽然是关中腹地,不过它已经在渭河北岸,在泾河北岸了。献陵本起台地上,我又站在献陵上,而天很蓝,而阳光很亮,我看到了数里以外的村子。过去的屋舍皆是瓦房,现在似乎多是二层三层的楼房了,建筑材料有红砖,有发灰的混凝土,也有黄的或绿的橡胶板。尽管毫无响声,但村子却在视角上造成一种喧哗。

献陵有其司马道,就是通向墓茔的路。司马道就是神道,往往四面皆通。从前我至此,南司马道为土路,今我至此,南司马道是混凝土路。硬化方便了,不过也丧失了原始感及和谐感。轻易不要动遗址,要动就施用修旧如旧的原则吧!

隋炀帝执政十四年,不过其登基七年天下遂渐乱。杨广德才皆弱,显然不是明君。他杀害密戚,诛戮功臣;为享乐而广招秀色,大造别馆;又修运河,又攻高丽。九州甚苦,百姓极怨。撼动其江山的,初是农民的起义,卒为统治阶层的反叛。

李渊袭封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授其为太原留守,是十足的统治阶层的一员。然而他素有雄心,一旦发现了历史机遇,遂在太原起兵,进军关中。李渊先立隋代王杨侑为天子,接着劝杨侑禅让。公元618年,改朝换代,李渊在太极殿即皇帝位。唐立,以长安为国都。

虽然唐高祖已经号令天下,不过天下仍处动荡状态。隋统一中国,也才三十八年,所以必须尽快翦灭割据势力。唐高祖就是这样干的:公元618年,铲除了割据金城的薛举及其子薛仁杲,陇右平;公元619年,俘虏了割据凉州的李轨,河西平;公元620年,打败了割据马邑的刘武周,河东平;公元621年,生擒窦建德,逼迫王世充投降,河北平,洛阳平;公元623年,斩刘黑闼,洺州平;公元624年,斩杜伏威刎颈之交辅公祐,丹阳平。至此,企图独霸一方的军阀统统遭到粉碎。

这个过程,秦王李世民出征最多,勋绩最大,然而唐高祖是元首,光荣当归唐高祖。

唐保持了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使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鼎盛。避免分裂,应该是唐高祖留下的宝贵遗产。

如何处理唐高祖的丧事,颇让唐太宗李世民踌躇。尽管唐高祖嘱咐悉从汉制,务以俭约,不过唐太宗仍不敢草率。先贤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道理易懂,标准难掌。唐太宗的犹豫是,过于朴素,遂为不孝,而过于崇厚则恐百年以后遭遇捣毁。大臣虞世南和房玄龄都进行了论证,这帮助唐太宗做出了决定:以汉光武帝刘秀原陵为参考,冢高六丈吧!唐高祖入土五年之际,李世民到献陵来祭祀了一次。

唐人呼永合忖这一带为白鹿原,也呼其为万寿原。向东十五里就是荆山,刘邦之父,汉太上皇刘煓的墓茔在此。综合种种因素,唐太宗及其大臣选了几十亩高亢且平坦之地挖坑穴以置棺椁,献陵遂成。其海拔五百米左右,颇为合适。李渊长眠于斯,应该保佑了他的子孙吧!

唐高祖是在太安宫前殿逝世的,近乎半年以后葬献陵。我偶尔会困惑,经过了一个夏天,到底用什么方法降温呢?用冰块吗?取太白山的冰块吗?效果如何呢?终于难以想象。

资料显示,献陵曾经有献殿和祭坛,且在四方各开一门,每门外各有石虎一对。南门为正,南门外还增有华表一对、石牛一对。高士廉摄司空,负责献陵的规划和营造。阎立德为将作少匠,以建献陵擢为将作大臣,足证其建筑艺术之高。然而这些几乎都消失了,可见当为天的作用。岁月的一大功能,便是让物质和精神磨灭。我现在才知道,在岁月中不可磨灭的唯有物质世界里的玉和精神世界里的德,这也是君子比德于玉的缘由吧!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11年对献陵陪葬墓进行勘探,确定有九十三座陪葬墓,这多于史记。唐的陪葬墓之礼始于献陵,李世民有诏指出,凡密戚、功臣及有德业之士可以陪葬,其墓所用土地可以赐予,且具其他陪葬的优待。有文献显示,献陵有诸王墓十六座,太妃墓一座,公主墓一座,大臣墓七座,皆为陪葬,而太穆皇后则为祔葬。不过现在能够证实的只有四座,它们是:虢王李凤墓、房陵大长公主墓、彭王李元则墓和荣国公樊兴墓。

考古发掘了虢王李凤墓和房陵大长公主墓,出土文物各异。李凤是唐高祖第十五子,封为虢王。公元674年薨,葬陕西富平吕村乡北吕村,出土文物共计三百四十件,其中陶器十二件,陶俑二百二十五件,刻石十二件,饰物八十七件。其夫人刘氏,也葬于斯。房陵大长公主是唐高祖第六女,公元673年薨,葬陕西富平吕村乡双宝村。非常遗憾,此墓曾经遭盗,出土文物甚少,仅有陶幞头俑、笼冠俑、帷帽俑、男女乐俑和男女马俑,也多是残碎。

实际上唐高祖献陵也曾经遭盗,也许这是李世民不料的。公元566年,李渊生于长安,历北周和隋,创建唐,七十岁逝世,是长寿的一个皇帝。

不知道唐高祖入土之际,其冢前是否竖碑?我看到的一通碑当是清康熙皇帝遣其大臣所立,可惜碑面多有侵蚀,语言已经难以连贯。清康熙二十七年,换算下来,此碑当为1688制。

1992年我看到的孤独的石马,应该是石虎。它仍在南司马道以西,用铁栅栏围住了。一千三百余年以来,日晒雨淋,石虎之皮不免有损且剥落,然而其凶猛之势尚存。石虎头大、颈粗、背厚、腹圆,见证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伟大的时代。它来了,又走了。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窄门堡
原载《延河》杂志2021年11期


(作者简介:朱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写作协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主任。有30多种散文版本行世,具代表性的有《西楼红叶》《药叫黄连》《夹缝中的历史》《人生的爱与智》《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长安是中国的心》等。作品录用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见诸语文试卷,入选百余种散文选集。获多种奖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