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眼中的好学生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吗?

 毛毛虫_Claire 2021-12-01

关于我的一切和有用的推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哦!

前段时间有粉丝留言给我说了自己读研时候的困惑:

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是一块有天赋的搞科研的料,但是导师对大家的要求又都很高,自己很忧虑。同时看到比自己大一些的学长学姐中,一些读研时科研能力并不出众的人找到的工作也还不错,就觉得对自己还有一些信心。

说实话,我非常能够理解这位粉丝的感受。

读研的人可能都会有同样的感受-焦虑不安,时而信心百倍,时而灰心沮丧。

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稳定做科研时的心态,解决焦虑、迷茫,或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想法,今天这篇文章就专门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们就继续看下去吧。

导师眼中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呢?

研究生的导师是要做项目的,而手下的学生就是协助导师完成项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

根据这个总的目的来说,导师眼中的好学生和差学生就有很明显的区别了。

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好学生?

在导师眼中,好的学生是有探究能力的,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交给你的部分,是要有办法去做出来的,比如请教比人,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试错的尝试。并且还要有时间限制,不能连续几个月都毫无进展,自己却束手无策。

大家都知道,科研是件苦的事情,要做好项目,肯定要耐得住寂寞。

可能代码敲了几千行、改了很多遍,程序还是在出错;也可能实验做了几百遍,结果就是不尽人意;还可能文章改到吐,到了编辑那里又被打回来了。

面对这些困难,能否调整好心态,能否在这些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改变思路,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究从而找到解决方法,能否有清晰的思路,严谨的逻辑。。。。。。

这些都是考验,能够经历住这些考验,有强大意志力和坚定的决心,并且老师交待的任务能够认真完成,勤奋努力,这样才能成为导师眼中的好学生。

导师觉得哪些算是“差学生”呢?

好学生的对立面那就是“差学生”了。

其实,差学生不是差,只是他在学术上做的不够,很难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

那么对于做项目的导师来说,交给你的部分没有按时完成,就会耽误项目的进度,那就是“差学生”了。

举个例子,我曾经在读研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个学生,其实也不笨,但就是导师眼中的“差学生”。

首先,在每周的汇报上,他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导师问他的想法,他答不上来,这是缺乏探究精神。 

科研就是需要探索,不能等着别人告诉你现成的方法,你需要自己思考方法,再把这些方法提出来,导师和同学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意见,然后判断出最优方法进行尝试,这是科研的常规思路。

可是完全自己不探究绝对是导师不喜欢的。

其次,导师给出了方向,这个同学又不按照导师的方向进行研究,按照自己的方式但是也没有完成任务。

“差学生”可能也懂得很多,也可能有很强的社交能力,但是在专业的学术上面缺乏一定的科研探究能力。

“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未来差很多吗?

“好学生”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其实不然。

在科研的路上,好学生的专业性更强,擅长在一个领域内钻研的精,而“差学生”深度欠佳就会让导师觉得没有那么优秀了。

可这类“差学生”虽不深挖,却有广度。如果面对陌生的领域能够很快上手,在职场中也容易做出成绩来。

而且,这个世界上哪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要找准自己的特长和优点然后努力终有一天会发光发热的。

换个角度:老板眼中的员工都是什么样的呢?

好员工所具备的能力

老板眼中的好员工,就是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

在职场中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尤其并不是那么具有学术专业性的工作时,科研探究能力就不是那么重要的,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完成工作的能力。

说起来有点拗口,举几个例子:

你是否具有高效的且让人舒服的沟通能力?

是否有处理紧急事情的应变能力?

这些能力可能在你读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体现,但是在工作中,这些能力就能够很快的让你脱颖而出。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当年读书时导师眼中的“差学生”工作以后却晋升的很快。

差员工的问题

做不到好员工的那就是差员工了。

作为老板,他需要你完成工作任务,能够给他带来利润就好。

你是否具有科研探究能力对于老板来说并不重要,也许老板也并不需要你探究什么,他需要就是实际的工作结果,至于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怎样执行和完成那是你的事情。

举个例子,你的老板只是要求你使用部门购置的这台仪器完成一定的检测任务,而你一门心思在研究这台仪器,或者说在自己研究使用情况,并且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自己研究,不管不顾时间的进行研究,这就不是老板想要的。

而另一名员工可能很高效的先跟仪器的厂家人员学习如何使用,私下里再去读说明书,如果设备出现问题时,半小时内解决不好或者遇到新的很难解决的情况就积极寻求帮助,尽快恢复设备使用,不耽误时间,那这样的员工跟一门心思自己探究钻研的员工相比,老板喜欢和重用哪个就很清楚了。

怎样找准自己的定位呢?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其实可以明显的看出,所谓的“好”和“坏”都是相对的。基于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需求,“好”和“坏”的评判标准也是不同的。

想要成为“好学生”或者“好员工”,首先就是定位自己的职业规划路线:

✅ 究竟是成为“深挖专业领域的科学工作者”?

✅ 还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职场人”?

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朝着确定的方向去努力,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的目标是搞科研、搞学术,那你就发挥匠人精神,静下心来钻研和探究,在你的目标方向上努力;

如果你的目标并非学术类,那么在读书期间可以培养比如社交力、领导力等其他能力,学业上可以不用太精益求精了。

俗话讲,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你感兴趣,只要能够发挥你的特长做喜欢的事情,即使读书期间不是导师眼中的好学生一样也能找到好工作,成为优秀的人。

朋友们记得经常来看看我呀,

可以把我设为「星标」☆~

步骤如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